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6)篇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作者:石黑一雄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在线阅读地址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1)篇

 

我是冲着诺奖去看的。

看外国作品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太懂那个国家的文化和背景,习惯和风俗,那么有些地方就会莫名其妙。这是通病。

我估计别国的读者冲着诺奖来读莫言的作品,出现这种隔膜的机会更甚,毕竟中国语言的文化背景更深更厚,相应的,隔膜也会更深罢!

但是,只要你够耐心,石黑一雄的这部作品,是能够理解的。难度刚刚好,需要你垫垫脚!

最大的感受是,梦幻一样迷离的回忆,就如书名一样——“远山淡影”,充斥在主人公的叙述里,也是整部作品的线索。而一会现实一会回忆的交错,明暗两条线索的轮换也让作品充满了梦幻色彩。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其次,从内容上看,本文的中心情节是景子的自杀事件。但是作者避实就虚,游刃于万里子的童年,从万里子的童年里折射景子的童年。战争的对于儿童的灾难性影响,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不仅仅是这样,作品还广视角地描写了战后长崎的各阶层的变化,悦子,佐智子,藤原太太,都是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妇女,但是她们对于重建生活,却又各有不同。观念也在改变,作品着意表现保守的绪方先生和他的学生——主张民主自由的重田之间的冲突,偶然听到的夫妻之间关于投票选举的分歧等等,都深刻表现了战后日本在思想领域内的变化。

我猜世界各地的读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肯定会比读莫言的小说快意。毕竟石黑作品的长崎原子弹袭击事件的背景人尽皆知。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国际视角吧?中国在过去一百年里,为啥没有几个诺奖获得者?也许,也与中国作家中缺乏国际视角有关吧?

鲁迅曾经痛斥“文学与出汗”,但是,永恒的人性是有的。大家去总结好的文学作品,包括其他一切经典的文艺作品,它们的着眼点之一,就是这永恒的人性!石黑的这部作品,也着力描写了主人公悦子的内心,她谦逊隐忍的背后是经历战争后的虚伪冷酷自私,连叙述回忆,也把自己的罪愆转移到一个虚无的对象上——佐智子和她的女儿万里子身上。读外国作品,不得不说的是,专注于人性,你便可以登堂入室。

最后,如果真要对它做一个总的评价,那就是,它不愧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经典!——曾光于重庆大学城2018.5.23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2)篇

 

这个作品感觉会流传后代,也庆幸自己在它流传的初期就读到了它。

断断续续的回忆,“可能”的片段瞬间,都好像是真的在讲悦子的过去,只是总有些她不愿谈及的点点让她不得不伪装一个密友来替她经历,她自己回忆里的自己食温良贤惠善解人意的传统日本女人,对生活满意,对生活充满希望,但是总能在别人的只言片语里,发现当时她真正的状态。比如:

无论是绪方先生还是友人都经常说到“你为什么看起来不开心的样子”。

她真实的样子应该是像佐知子那样对现状不满,向往更多可能,向往离开这个被原子弹爆炸过留下一片狼藉的长崎,走出去寻找更多可能,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未来,还不都是自己的未来,而这才能解释为什么她回忆里那个传统的日本女人会离开原来的丈夫而远走英国,为什么她会一直对带景子来英国感到后悔。

悦子也不像是而且不应该是传统的日本女人。她在多次掩饰自己的个性,比如她说喜欢绪方先生,这位男权时代的教师,把自己的形象设置成对绪方先生这种思想顺从甚至附和的人。

作者以模糊的记忆写成了这个作品,很少提及历史话题,但是还是会有深深浅浅的影子。

以绪方先生为代表的旧思想,不投降,军国主义,神化民族,完全男权;以重松为代表的新思想,学习美国,学习新的教育思修,摈弃虚假夸张的历史,还原真实的民族和世界;许多国家在变革的时候都会产生新旧思修对立的两派,往往旧思想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对新思想有抗拒的心理,而且还是学习曾经毁灭我们家园的敌方,他们的教育是坏的,是不可取的。

