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独居的一年读书笔记 (6)篇

独居的一年

作者:约翰·欧文

独居的一年在线阅读地址

独居的一年读书笔记  第(1)篇

之前看某一期《极限挑战》,里面有个规则让各个嘉宾选择自己要活多少岁,艺兴选了六十岁,他们都很震惊,忘记是黄磊还是黄渤了,说年轻人就是这样,觉着六十就够了。就这人生桥这一期,艺兴很沉默,我刚开始一直以为是他年龄太小理解不了红雷黄磊他们走过的那个世界。但是后来看一个采访,主持人问艺兴想回到什么时候,艺兴回答说想回到出生之前,最好别出生了。还有一次粉丝说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活得像艺兴一样,艺兴说别了别了像他这样活太累了。而黄磊红雷在时光桥上走着走着,想着哪一年自己五十大寿了,哪一年自己当姥爷了,那就是他们期待的眼看得见的幸福,所以他们是真的想一百、一百二十的活啊。这可能就是,我老是想表达“生活没意思”和“人间不值得”,而父母长辈老是害怕和阻止我表露这种情绪的原因吧。另一方面,这种情绪还是说不出来的,它不是考试挂科、竞选失败、面试不过这样具象的困难,更具体一点说就是,我回答不出来“你为什么不爽”、“你到底要怎样”这样的问题,我也解释不了“你为什么不顺心”。我只能选择不说,可人是有思想的苇草,情绪这东西它堵不住。这种“不想活了”,绝非“想去死”,而是明知道我还可能遇到很多值得我去爱的朋友、爱人、群体和事物,明知道生活还有很多可能性,我却没了兴致。一个人静静发呆的时候我想得更多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我们这些年轻的人,心境上跟希望长命百岁的人不一样的,可能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生。当然会有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爱的人让我觉得,还有未竟的责任,还有未还的情谊,我活下去是应该的。可是若我不看这些,只看看自己,我真的不知道我的生死能改变什么,不知道有什么可对自己负责的。我只是觉得按着现在的生活继续累下去比较好,不会麻烦别人。尤其是当我认识到“熬过这一段就好了”这一意识,是多么大的一个错觉,而我还是得以它为动力。生活无常,命运无常,挣扎中有时候会感觉年轻是一种错,若我孑然一身,既然早晚都要孤独地走向黑暗走向死亡,那多一点少一点早一点晚一点,可能都可以的吧。向死而生,这都是命。曾经看过雪莱的一句诗,是翻译的:“当爱渐渐死去,人心不过是活着的坟墓”,后来找到了原文:“So soon as this want or power is dead, man becomes the living sepulchre of himself, and what yet survives is the mere husk of what once he was”。渴望和动力,也就是爱,没错。看到有人提了需求理论,那我大概就是满足了某个层次之后,短期内明确知道自己达不到下一层次需求的怅惘吧。上面也说了,这种情绪绝非求死,它不浓烈,它是细若游丝,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冷不丁在发呆的时候跳出来,再被自己强压下去,可是它确实存在。我想,我可能是得等,等到我的某些需求——生理安全也好社交尊重也好,自我实现是不太可能了——不再像现在这样满足了,需要我去奋力争取了,可能会慢慢忘了吧。看到有不少朋友赞同,也有不少朋友不理解。很正常,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人的各个瞬间也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敏感脆弱还容易感伤,有人却热情刚烈还斗志昂扬;我也不知道哪个瞬间是决定性的,哪个瞬间是无意义的。其实是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有这些颓靡的瞬间,那还是希望大家像我这样说完之后,能让这些瞬间悄悄地过去。希望大家大部分时候都是开心的。作者:莱蒙闻斯来源:知乎已获授权

