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6)篇

南京大屠杀

作者:张纯如

南京大屠杀在线阅读地址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第(1)篇


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史书典籍,从未离开对人性的探讨。怪诞、扭曲、黑暗的人性,也从古至今就是人们审视和批判的对象。读了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我深有感触。我们总是声称自己创造了多么伟大的文明,其实人性的劣根之处还深深地在我们的身体里绵延不绝,甚至可以轻易被唤醒,被无限放大。

 所谓的大和民族,所谓彬彬有礼的日本士兵,在一群柔弱的平民百姓前,他们可以如此轻易地剥下作为人的单薄外衣,成为杀人取乐的魔鬼。日军对南京当地居民施加的严酷折磨几乎超出了人类所能理解的极限。这是一群人的杀人狂欢。日本士兵活活从居民的身上剥下一条条肉条,挖掉眼睛、割掉鼻子,让德国黑贝疯狂地撕碎他们;日军对受害者行进了细菌战,还将汽油洒在受害者身上,以欣赏火焰在他们身上升腾燃烧的景象;下至小女孩,上至老妇人,每天都有上千名女性遭到,许多受害者甚至被致死;尚在腹中的婴儿也难逃厄运,被日军的尖刀挑起,扔进滚滚热水中……无数人死在了连续不断的机关枪地扫射下,遍地的尸体填满了一个又一个池塘,长江在流血!文明和历史在日本士兵的刺刀下随着殷红的血液一起倒退!

 也许这种扭曲的即使经过了漫长的文明进化也不可能彻底消除,而是一直潜伏在人类的身体。一旦被现实中的种种情况所激,就会毫无暴露地展现出来。在日本本土时的彬彬有礼,一旦脱离了这个特定的环境和自我克制的要求,来到南京这个屈服于他们的柔弱城市,便会迅速地挣脱脆弱的文明,积聚的愤怒和虐待狂倾向把南京这座城市及其居民当作发泄口。更讽刺的是,二战后,日本将曾经指挥纵容过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赐予他们为国捐躯的荣誉,此后的国家领导人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德国纳粹已经为他们屠杀犹太人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是日本却从未悔悟过。他们拒绝道歉,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篡改历史。许多日本战犯在日本政府的庇护下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这种对美好人性的泯灭仍在可怕地持续着。

 日军是南京大屠杀地始作俑者,而那些始终沉默的中国人却也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据历史学家估计,当时南京大约有50多万平民和9万中国军人,相比之下,进攻的日军只有5万人。然而,不管是平民还是军队,都缺乏凝聚力和目标感。我曾读过姜戎的《狼图腾》,书中认为,汉民族是一种“羊性”人格,表现在外族侵略时,就是一种任人宰割、沉默消极的状态。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确实体现了这种懦弱的性格和冷漠的人性。随着蒋介石离开南京的,还有在南京的所有空军,大部分先进的不可或缺的通信设备。此时的南京,无异于一座被国家丢弃的城池。而那些受害者们,温顺得像一头屈服的绵羊,竟也自己丢弃了自己,生的渴望荡然无存。日军的中岛将军还曾担心:“处置1千、5千或是1万名战俘。即便只是解除他们的武装都极为困难……如果他们想闹事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事实上,所有这一切比日本人想象的容易得多,中国人只进行了零星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抵抗。倘若他们奋起反抗,绝不至于这样的悲剧,至少不会让日军如此嘲笑和蔑视,将中国人比作任人践踏的蚂蚁和愚笨的猪。泱泱大国,六朝古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还是敌不过深埋的劣根性。读到中国人在刺刀下的沉默,我的心里总在悲愤地呐喊:“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反抗!”我只能给自己这样一个解释:有时候,人性本就如此。人性的怪诞谁也阻止不了。

