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6)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

作者:度阴山

知行合一王阳明在线阅读地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1)篇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走在公园的小道上隐约听到有人在朗诵,于是循声过去;

溪边亭子里,一个看上去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正看着溪水,寸发西装显得很有精神,听到我的脚步声转头看了下我,微笑点头示好,他的眼睛清澈有神,感觉能看穿一切;

我也礼貌性的回以微笑。

“我刚才听到了王阳明的四句教,好奇过来看看。”

“你知道王阳明?”

“最近刚刚看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才知道历史上原来有位这么厉害的人。”

“哦?你说他厉害,体现在哪里呢?”

我本来客气性的随口说了句,没想到他这么认真,我赶快回忆了下书中的内容,回答道

“他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剿匪成功,后来又迅速平定宁王叛乱,他每次打仗总是速战速决,而且开支极少,是能做而且很擅长做大事的人。”

“这就是你认为的厉害?”他有些鄙视,

这话让我有种很惭愧的感觉,对方怎么这么说话,有点不礼貌!

“他还创办了心学,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在当时有非常多的追随他。”我不服气的补充道。

“心学在日本完整的流传了下来,我心甚慰,唯有一憾是它没被我华夏大众接受。”他有些失落。

“你对心学怎么看?”他主动问起我来。

“心外无物,我不理解,我接受的教育告诉我,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不是意识的,而且物质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山间的花不管我看不看它,它都存在在那里。”

他笑了笑,但这次我却没有感觉到鄙视的意思,

“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看法?”他没有回答反而继续问道,

“看心学理论的时候,有时候心里非常欢快,舒畅,具体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就是感觉心被解放了,很自由的感觉。”

“世人都喜欢用名利来判定一个人的价值,古今不变,既肤浅又可悲!”他直接说到,

“我问你王阳明厉害在哪里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功绩,其次是他创办心学,众多,影响广泛,无非也是在说他的影响力而已,如果我问你马云哪里厉害,你是不是想说他身价上千亿,创立了阿里集团,缔造了电商神话?”

我有点心虚的点了下头,因为我真会这么回答。

“在我看来,王阳明的不凡之处在于他活出了真实的自己,并且教会别人活出自己!”

“心外无物,不是你理解的那样。你所接受的唯物主义就一定是正确的?”

“几百年前所有人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如今还有人这么认为吗?”

我无言以对。

“这个亭子的柱子有几根,是什么颜色?”他突然这么问,

我看了下,“四根,红色啊。”

“你怎么知道的?”他问了一个很的问题,

“看一下不就知道了?”

“你看一下就知道的四根红色柱子是在你心里还是心外?

我想了下,说在心里。

“不过柱子确实存在外面啊。我不看它也在那里。”我不甘心的辩解道。

“你先别急,我并没有否定柱子的存在。

假如你不曾来过这里,并且你也没有看过这里的影像,也没人向你提起过这里,你可知道这里有个亭子,而且有四根红色的柱子?”

“应该不会知道吧。”我如实答道。

“假如你不曾来过这里,但是有人告诉你这里有个亭子,有四根红色的柱子支撑,你能想象出具体的亭子造型,柱子的直径、高度、颜色亮度等内容吗?”

“不能。”我很诚实的回答。

“假如明天这个亭子被拆除了,而你不知道,你是否仍会认为这里有个亭子?”

“是的!”我发现自己只能顺着他的思路回答了。

“在你没有看到这个亭子的影像之前,亭子在你心里要么不存在,要么很抽象,一点都不鲜艳,对吗?”

“对!”

“当你看到这个亭子的影像之后,它立马就在你心里明亮起来了,是吗?”

“是的。”

“用你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讲的话,你能看到的一切事物是因为有了光线的反射进入你的眼睛,在你大脑里形成了影像,因此你看到的世界,其实是世界在你脑中显现的影像,对吗?

没错!”

“那你对这个世界的判断和认识,其实是对你脑中影像的解读,是吗?”

“是。”我感觉现在只会说这几个字了。

“你会对自己脑中不存在的事物进行思考和判断吗?”

