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书笔记 (6)篇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

作者: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在线阅读地址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书笔记  第(1)篇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有书友问我,《明朝那些事儿》没读够吗?难道读了就不能再读其它明史的书了吗?记得高二的时候,读了一套《明朝那些事儿》,那几天真是疯狂,一下课就拿出书看,几乎是一天一本,主要是这书不是那么晦涩难懂,而且还特别幽默,读起来特别有意思,可是涉及的人物太多了,读完之后就感觉,人物关系记不清了,就记得几个关键人物!大一的时候又想重温一遍,就在淘宝上买了一套图文版的一百七十多块钱呢!买书真的毫不吝啬!回忆过头了!《万历十五年》我们班有同学讲过书评,但当时没怎么听,专看他们文艺表演了!




〔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10岁继位,是明朝在位期间最长的一个皇帝!执政前期由于有慈圣皇太后的严格教导和张居正的扶持, 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执政后期没有首辅张居正一样的人来督导,国家逐渐走向衰亡。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感情可以说即微妙又复杂,小小年纪在严师的管教下,大气都不敢出,连赏赐宫女的钱都没有,对他真是又害怕又尊敬,在他心里,老师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可是张居正死后,他才意识到,这位老师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如书中所写的那般“这十年来,他身居九五之尊,但是被限制到没有钱赏赐宫女,以致不得不记录在册子上等待有钱以后再行兑现;他的外祖父因为收入不足,被迫以揽纳公家物品牟利而被当众申饬。但是,这位节俭的倡导者、以圣贤自居的张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地占尽了实利!”



万历皇帝在执政后期因皇储问题,与文官集团矛盾颇深,渐渐成为一个消极无为的皇帝,“身为天子的万历,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他的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插图]他可以把他不喜欢的官员革职查办,但是很难升迁拔擢他所喜欢的官员,以致没有一个人足以成为他的心腹。他对大臣们的奏折作出决断,可以超出法律的规定,但是他没有制订法律的力量。官僚之间发生冲突,理所当然地由他加以裁夺,但是他不能改造制度以避免冲突的发生,而且他裁夺的权威性正在日益微弱,因为他被臣下视为燕安怠惰。各边区的军事问题必须奏报皇帝,但是皇帝自己不能统率兵将,在平日也没有整顿军备的可能。他很难跨出宫门一步,自然更谈不上离开京城巡视各省。连这一点选择的自由都没有,居于九五之尊还有什么趣味?”




〔申时行〕

张居正死后,申时行继任首辅,他没有前任的厉气,面对文官之间的不和谐,他充当的是和事佬!正如书中所写“他为人温和谦让,没有几位前任那种趾高气扬的姿态。”某种程度上他也就无法像张居正那般约束皇帝,

“申时行是一个富有现实感的人,他懂得为臣之道。如果皇帝说他的问题在脚痒,首席大学士就一定要相信这问题在脚痒。”也就是说这位大学生无法用像元辅老师那样以严格的姿态命令口气对待皇帝,只能谦和的劝导而且一味顺从!



申时行对道德治国信奉到极点,书中写到“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所以说来说去,施政的要诀,仍不外以抽象的方针为主,以道德为一切事业的根基。朝廷最大的任务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此亦即鼓舞士气,发挥精神上的力量。”商鞅变法之后,秦法严苛,秦朝也没见多延年益寿,可见单纯的依法治国和单纯的以德治国都不是最理想的!



申时行作为一个调停者,即调停皇帝与文官之间的冲突,也调停文官与文官之间的矛盾!他的谦和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百官的尊敬!张居正就不同了,对待皇帝,他是严格的教导,对待反对他的文官,他是停职或降职处理!他活着的时候,表面上比较平静,死后,各种发难便接踵而来!书中写到“张居正虽没有独裁者的权位,却有了独裁者的神通。”




〔明朝传统之一〕

让年轻的太子受傅于翰林学士,实在是高瞻远瞩。日后太子登极,翰林学士也被擢升,初为内阁中的副手,再遇机缘遂成首辅,这不仅保持了中枢人事的连续性,而且凭着老师和学生的亲切关系,可以使许多棘手的事情轻易而圆满地得到解决。




〔君臣相处之道〕

“在这种特殊的制度之下,人君和人臣务必互相迁就互相让步。倘不如是,一方面坚持大义所在,丝毫不放松,则只有逼使对方采取消极态度。臣僚可以请求辞职,首先由个人“乞骸骨”而延及集体,如果被革职,反倒被视为荣誉;皇帝不能让位推贤,他所能采取的方式是怠工,即不出面主持礼仪,不见群臣。”万历皇帝的消极无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说是在文官集团的慢慢折磨下,才逐渐消极怠工的!