 当然,人性也会有很多闪光点。《南京大屠杀》这本书让我影响最深刻的不是犯下裸暴行的日军,也不是南京城遭受令人难以想象的折磨的人民,而是在战火纷飞中选择留在南京建立安全区冒死保护南京居民的20几个欧美人士。作者在书中说到:“在黑暗年代,大部分人变得麻木不仁,随波逐流,但总有极少数人挺身而出,置所有警告于不顾,做出一些在正常年代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壮举。”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南京城唯一的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的活菩萨——威廉明娜•魏特琳……他们仅凭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日本军队,保护了数十万中国难民。在日本士兵一次又一次的威胁下,这些欧美人士怀着极高的人道主义,没有屈服,仍然夜以继日地保护更多的难民,躲避日本士兵的杀戮和。蒋介石离开了,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唐智生逃跑了,那些人士也逃了,这些欧美人士却一再拒绝了回国的邀请,在异国他乡创下了令世人敬佩的壮举。这种跨越国家、跨越民族、跨越个人生死的援助,值得永远铭刻在历史。也正是因为他们,才让人相信,在黑暗混乱的时代,人性依然可以保持它的

 日本士兵极致的卑劣人性和这些欧美人士极致的善美人性,使我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困惑。柏杨深刻揭示中国人的丑陋,我觉得,本质上,最该揭示人类的丑陋,因为中国人的丑陋也许只是人类丑陋的小小一角。每天都在发生邪恶残暴的行径,每天都在发生可歌可泣的故事。究竟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并且善与恶又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杀人如麻的日本士兵最后也会救死扶伤,这是不是意味着人性也是动态的呢?人性如此怪诞,真是一个痛心的谜。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第(2)篇

权力在种族灭绝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过历史上大规模屠杀模式的人注意到,政府高度集权具有致命的危险性——只有不受监督的绝对权力,才会使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暴行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研究大规模屠杀(拉梅尔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种族灭绝和政府实施的大规模屠杀)的泰斗拉梅尔完成了对20世纪以及古代暴行的系统性量化研究,并引用著名的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成果:“权力导致杀戮,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杀戮。”拉梅尔发现,政府权力所受的约束越小,该政府就越有可能根据其领导人一时的突发奇想或心理阴暗面的冲动行事,发动对外战争。日本也不例外,诸如南京大屠杀之类的暴行即使不是必然的,也是可预见的。由军队和皇室精英控制的威权政体,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策动整个民族去实现少数精英群体的病态目标。要吸取的第三个教训也许是最令人痛心的,即人类心灵竟能如此轻易地接受种族屠杀,并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消极旁观者,在面对最不可思议的暴行时无动于衷。南京大屠杀当时是世界媒体的头版新闻,然而当南京整座城市陷入肆意屠杀时,世界上大部分人却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当年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与世人对发生在波黑和卢旺达的暴行的反应,竟然如出一辙:当成千上万人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残忍方式死去时,全世界的反应不过是一边收看新闻报道,一边搓搓手而已。人们可以辩解说,“二战”期间美国和其他国家没能及早阻止纳粹对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是因为种族屠杀是在战争期间秘密进行的,而且纳粹的屠杀冷酷而高效,直到盟军士兵解放集中营,亲眼看到那里的恐怖景象后,大多数人才相信之前不断收到的相关报告确实是真实的。但是,就南京大屠杀或是发生在南斯拉夫的屠杀而言,这种借口却不成立。南京暴行早就显著地刊登在《》之类的报纸上,而波斯尼亚暴行则几乎每天都在每户人家客厅的电视里播放。显然,人性中存在诸多怪诞之处,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最恶劣的邪恶行径化作平淡无奇的小事,前提是此类罪恶远在天边,不会对我们个人构成直接威胁。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第(3)篇


犹豫踌躇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看一看这本书。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犹豫?

      张纯如,本书的作者,一位勇敢坚韧,铁骨铮铮的正义斗士,呕心沥血的搜集了大量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以及对幸存者们的采访。被日本右翼势力威胁,被各种势力恐吓,她没放弃,最终著成了此书。

      她就是不平,她就是不平。为什么西方世界只知道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大屠杀,为什么日本竟敢妄想抹去这段黑暗的史实,为什么中国人不仅没有得到应得的道歉,反而被指责捏造历史,为什么世界上还会有如此颠倒黑白是非之事?

      难道就继续这么任由它去?难道中国人就活该命贱?谁能来揭开这历史的丑陋的伤疤,让全人类都再次直面那段历史?

      张纯如,她就担起了这副重担,她的笔尖成为历史的拂尘,她就是要把这段历史写出来,为正义发声,让全世界都听一听南京人曾经发出的悲鸣!