独居的一年读书笔记  第(2)篇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呢,我仔细想了想,他是关于爱的吧。一个突然失去两个儿子又突然消失的母亲,一个爱上比自己大许多许多的少年,一个勾引已婚女人成为习惯的浪荡父亲,一个成功的女作家,一个自我的女朋友.....每一个人都刻画的很好。比如玛丽恩,她身上始终带有悲伤,无论是刚失去儿子时的浓浓悲伤,还是时过境迁之后带有的浅浅悲伤,只要她在,你就能感受到她的美,她的冷,还有悲伤。而埃迪,他一直是有些无趣,带点痴的感觉,他爱上了玛丽恩,以至于在她离开之后,他的每一场恋爱都在寻找玛丽恩的感觉,都是年龄大的老女人,都是体贴的的,有教养的。对于男人来说,谁是他性的启蒙对他是至关重要。如果埃迪一开始是和年纪相仿的女孩在一起,他的一生会不会就不只是纠结在老女人身上呢,包括他的私生活,他的小说等等。本书我最喜欢的人恐怕就是那位警官了,露丝最终的归宿,他善于观察人,善于处理人与人微妙的关系。当露丝跟她结婚的时候我是感到意外的,因为他的出现是毫无征兆的,是偶然的,但他却是走到露丝生活里的人。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安排,后来看到露丝幸福,才明白作者最爱的人是露丝,为他安排了这样一个好的人。露丝是个可怜的女孩,小时候被母亲抛弃,但她又是幸运的,至少父亲爱他,最终应为她自杀也说明特德对露丝是多么多么爱。她对母亲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她想妈咪,但又强迫自己不要想她,她盼望在每一个重要的日子母亲都能出现。她恨她,在每一个她需要母亲的时候她都没出现。直到她也做了母亲,她开始都懂母亲的选择,开始原谅她。在文末有一段描写露丝坐在院子中仰望星空的片段,让她忽然间与母亲产生的共鸣,我想在那一刻她原谅了母亲吧。当然文章里还有特德,一个荒唐的父亲,还有那个莫名其妙的朋友汉娜。露丝能和汉娜成为朋友多少体现了露丝对汉娜的某些方面的向往。汉娜跟特德在某些方面是很相似的,也许露丝在汉娜身上找到了父亲的影子,是爱父亲的一种映射吧。这是一本很饱满的书。他让你无论在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能走出来,并且让人相信爱情。相信过去的总会过去,生活还是要继续。当然他还告诉我们,驾驶的时候要时刻盯着前方和后视镜,左拐之前,不能提前打方向。

独居的一年读书笔记  第(3)篇

起先是在公众号看到推荐了这本书,抱着充实自我的心态,下了单。拿到手,沉甸甸地,我在心里哀叹,要花不少时间了。一开始出场的是露西,这时候她的父母关系已经不太好了。幼小的露西亲历了父母各自的生活追求,但她是幸运的。父母分开生活后,露西仍受父亲庇护,安然成长。小时候父亲的那间工作室,对露西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跑出来什么东西呢。第一部1958年的夏天,青年埃迪碰见了相识一场,但足够咀嚼半生的玛丽恩。玛丽恩在准备周全后,一无反顾地离开丈夫和女儿,去追寻自己的未来。第二部1990年秋天,我们的主人公们都步入中年。露西成了大受瞩目,成就超越她父亲的作家,埃迪也在磕磕绊绊地潜行在写作路上。一开始,原以为他们俩会碰撞出爱情,毕竟埃迪那么爱玛丽恩。对此,露西表示:如果有可能,他明天就会和她结婚!露西也很好地继承了妈妈的一些方面,比如,露西的眼睛里有块亮黄色六边形,她母亲也有。最开始埃迪就陷在玛丽恩独特的双眸里,她右眼的蓝色虹膜上缀着的黄灿灿六边形斑点,仿若一块钻石的一角掉进眼里,永远反射着璀璨的阳光。第三部是1995年秋天,故事说到这里,就快结束了。第三部我没有一字不落地看完,知道露西找到了她的所爱,对方也深知她的脾性,心就好像踏实了。知道了故事可能的结局后,我也耐不下心看下去了。等了那么多年的埃迪终于见到了玛丽恩,她容颜不再,但气质仍旧脱俗。埃迪深爱她,我也喜欢上了这样的她,不再是少女,不再是姑娘,但她眸中的沉稳依旧让人心安。她教会了我不论经历什么,保持住自身的风度和优雅,女性就永远不会被时间抛弃。难怪,当露西再次碰见妈妈的时候,泪止不住地流,反倒是玛丽恩,轻轻劝:别哭啦,亲爱的。别哭,亲爱的,不就是这一生嘛。