〔结语〕

前几个月看得,到现在回头看发现都忘记了,讲了什么也忘记了,自己真是笨死了,什么都记不到,一本书考完了,别人问你讲了什么,我都说不出来!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书笔记  第(2)篇

如果说明朝那些事儿是年代通史的话,那万历十五年就该算是纪传体通史了。以时间为节点,联络整个大明王朝,详细分析阐明历史的兴衰荣辱。整本书的文字略带晦涩,不如明朝那些事儿通俗易懂,但其深度广度又是明朝那些事儿无法企及的。朱翊钧这位皇帝,九岁登基,在张居正的辅助下,一步步成长,万历十五年前,他也曾想过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成为万人景仰的明君。可是他太年轻了,缺乏必要的心事,或者说智商情商和社会阅历都不如官场上摸爬滚打已久的文官们,他只能在张首辅的教导牵制下去处理国家大事,无法伸展自身才华,郁郁不乐,最后开始对皇帝这份职业产生倦怠感,想却碍于道德责任,勉强退居二线,做个闲职领导。其实促使万历发生如此大转变的事,应该就是立太子问题,他宠爱皇贵妃郑氏,明摆着也想立朱常洵为君,迟迟不肯立长子朱常洛,这点他作为父亲,就有点为人诟病了。也因为这事,整个文官集团与他作对,时时逼迫他早立朱常洛为太子,甚至退步说让他出阁读书就好,可是万历就是不干,逼到绝路他就做甩手掌柜,再也不想搭理政务,无奈他又不能像叔祖朱寿一样,张扬个性,做个马上将军,随意离开京城,带领军队打仗,搬出皇宫,在自己的府宅里寻欢作乐,肆意挥霍作为一国之君所坐拥的资本。估计朱翊钧也羡慕过正德,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使他只能自己闷闷不乐。就能他想要练兵取乐都不被允许,终生老老实实待在深宫里。这位皇帝的无所作为,也导致朝代开始走向衰落,虽不能说他应该负全责,但也是核心因素。张居正这位大人物,向来褒贬不一,不可抹杀的是他的改革,敢于砍断王朝的传统命脉,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强硬地用人,独裁政事。不管他如何专断,但他对谭纶戚继光的支持,让我对他心生好感。他死后被清算,哀哉痛哉,应了那句老话,败者寇。相比之下,申时行首辅就让人钦佩了,前车之鉴,谨言慎行,以和事佬身份处理各种矛盾问题。后来社会评论说他一事无成,在任期间对国家毫无贡献,他自己在诗文中辩解了,甚有其道理。如果没有他,那么边防战事不断,国家安全难以保障。如他所说,他在职时,整个国家风平浪静,这就是最好的政绩。但他在立太子一事中背了黑锅,被许国出卖了,成为众矢之的,罢官还乡,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在这死水一般的王朝里,军事停滞甚至一退千里,军士滥竽充数,军技疲软无力,沿海地区倭寇不断,根本无力抵挡。但时势造英雄,戚继光出现了,以雷霆万钧之势,招兵秣马,严加训练,成立一支纪律严明的戚家军,全面荡平倭寇。其实戚继光抗倭成功,关键在于谭纶的全力支持,也可说扶持,幕后的大老板张居正更是起了关键作用,蓟辽军总理,是对戚继光将领才能战绩的最好肯定,可是树大招风,在文治政体里,军事发展是被严重反对的,所以张居正清算时,戚继光难逃厄运。戚继光虽战功显赫,私生活却较为庸俗,比如行贿,可客观环境就是那样,难免会被熏染。但在这样的环境中,真的有出淤泥而不染者,就是被视为奇葩的海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群众的一针一线分毫不取,甚至到吹毛求疵地步,所以他没法在大潮流中立身,却有自知之明,上柬前买好棺材,慷慨赴死,所幸皇帝驾崩,他逃过一劫,但没逃过被罢命运,回到穷乡僻壤郁郁寡欢,戏剧性是后来起复,他又毫不思索的赴任了,这最终葬送了他。他把洪武皇帝时的旧制背在身上,企图以一人之力恢复礼制,太理想化了,他的命运是凄凉的,因为海太夫人的压迫,强势介入他的婚姻生活,导致三老婆都没了,孩子也只剩大女儿,孤独终老。作者最后以李贽作为朝代的终结者,李贽有点离经叛道,作为泰州学派,他发扬光大心学,但承认理学。他的后半生比较具有传奇色彩,在官运亨通之时辞职,削发为僧,为了摆脱家族亲人的纠缠,也为了不受地方官的束缚,厌弃世俗的金钱利益,甚至放弃妻子,自己到麻城外的佛堂居住。特别神奇的是,他的朋友,耿定向梅桢国等对他都能慷慨解囊,二十年如一日的资助他,而他又认为接受衣物粮食的帮助理所当然,因为整个世界都是相互依存的。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魅力,更迭变化也是不可逆的过程,兴衰成败,荣辱浮沉,循环往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读史明理,应该是透过历史事件,去看其之所以兴衰成败的本质,越加深刻的体会历史的真谛。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书笔记  第(3)篇