“这个,不会吧。”我第一次听到这么奇怪的问题。

“心外无物,并不是否定客观存在,而且重点指出我和它的关系,它指的就是客观存在。”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索性不吭声。

“我当初给讲解心外无物的时候,也并没有否定花的存在,我说的是当我没有看到花时,它与我的心一起归于寂,当我看到花的时候,它就在我心里明亮起来了。”

“纳尼?明明是王阳明给讲解的,他为什么说是他讲的?可能他是做培训的,应该是给他学生讲解的吧。”我在心里这么想,并没有说出来。

“真正明白了心外无物,才能懂得什么是心即理?”

“你可知道格竹子的事情?”他突然这么问道。

“哦,书上说,王阳明年轻时曾想格出竹子的天理,面对竹子七天,结果什么也没格出来,还出现了幻觉。”

“假如他能格出来的话,你认为会是什么天理呢?”

“估计会是些自命不凡的大道理吧,不过我认为那些道理应该也是对人讲的,对竹子来说,可能就是一堆废话。”

“哈哈,说得好!”他大笑起来,非常开心。“朱熹误我啊,哈哈哈哈”

“莫非他也格过竹子?”我心里这么想,但是依然没说出来。

“世界都在你心中,何况天理乎?”

“我提倡知行合一,要们遵从良知行事,你可知为何?”

“又来了,明明是王阳明的事迹,偏偏说成他自己的,这人是不是精神有问题?但是他说的话,思路很清晰,也很符合逻辑,不像是精神病患者啊。”

我依然是心里想想,没有说出来。

“应该是想在事上练吧,就像和尚要念经受戒一样。”

“你只理解了表面意思,我真正想表达的,你根本就没明白。”他很不客气。

“那你说说看。”我承认自己确实没懂,但被他这么说,很没面子。

“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心的支持,获取心的力量。”

“当一个人能听到内心真正的声音,并遵从它行事的时候,便会获得无穷无尽的能量,变得无比自信、坚强,最终成为真正的自己。可惜的是大家的良知都被欲望或者情绪蒙蔽了,看不到也听不到,即使偶尔听到了也不认可它,结果在错误的事情上追逐一生,颠倒了梦想,活成了幻影。”

此刻我思绪万千,想到了上学期间,为了获得学校和家庭的认可,努力学习;毕业后,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拼命工作;身边的朋友为了获得周围人的认可,迅速结婚买房买车,大家都在用表面完整来逃避内心的破碎,好像从来都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要在别人眼里,我活的很好就行了。想到这里,我感觉有些伤感。

他好像能看穿我的心思,安慰道:

“纵观整个人类史,能活出真正自我的人,不及千万分之一,你也无需妄自菲薄。若今后你能光明自己的良知,并遵从良知行事,你也能成为那千万分之一。”

“那应该如何光明自己的良知呢?”

“我是谁?”他答非所问,来了这么一句。

“我今天第一次见到你,我也不知道你是谁啊?”我有点不好意思,聊了这么久,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人家。

“不好意思啊,该怎么称呼你呢?”我赶紧亡羊补牢。

“我叫王阳明。”他很平静的说道。

“你也叫王阳明,好巧啊~”原来他也叫王阳明,他父母还真会起名字啊,做圣人的爹妈肯定很有面子吧。

“我就是他,为了让你容易接受,我就以现代人的形象出现,你能见到我,说明你我有缘。”

“这家伙又开始胡说八道了,国产剧看多了吧,玩穿越呢?”我心里这么想,没好意思说出来。

“我没有胡说八道,也不屑看你们的穿越剧。”他好像真能看穿我的心,直接回答了。

这下轮到我震惊了,“你……”

“时间不多了,”他直接打断了我的问话,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什么问题?”

“我是谁?”

“你是王阳明啊”

“我问的是我是谁?不是你是谁?

又是一个奇怪的问题,这应该是个哲学问题吧,我怎么回答的出来?

“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还跟我聊了这么多问题?”又一个奇怪的问题。

“对啊,我为什么突然就在公园里呢?大白天的怎么没有别人?这个公园又是在哪里呢?”