独居的一年读书笔记  第(4)篇


说实话,读到前十分之一的时候我连主旨都找不到。作者冗长的描述手法让人烦躁,毕竟我一般不读这种文学性强的东西。更何况对特德对玛丽恩,对露丝对埃迪,我都觉得人物实在过于压抑,畸形,甚至是病态。但我有强迫症,所以坚持读完了,没想过最后竟然还有那么一点感动。作者在前后情节的布局方面实在过于强大,诸多纷繁细节丝丝入扣。然后标题我一直不懂是什么意思,直到看到英文标题A Widow for One Year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指露丝失去艾伦后,寡居的一年。

这小说不适合二十五岁以下的读者阅读,一来是因为其中包含很多成人描写,二来我二十五岁以前肯定没法坚持读完这本书,毕竟一个理想包围的青年,没有看到一点现实和悲伤的青年,不可能理解作者描绘的世界的肮脏、沉重和复杂,最后也很难为露丝 玛丽恩 埃迪的最终归宿所感动。

真正的无畏,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式的无知者无畏,而是知晓前路一切苦难之后仍然淡然一笑,负重前行的无畏。露丝一家,包括埃迪的经历是苦难的,但最终他们走出了自己的困局,找回了人生的真谛与爱。

扣一颗星的原因是翻译的标题让我太迷茫了,抑或是译者故意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才能凭着好奇坚持读完?

独居的一年读书笔记  第(5)篇

不敢妄言点评…看得比较慢,断断续续两个星期才差不多完结。腰封上写的是:“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这个主题和书名,我也是到最后才慢慢感受到一点儿,独居里的含义。和自己的见识还有性格可能有关,看小说对情节的领悟力远远不够,我更倾向于观察人物的内心,那时情景里他或者她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就像雨天,我坐在朋友对面,微笑着看她絮絮叨叨,又俏皮又聒噪。由此一个角色也就活了。虽然欧文说他只是讲故事,不做评价,也不发表看法,就是简简单单写个故事。但对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我往往有极大的共鸣,暗暗的像我就是知道她为何会做这样的决定一样。完全是被情节带着走的,没有预判,我也一直是缺乏想象力的那一个。前半部分的描写,就很期待接下来的故事,很多有趣的地方会忍不住发笑。而越到最后,几位主角的人生也不是落幕,就慢慢的变成了另一个样子。轻描淡写般过了37年,被其中很多感情牵动。你说这是平淡的生活还是长长的一生呢。玛丽恩 特德 露丝 埃迪 以及艾伦和哈利都有自己的归宿。(对埃迪这个角色尤为失望,温柔长情却不该变成这样啊总感觉。)

独居的一年读书笔记  第(6)篇

上一次看这么长的书还是《夹边沟》,这样一本书蛮适合在北京寒冷冬季的晚上一口气读完。第一部分很让人喜欢,第二部分过于戏剧性,第三部分则像是为了完成而写。如果你喜欢读爱欲、畸恋、发掘隐私、作家相关……等方面的小说,那这本值得推荐。如果你以为这是一本描写如何独居,一年如何过的。还是死心吧!这里磨磨唧唧写了几个人的一生,设定情节有些矫情的无法感同身受。稀里糊涂地活着,丧子之痛导致的后续一系列抛夫弃女、恋母情结、恋子情节、恋父情结,还有所谓的真爱和滥交。可能是自己太肤浅,叙事方式不喜欢,中间很多地方本来激起我的兴趣,突然又变得枯燥,看了好久枯燥到想要放弃的时候又来一个,就这样一直断断续续的竟然他妈的看下去了?看到文末“别哭啦,亲爱的,不就是埃迪和我嘛。”人终其一生就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就是把因受童年阴影、人生变故等等负面影响着的三观重新塑造的过程。算好读但描写过度,玛丽苏味十足,营销过誉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48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