      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也将回以凝视……

      张纯如著完此书后,又写了有关巴丹死亡行军的著作,但是她的精神状态已经无法支持她继续写作了……她得了重度抑郁症。

    她不断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和骚扰,她必须不断更换自己的电话号码,不敢随便透露家人的信息,时时刻刻生活在恐惧与悲伤忧虑之中。终于,在2004年11月9日,她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她是一个勇敢的女子,她能一次又一次的去凝视深渊,去把那些血淋淋的史实用语言叙述出来。在她面前,我感到羞愧,那深渊我连看都不敢看一眼……

      南京大屠杀,它不仅是日本的耻辱柱,也是全人类的耻辱柱。它给世人们看到,原来人是能作恶到这种程度,人有的时候可以连牲畜都不如。但是它更给人们一个警示——战争是整个人类的不幸。

       愿世界和平,不再重蹈覆辙。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第(4)篇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或多或少的都看过听过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在七十多年后今天,这些惨绝人寰的事件,读起来还是让人窒息。读完之后,内心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阴郁。我看完这本书的时间只有区区几小时,更何况作者,长时间的接触调查整理这些资料。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大部分国人都是了然于胸的。但是对于作者记录的拯救难民的外国人,很多人都还知之甚少。在日本人离开后,把这些外国人赶走的人,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什么原因?大概,可能不是作者没有写,而是像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一样失踪了!另外,对于中国政府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当时的政府也是没有作为的。当那些脱离了日本人折磨的幸存者听到中日两国领导人友好会晤的新闻,嚎啕大哭,当那些死于日本屠杀的罹难者家属听到日本领导人来到中国时,几乎要晕倒!在从日本人撤离中国到八九十年代,这四五十年间,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声讨,是微乎其微的。中日两国的关系甚至比现在还要好得多。现在的德国人还不敢大肆的宣扬爱国精神,而日本却连承认自己的罪行还没有做过,不仅如此,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到现在还如此嚣张,除了美国,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不作为造成的!还有,对于当时撤离南京的,不战而退的军队首领,也是造成这次事件如此悲惨的重要原因。而对这些人责任的追究也是不了了之。整个事件,当时政府态度,也是最让人寒心的!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第(5)篇

终于断断续续读完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每每回想起那些血淋淋的文字,还是不禁后背发凉。每看一章节就不得不停下来,看看其余的的书籍,不然负面情绪真的会像一个不断变大变黑的影子,我怕它会把我吞噬。这本记录真实发生在中华民族身上的殇的纪实文学,让我对南京和日本有了更多的看法。日军破城在即,这个时候的中国军队,因为蒋的一封电报,退缩,恐慌,扔掉了保卫国土的步枪大炮,抢夺着难民们的破旧不堪的衣物,民族军队救亡的希望破灭。剩余留守金陵的人们,寄希望于投降以保全自身(是有多么绝望,才会把希望寄托于敌人),并由此开始了梦靥,三十万同胞或被砍头、被活埋、被,或是沦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这一切的悲剧源头,不仅在于我们民族自身对同胞的抛弃,也在于敌人的心理变态教育,当有了一个发泄口,日军承受的来自大和民族和日本的压力便得到了释放。这样扭曲的三观,让人胆寒。在读这本书的同时,我想起了一部小时候看的电视剧《记忆的证明》,送往日本的中国战俘,被当做修建军事防御设施的劳工,日夜不停地劳作,被压榨、被鞭打,只为了最后回到故乡。剧集缓缓讲述,却像是一把钝锤,一下一下砸在胸口上,痛到失语。对于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以史为鉴,才能走得更远。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第(6)篇

12月13日开始看这本书,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这本书显得那么意义重大。虽然也陆陆续续了解过,看过以后比我想象得更加残忍和惨烈,文字如此,那么纯如接触的那些原始资料又是如何的触目,那么现场又是如何的惨不忍睹…这些都不忍细想。看到最后,那几张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令人心惊,读这本书我用了十天,因为每天只能看一点,内心无法忍受那种悲愤交加。影像则一下子把文字联系在一起,震惊。纯如走了,历史的阴暗面折磨着她,抑郁狂躁被迫害妄想也挥之不去,留下这本付诸心血的书,告诉世人,南京大屠杀的存在!最后,我想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就会重蹈覆辙,历史固然沉重,记忆不容忘却。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30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