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放学后读书笔记 (6)篇

放学后

作者:东野圭吾

放学后在线阅读地址

放学后读书笔记  第(1)篇

听名字大概就知道是关于发生在校园师生中的杀人事件了,其实在看之前就有过猜想凶手可能是个老师或者是个学生,因为书名肯定不是平白无故来的,如果是老师,那么什么会让他杀害自己的学生呢,我能想到的除了变态杀人狂外也没有多想其他理由,而如果是学生,那么她杀害老师似乎有了很多种可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每个学生在上学的时候(特别是中学时)很容易就会有一个不喜欢的老师,甚至严重一点的会有一个讨厌到恨的地步的老师。中学时期正是心理成熟的过渡期,这个时候的他们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却又不像成年人那样冷静理智,他们在乎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东西,爱面子、喜欢、容易冲动、淡薄的法律意识、对自己生命的不够重视这些很容易就会让他们做出一些成年人不理解的事。记得前段时间有好几则中学生杀人的新闻,都是什么连捅数刀、杀人藏尸、斩首的事。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简直难以想象一向被称为祖国花朵的学生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说到底还是个孩子,潜意识里我们是不愿相信这种事的。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就听体育老师说过我们学校有老师在操场上被学生用板砖砸破脑袋,原因是该老师收了他的手机…当时听到只是觉得好夸张,没有意识到当时那个同学在众目睽睽的操场上拿板砖往老师头上砸这个行为本身的可怕之处,他是完全没有考虑过后果的啊,甚至他很可能会将那个收他手机的老师砸死(这个老师后脑勺遭到重击据说是立刻就失血昏迷了)。所以其实我们很难想像这个躁动的年纪在受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对于惠子和惠美能够冷静的执行她们的杀人计划我心里是没有怀疑的,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再说说动机吧,一个有点腼腆害羞的女孩被两个猥琐的男老师发现那样的事真的是一件让人分分钟想死的事,更何况偷看事件以后两个老师还不断的骚扰她让她不断的回忆起那件事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想要杀死他们两人似乎也不是不可理解了。本来对于两个姑娘能想到这种混淆视线的手法还是感到蛮惊人的,看到灵感来自于读过的推理小说时不由得心头一笑(东野你写的就是推理小说呀)。最后说说前岛老师,其实书读到一半就很容易发觉裕美子可能是有外遇了,我甚至还怀疑想杀前岛的会不会就是她的外遇对象,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一个外人似乎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搞出这么多事来,一般是不会把凶手设计成这种没有过多介绍甚至莫须有的人的,大多都是身边的人。但没想到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后还是有他的参与,也算是很好的填坑了。对于裕美子仅仅因为不爱前岛了就生出杀意我还是蛮难理解的,大概是还年轻吧,不过人类是千奇百怪的,有这样的也不稀奇。书最后以“这次放学后,大概能休息好久了”结尾,我们不知道前岛有没有死,但我是希望他能遇到救他的人的,他就像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普通人,对自己的工作谈不上热爱只是当做挣钱的手段,想跳槽又想稳定,对别人没有过多关心,不惹事,但心底也有一份善良。这样的人在最后知道是他的妻子要杀他的时候他想着的都是“她不欠我的,我不能死,不能让她成为杀人犯”。我希望他活着,或许他的对促进社会发展没什么用,但对阳子、惠子一定有特别的意义。一转眼已经写了这么长了,感觉废话挺多的,但看完一本书总得写点什么呀,一本书就像一个小世界,你看完了,但世界还在那里,所以写点什么证明自己来过吧。

放学后读书笔记  第(2)篇

这本书是在kindle上看完的,难得今天周末,又是行政班,龚老师昨天就在群里说了今天可以轮流去查房,很幸运我今天轮到休息,抱着kindle把这书看完了。用手机看电子书时,总是会有一种很急的感觉,像是有人催着自己赶紧把书看完,不知是受什么的影响,也许与能看到读书时长有关,而且手机嘛,看着看着就会想刷刷朋友圈,刷刷知乎,相比之下,kindle能让心更静,与它与纸质书相似也不无关系。以下涉及剧透,写书评最大的想法,就只是单纯想写下看了这本书的感想,也让自己在日后看到书评时能够很容易的想起书里讲了什么,毕竟看过这么多书,真的不会什么都记得。所以不要说有人会故意剧透,因为剧透对我来说真的没觉得得到什么好处。如果不想被剧透,最好的办法就是绕道而行。《放学后》是大叔较早期的作品了,从这个时候就已经看出了大叔很关注社会问题,这次描写的主要是青少年心理的问题。那两位老师对惠美究竟有没有“视线”其实是没有答案的,但在惠美眼里,不管事实如何,他俩的眼神都不会是友善的。高中时期,正是自尊心非常强烈的时候,更何况是如此隐私的事情被异性窥见,可以理解当时惠美想要自杀的心情。我在青春懵懂时期也有过轻生的念头,那时候总觉得自己是特别的,孤独的,特别孤独的。觉得没有人理解我,觉得同龄人很幼稚,不想读书,极度的想要自由,想去流浪,害怕跟人相处,与父母没有交流,经常幻想着一个人在没有月色的夜晚,走向大海深处,安静的离去。觉得自己其实是不害怕死亡,只是如果死了,会让留下的人伤心,难过,就会觉得不应该,我很害怕麻烦别人,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到别人。到现在也是这样,而且这样的想法曾影响到了我对工作的看法,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无法胜任这份工作,怕自己学艺不精,在危急时刻没法迅速作出正确的决定,耽误病情,或是害怕自己的决定,给别人带来痛苦,尤其是面对临终患者时,有很多时候其实医生是没有办法阻止疾病的发展的,没有办法去缓解病痛,可是病人出现情况时,作为医生的本能,又会尽全力去抢救,可是心里明白,抢救回来了,兴许又只会是下一次抢救的轮回。没有办法知道患者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就会想,我的做法是不是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我害怕因为我所做的事,造成任何人的麻烦,或者痛苦。只是,在那些想要努力活下来的人面前,又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是真的重要而又神圣。好像扯远了,回到本书来,能理解惠美的自杀想法,但是对于她的杀人的想法,似乎觉得没到这个地步,可能我已过了将自尊视为一切的年纪,在那个年纪,也许真的是要有自尊才能活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杀人问题层出不穷更印证了这一点。而作为成年人,在对保护青少年的问题上也许需要去思考更多。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自我的,到了这个年龄就会觉得小孩子屁都不懂,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大的曲折还有的是,却天天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伤春悲秋,什么跟朋友闹翻了,什么为情所困,什么自尊,到了以后回去看就会觉得真是屁大点事儿。可是,我们却忘了,在他们那个年纪,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啊,我们大部分人不会想着在他们角度去理解,劝慰他们,反而带着一副蔑视的神情,说一句,小孩子,瞎琢磨什么,好好读书!

