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_精选读后感500字
总体来说,勒庞同学发现问题的眼光是一流的,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敏锐地意识到了社会心理问题;逻辑论证的水平是二流的,文中处处可见充满偏见的断言,许多论证的前提是值得商榷的;结论是三流的,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历史局限性。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该书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先行者”地位。
《乌合之众》在中国备受追捧是很耐人寻味:因为我们曾经经历那群体狂热的年代(严歌苓同学常常勾起我们的不愉快回忆,例如《陆犯焉识》《芳华》),况且至今仍能够不时见证“暴民”的破坏性(生活中常见各种),对群体的疯狂非理性有着切肤之痛。而勒庞对群体狂热给出的诊断说明既简单又直接,没有理解上的门槛和障碍,现学现用,为本就理性匮乏的民众提供了一个剖析社会热点,展现良好学识的契机:个体的人是理性的,一旦到了集体里面,就丧失了理性,“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夸大自己的感情”,“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
隐隐中有点担心,因为读过此书的公众如果缺乏批判性思维,极易沦落为被《乌合之众》忽悠了的“乌合之众”,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滋生对社会整体秩序不信任的非理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