这让我想起我们和日本的关系。有些“狂热的爱国者”不就是拒绝一些日本思修,甚至拒绝一切日本产品吗?一直把过去的仇恨放在心里,故步自封,不承认对方的强大,不取其精华,只是一味谴责。我们能被他们打败欺辱肯定他们的民族有我们无法匹敌的优点,我们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很有可能历史会再次重演。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3)篇

 

讨厌佐知子,无论她是有什么苦衷,我还是不由分说的对她讨厌极了,或许应该是我不喜欢那一个时期的那类人格。那些关于战争、人性、文化冲突的宏大命题,全都被一一抽丝剥茧地淡淡呈现于阴郁的日式悲歌之中。整片小说的画风都偏诡异,悦子,佐知子,藤原太太极有可能就是一个完整主角的呈现,而万里子与景子就是一体,万里子在全文的描述中只有出去坐缆车那次无疑是最开心的,文中又说“景子那天很开心,我们还坐了缆车。”文章真是太庞大又细散了,正好应了书名《远山淡影》。记忆本来就是稀碎的,本来就没有完整的情节性,真真假假也无从定夺,结局也需要自己探索,朦胧的魅力。

在日本战后的大背景下,在悦子的回忆间,潮湿的环境氛围、下过雨的泥泞河边、被树林、山峦叠嶂遮掩的木屋、云山雾罩的语境之中,那些曾经深陷现实绝望困境中的挣扎之举,化为了阴森诡异的荡秋千、杀猫、喝尿、吃蜘蛛的隐喻。难以想象逆来顺受,满于现状的悦子是如何做出离开二郎,溺死婴儿,去往英国的冒险决定的,我不敢深思,无法面对事情的真相,让一切都化做回忆里的氤氲烟气,丝丝缕缕。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4)篇

没想到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我是冲着标题来阅读的。《远山淡影》给人一种缥缈朦胧的感觉,富有诗意,只可远观,令人向往。文章一开始就是用回忆性的笔调开头的,现实与回忆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读起来是很需要耐心的。作者特别擅长内心细节表述而且总让读者忍不住去猜想。我是一个很想知道作品结局的那种读者,无论悲喜,总想知道一个答案。而优秀的作品却是无限种人生的映照,没有结局或是结局未知,书写的只是人生一个段落而已。文中的佐知子与万里子、悦子与景子是两对母女。我倾向于以“悦子”作为文中我的角度来对应佐知子,她用一种善良和热心肠来对应佐知子的冷漠和不解人意,以此来表达对景子也就是万里子自杀的忏悔和救赎。远山淡影远远看去朦胧美好,但是却没有实在的细节。你看见夜色降临,山影模糊,你却无法得知山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具体姿态,就像佐知子与悦子的内心真实是什么,这些都要让自己去揣度。作者能获得诺奖,我想最伟大的一点就是让读者一直在参与,无限种可能,无限种结局。隐喻也好、警醒也罢,让我们活在自己的时间里时,少一点冷漠和无情,这样至少也会少些遗憾和负罪感,不会在生命里多一些病态的纠结。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5)篇

实在是不能够给这本书点评星级,诺奖就是最好的说明。习惯了按照传统的小说模式去阅读和判断,并期待故事有个最后的结局。却不期然惊愕于戛然而止的结尾和人物的真相上!真的是太出乎意外了。如若不是读了“译后记”,恐怕很难理解作者的深意和用心。醍醐灌顶似的开悟,非惭愧”二字所能描述。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将秉性、人格完全不同的两个女性,用假托和回忆方式最终进行合体,实乃有着惊心动魄震撼力。叹服!悦子(或佐知子)的余生都会活在愧疚中,这是她走不出的阴影,如同远山横亘在回忆中。最不忍的是万里子,这个有着战争创伤记忆的女孩,早已一次次被她妈妈佐知子的行为(以溺猫为最甚、最残忍)杀死了。她最终的自缢是必然。她的遭遇和经历,是本书最痛的哀伤。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6)篇

 

很多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得模糊,变得不真实。当偶尔回望这些时,像是夜幕降临时朦胧的远山,只剩下一些浅浅的影子。

原有的模样在加入个人的情感向往,不经意地遗忘过滤后,有时甚至会变得面目全非。

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有时候竟沉醉其中,荒唐地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回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46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