代黄盖写一封信作文
黄盖是东吴重臣,乃是孙坚的心腹爱将,嫡系忠臣,后来又跟随孙策、孙权,历任三代,战功赫赫。就是这样一位东吴的三世老臣,怎么可能诈降成功呢?生性多疑的曹操,为什么会相信黄盖是真心来降呢?
我们先来说说曹操收到黄盖诈降信的背景。当时曹操刚刚诗兴大发,运笔成章,写下了名传千古的《短歌行》,其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黄盖给曹操写一封信
此诗托物言志,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志向。曹操一向惜才,主张“任人唯才”,但是他发布的“求贤令”,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曹操借诗词,再次表明自己求贤若渴的急迫心情,以及周公吐哺的感恩之心。正在这时,黄盖命人送来了亲笔信,这黄盖乃孙吴大将,怎么会给他送来书信?曹操满怀疑虑,打开了书信:
“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
黄盖的信,洋洋洒洒,而又逻辑明了,让曹操看不出破绽,信中详细记载了黄盖的投诚意愿,可将其归纳为三层意思。其一,黄盖跟随孙氏多年,终得将帅之职,颇得孙氏赏识,在江东有声望和地位,也算是有分量之人。这有名望有才华之人,正是曹操所渴求的人才,若能得之,岂不妙哉?
其二,黄盖笔锋一转,写道“今日归命”,其意是要投奔曹操。在孙吴既得如此厚待,为何还要转投他主?这不禁让人疑问。接着黄盖将投降的动机娓娓道来,观天下大势 ,江东人寡,而曹操人众,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但凡有眼力之人,均可以看出孙氏必败无疑,既然如此,为何不弃暗投明?
曹操也知道东吴集团内部分成投降派和反曹派两大阵营,其主张投降的文武并不在少数。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黄盖行文至此,不禁对黄盖滋生不少好感来。黄盖的最后一层意思是,在黄盖投降时,将会为曹操献上一份见面礼,以证投诚之心,即是在孙刘联军与曹军的下一次交锋中,黄盖将临阵倒戈,助曹操一臂之力。黄盖这样的见面礼让曹操受宠若惊,不得不认真对待这封投降信。
曹操是个谨慎之人,更不用说是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了。于是曹操将送信之人细细盘问,以防其中有诈。信使应该不是简单人物,在曹操咄咄逼人的盘问下,丝毫没有惧色,回答得滴水不漏。所以,周瑜挑选的送信使者,必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毕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要面对曹操这样身在高位的枭雄,其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因此这个送信之人,智谋必不可少,要经得起狡猾的曹操的盘问,还要心思缜密,反应灵敏。 换句话说,曹操能够相信这封信的真实性,送信使者的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此人必不简单。但是历史上对于这样一个绝非等闲之辈的人物,却无只言片语的记载,实在是遗憾。
信使以滴水不漏地回答,打消了曹操心中的九分疑虑,最后曹操让使者转告黄盖“若信实,当受爵赏,超于前后也。”可见,曹操对黄盖投降一事并未十分相信,从一“若”字一览无遗。然而百密一疏,曹操终究是没有逃出专门为他设置好的一个又一个陷阱。信使一回,周瑜、黄盖不禁莞尔,事情正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发展,于是周瑜任命黄盖为作战先锋,便紧锣密鼓地张罗起周瑜打黄盖这出戏来,打消了曹操心中最后一丝疑虑。
曹操一念之差,中了周瑜黄盖的圈套。若是纯粹以实力去战,纵然有种种不利原因,但曹操胜利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可是曹操心怀投机取巧,事情的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胜利正一步一步的远离曹操。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17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