放学后读书笔记  第(3)篇

放学后的一次次看似不简单的谋杀,却是少女为了掩盖杀人的真正目的伏笔和朝夕相伴的妻子在面对“机器”一般的丈夫所产生的最后的杀心。有时候少女的自尊脆弱到可以被一个眼神一句话语所,那是人们不曾仔细关注过的羞耻心,由自尊被男老师发现而破碎,那两双一直挥之不去的眼睛就变成了每晚惠美的恶徒,女生与女生之间形成的保护有时也并无太多目的性的缘由,很可能只是惺惺相惜的怜悯。而裕美子的出轨以及与芹泽所计划的这场对于“我”的谋杀,并非油然而生,应该是蓄谋已久,从“我”放弃了那个孩子开始,在裕美子的心里“我”就自己放弃了这段感情和这个家,他们两个的结合就仿佛是两个默默无闻的人的人的相互吸引,并非热烈的爱情,每天的生活也平淡如水,好似只是为了完成婚姻这么一个公式而已,如“机器”一般的我,最终就这么如“机器”一般的过了这一生。

放学后读书笔记  第(4)篇

只是想说结尾。
前些天刚好同事说峨眉女子跳崖,有些人很开朗,很坚强,为什么就活不下去呢?
大约因为麻木,觉得活着也就这样而已。活着这件事情,有时候像是一种责任,你看,父母生你养你教你,你总归要回馈点什么。
所谓人生的重要意义,我们从小就开始被教导,但大多数凡人并没有找到所谓的人生意义,只是遵从生命本能活着,一代代繁衍生息而已。
丧一点来说,现在如果有人来害我,反而能激起我的斗志,如果只是我自己不小心陷入了困境,我可能没有什么求生欲。
所以啊,每天找一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非常重要。本人今日忽然发现熏香的轻烟真是妖娆得很,居然认真地看它表演看得很开心。颇有点玩物丧志的势头。活着就会遇到好事情啊,尽管有时候很艰难,但还是请你一起坚持一下吧!

放学后读书笔记  第(5)篇


这已经是近期第三本东野圭吾的书了。看了开头,就真是忍不住要一直读下去,直到读完!

按照推理逻辑来说,这确实是一部很好的小说。层层递进,步步悬疑。让人想着尽快到达真相,但是,当真相被揭开的时候,又感到一阵悲凉!

青少年真的有这样的心理吗?珍视自己认为的纯真、真实、宝贵的虚妄想法?真的有如此缜密、大胆、残忍的杀人手段?虽然是小说,不能太当真,但是作者的描述却如此真实,不能不让人产生这样的推测,孩子们,青春期的孩子们,真的这样桀骜不驯?

作者叙述笔法细致入微,让人有身在其中的感觉。看得出,不愧是作者当年获奖作品!

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如此好的作品!

放学后读书笔记  第(6)篇

读完东野老师的《恶意》,趁着热乎,又来读《放学后》。最早看到这本书是和男朋友去汗蒸,在汗蒸馆内抓起一本书来看,就是东野的这本。可能是刚看完《恶意》,从一开始就猜凶手是男主,直到自以为是的把全书所有角色几乎猜了个遍,愣是没猜中。这本书的凶手杀人动机感觉描述的程度不够深,在最结尾告知读者有些突然,好像是刻意不让读者猜中,匆匆忙忙找了个角色,安上了动机,交代完,换了方式在最后一页安置了一个剧情,又扭转了一下结局。感觉前面铺垫的不够多,一直带着读者绕圈子[鸡]
总得来说还是很值得看的,不过还是更喜欢东野老师的《白夜行》《解忧杂货铺》以及《嫌疑人x的献身》[鸡]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49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