“我怎么写?”他打断了我的思绪,问了一个小学生都会的问题。

“一撇加上一个找字就是我。”

“只有找到了这一撇才是真正的我,那我问你,这一撇,到底是什么呢?”他老是问我奇怪的问题,我感觉脑子不够用了,有点烦躁起来。

“时间到了,再见了。”他很平静的说了这句话,微笑看着我点了下头。

天空中突然响起了音乐,声音逐渐变大,而且非常熟悉,这不是我的手机铃声吗?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2)篇


王阳明是谁?谁是王阳明?

孤陋寡闻,花了十多个小时才知道王阳明是谁。

年少时的王阳明就非常与众不同,对事情总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刻苦钻研的心,曾一度迷上象棋,之后又钻到道教的养生术,再之又开始舞枪弄棒、玩弄排兵布阵、遍览兵法。年轻时曾接触了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并听了谁谁说一草一物都有它的道理于是便实践起“格竹子”,格了七天道理没格出来反而格出病来。后来参加了几次会考明落孙山……接着又步入仕途、但遭廷杖、下狱、流放蛮荒、差点死于贵州龙场……剿匪功高被忌……

王阳明一生坎坷,但最有影响力的是他创立了心学。心学是一门神奇学说,但在那时却只有王阳明认识到它的神奇功效,他动用心学的力量剿匪江西荡平巨蔻、又以几封书信一场火功平定宁王之乱、扫清广西匪患。心学主要核心是知行合一,而知行的前提是致良知。他让我们知道,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他说:人应该把自己的良知当成唯一的人生准则,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按照良知去做事的是圣人,不肯致良知的是愚人。

知行合一”实际上也是他心学“心即理”和“事上练”的延伸: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那我唯一也必须要做的就是去实践来验证我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寻找天理。

他告诉我们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而是基于内心的去实践。所谓自得于心,对任何事情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有用的,也不必太在乎别人眼光,心中有目标就认真去实现,做个独立自主的人,当然也得基于良知,而不是随心的为所欲为。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中贼很多,如七情六欲。怎样去除心中贼呢?他告诉我们在七情上要有个度,。过犹而不及,有些事不能较真。比如失恋,可以伤心难过几天,但不能一直颓废,作践自己、萎靡不振。而对于“欲”,人人都有追逐名利之心,但是如果过分追求而贪图名利则会失去自我从而违背自己的良知。他说去除私欲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

......

王阳明一生都在实践心学,最后他总结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简单理解就是昧良心或者违法的事,我们要控制自己不受诱惑不做违法的事,还是好好做该做的事吧。

对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还是很难做到,书里好多大道理也不能一时消化,不过值得再看一遍二遍。回到现实中来,其实生活就像一面镜子,镜子里的一切外物都是你内心的折射;生活过得好不好,环境和物质水平从来不是主导因素,而是内心以及基于内心的实践决定了你拥有怎样的生活品质。

最后希望我们向王阳明学习,做个知行合一的人吧!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3)篇

王阳明在功成名就后回浙江老家休养。有一天,一个老乡来找王阳明。这个老乡是个年迈的农夫,据他说,自己无儿无女,身体已不允许自己耕种,所以想把他的一块土地卖给王阳明换点养老钱。王阳明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说,土地买卖不合法,另外,他不忍心让一个做了一辈子农夫的人临死前看不到他自己的土地。于是,他给了老农夫几两银子,打发走了。王阳明做完这件事后,很为自己的良知又光明了一分而沾沾自喜。不过很快,他就险些在致良知的路上栽了跟头。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风和日丽,王阳明和他的们到山间游玩。正在兴头上,忽然他的一个指着眼前一块飘来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土地对王阳明说,那就是几天前想售卖给您土地的老农的地。王阳明顺着的手指看去,赞叹一声,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他不禁懊悔起来,心说,当时真应该买下来!可这念头刚一起,王阳明马上打了个寒战,他问自己,我怎么会这样想?我怎么会懊悔?为什么懊悔,就是因为我觉得那块地很不错,这就是贪欲。我绝对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必须立即把他祛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阳明闭口不语,学生们感到很奇怪,直到太阳落山时,王阳明才长嘘一口气道:“终于把它祛除了,真难啊!”耿定向讲完整个故事后,就用四句教做了精致的分析:王阳明和们在山间游玩,心上是何等的坦荡,没有任何善恶,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可当告诉他那个老农土地的消息后,王阳明马上就动了懊悔之心:天啊,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当时我怎么就不买下来呢!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动了后,王阳明突然就感觉不对,这是私欲,是恶的。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是良知告诉他的,因为良知能知是非善恶。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告诉他了是非善恶后,他立即沉默不语,开始专心祛除这种被良知判定的“恶”,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致良知的步骤,简单易行。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人人都能知,却很少有人行。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4)篇