万历十五年一书用六个人物的生平来分析明朝败亡的原因,这既是一本关于明朝灭亡的书,也是一本关于个人成败的书。个人的命运是性格与时代共同作用的结果,万历皇帝固然开始有励精图治之心,奈何虽然身为君王,却事事不能如意。年幼时偶尔和宦官出去游玩一次,结果被大臣们劝谏要以国事为重;喜欢上书法,结果又被谏言不能步入刘后主的旧尘;想亲自操练皇城军士,文官集团却又担心武将得到重用,威胁到自身安全和利益,处处阻拦;想要立自己爱妃的孩子为太子,却又因废长立幼而遭到文管集体的反对;想要到皇城外游览,却又寸步难行,只好借着考察皇陵的由头偶尔出宫。虽尊为皇帝,却事事不能做主,帝王不过是个象征,万历皇帝最终意识到自己不能有所作为,逐渐放弃了最开始的追求,不上早朝,不提拔人才,不主持各种繁复的仪式,整个国家的管理系统近乎瘫痪。万历皇帝的转变不仅因为个人性格的软弱与优柔寡断,没有魄力去抵抗朝臣的反对,还因为当时文官集团发展到顶端,皇帝的力量被大大制约,万历皇帝在初期虽有治国之心,却无可施之地,哀默之心大于死,虽然在位四十七年,却早已将自己埋于土里,成为史上缺位最久的一位皇帝。


张居正虽有改革的决心与魄力,奈何国家的制度已根深蒂固,改革威胁到既得利益者的地位,例如张居正严格执行官员考核制度,并依此进行升级和罢黜,以致官员人人自危,张居正活着时群臣不敢作对,在他死后被各种上奏历数其罪行。吸取了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以和为贵,事事但求中庸之道,但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事之道并没有受到文管集团的拥护,在朝廷内出现立太子等一系列争端时,大臣们归咎于申时行的不作为,任由事态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认为申时行只为自保,尸位素餐。但申时行明白一切事情有阴有阳,在以道德为衡量标准,以圣贤之书为管理方法的朝代,建立官员彼此的信任为关键,而不应该竭力去除阴的那一面,就连贪污受贿也是可以理解的,因当时官员俸禄极低,不得不贿赂以补贴日常用度,腐败有其制度原因。


明朝的道德模范海瑞则是另一个极端,屡次上书触犯皇上,但是由于他声名在外,若皇帝处死他,必然落得一个不听谏言,谋害忠臣之名。海瑞的清廉正直之名让他保全了性命,多次得到起用以显皇上的识人用才之度。然而其不依实情和社会环境,完全按照四书五经的道德来判决,遇到不能断决之事就宁屈富人不屈穷人,宁屈弟弟不屈哥哥,宁屈后辈不屈长者,对人性阴的一面零容忍,感觉就是一个钢铁直男,将古代圣贤文椟当做金科玉律丈量一切,可在官场上谁能保证毫无污点,所以海瑞被上下级所不容,不懂变通必然难以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宏观大背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向内探索,以为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只是不够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如果不了解社会和时势,所有选择都基于内心,我们做的是一个关于内心的问答题,认清社会现状了解我们可以做什么,就可以简化成选择题了吧,脱离我们生存的社会而去寻找自我的定位肯定很难。了解宏观大势不是时事新闻的堆砌,不是真假难辨的道听途说,不是一知半解的回答。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把握,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从不同层面审视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做到不惑于心吧,而我不过是个拙劣的探寻者。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书笔记  第(4)篇

作者说,“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庞大的文官集团作为既得利益者,是为当权者服务的团体,于他们而言,稳定压倒一切,包括百姓的生活。于是在这段历史上,文官及其维护的体制粉墨登场。万历皇帝与体制的博弈,万历看透了困局和自身的处境,挣扎无果后消极怠工;张居正与体制的博弈,从逆流改革到最终身败名裂,终究无法颠覆当权利益;海瑞与体制的博弈,海瑞并没有真正了解体制,亦不知如何去改变体制,终其一生变成一个不明不白的牺牲者;申时行与体制的博弈,他清楚地了解体制和人性,认为无法改变于是奉行中庸调和,最终两头不讨好;戚继光与体制的博弈,明朝文官体系从未给过武将以机会,戚继光没有选择去触碰底线,而是选择了自力更生,在张居正的帮助下走出了自己的模式;从明朝的维度上看,都说明亡始于万历,但换个角度也许这是体制引发的必然,无非迟与早。摇摇晃晃的大明王朝,既得利益者和被剥削阶层的博弈,第三方群体的介入,后人来看,总是有大风起于青萍末之感,一个契机压倒了其他无数个契机,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历史。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书笔记  第(5)篇

断断续续用了十个多小时看完了,作者以万历十五年作为横切面,用几个代表人物剖析了明王朝的历史。抽丝剥茧的对细节的推理和解读,是深刻和有推敲的。作者宣扬的是一种大历史观态度,认为历史的判定要拉长时间和放到文明之间的对比来看待,历史中所出现的一两个人物,并不能改变这种社会形态的文明最终注定的结局。明王朝中后期所出现的种种危机也是历史的必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核心逻辑是儒家礼制,权力的中枢是这些统一了儒家思想的文官集团,而对最基层的控制力来自于乡绅有威望的耆老。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等等儒家所宣扬的构成了最基本最普遍的秩序。而这些都决定了庞大的帝国只能以一元化的方式来弥合和消除帝国内部各地区各阶层之间的差异,保持最低限度的统一和统治。作者所宣扬的数目字管理,已经是工商社会形态才可能构建起。对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大陆文明也不可能产生,封建王朝逃不出兴亡更替,最后在文明的碰撞中才跳出了千年轮回怪圈。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书笔记  第(6)篇

一直听说这本书,现在终于读完了,为书中那些有改革的宏愿,却因为时政的掣肘和当政者的水平所限制,最后抱憾离去的人致敬;为那些在思想矛盾中探寻与摸索,试图走出迷途的人致敬;为那些用孔孟之道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在官场两袖清风的人致敬。为那些研究战术、招募士兵、分析敌情,拒倭寇于海外的将军致敬。将孔孟之道用以治理国家,决断事情不是基于事实而是伦理道德,致谦谦臣子伪一朝,这是明朝覆灭的主因,作为君主无力改变一国之制度,无管理者的艺术,这是明朝覆灭的诱因,作为一个国家,重农轻商,不关注经济,不设置合理的金融制度,致民间高利贷横生,而相关的法空白,引起的纠纷靠道德伦理,这是明朝倾覆的前奏;作为一个大国,可拒倭冦于海外,海民与倭冦相勾结,不去思索深度的原因,不去打开海的门,不去回顾关于郑和的历史,这是这个大国至今仍落于人后的主因。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37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