1:现在之人,特别是所谓“聪明人”,多“喜机灵,善权变”,多以所谓善意或恶意之谎言,见招拆招,化解危机,且多成功,但久而久之,却发现已经陷入了“囚徒困境”,而且也会突然发现自己周围充斥了同样抑或更厉害的角色。。。2:现在也有很多饱学之士,皓首穷经,最后却发现:要么完全没有生存能力,百无一用是书生;要么则变成了明朝言官之类怪物,甚至变成了为人所不齿的“学问越多,为害愈烈”之害。。。3:也有很多人哭泣感慨:为什么我明明一个好人,却总是得不到命运得垂青,而过得那么苦!上帝之眼何在?为什么“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凡此种种。。。。。。强烈推荐王阳明!说实在,我以前对王阳明及其心学是很不以为然的!那么简单,何堪成圣?!也是最近才突然似乎窥其门径!大道至简!乃是真理本真!它非空泛之学,非灵塔之学,是经国致用之学,是知行合一之学,亦是安生立命之学,是世界观,也是方!道可道,非常道。得遇是缘,修行在人!对我的朋友,强烈推荐王明阳,多找王明阳的书看,可看《王明阳全集》,可看《明儒学案》,可看《传习录》,也可看从本书之类看起。。。不多说了,强烈推荐朋友们看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王明阳看起!王明阳看起!王明阳看起!是为记!2017/9/3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5)篇

说实话,不管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我都不喜欢,有两个原因,第一,高中的时候总要把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这些记住背熟,可是没有一个老师告诉你这几种理论的区别,而书上的内容寥寥无几,根本不足以让我理解什么是什么,所以即便非常喜欢历史,遇到这种知识都不能得分,所以就不喜欢;第二,从听说到浅显的接触这些理论开始,我只把它当做是书呆子的理论,这些理论适合那些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来研究,对于出生后就要为温饱不择手段的我来说,这些都是空谈。我所述的两个原因不仅是个人的,很多年轻人甚至生活不怎么如意的中年人都会因为第二个原因对心学望而却步。在对待心学乃至中国古典文化的态度上,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摘选掉过时的内容,将中国文化(古代君子必须学习的内容)纳入小学到中学的教科书,将那些外语,物理,化学等放到大学学习,这样,国人失去的素质是不是可以慢慢的拾回来。(如果认真学习王阳明的心学之后,大学学习实用类的知识时不会三心二意,而是会一心一意。)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00字 1000字  第(6)篇


幼承庭训,父亲多以唯物主义教育我:这个世界是以物质组成,人就是高级动物诸如此类等等。对唯心主义知之甚少,认为多是文人墨客矫情之言。上周回老家,家里有侄女三岁,活泼好动伶俐可爱,又跟我极为亲近,常在我旁边说话玩耍,于是看书时也常常走心,多是五分精力在她三分精力在书,另两分则在外物。除了读书分心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没做读书笔记,所以读下来一知半解,说来惭愧,书虽然已经读完,但亦是一知半解。所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我看来已近玄学。世人多想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所以才会去奋斗去拼搏,才会促进社会进步,如若每天格物致知革除内心一切私欲,看透世间一切事,这种人大概太有远见,而远见往往使人走向怀疑和无为。

但没有远见则如迷雾中行进,生命迷茫,浑浑噩噩,缺了生命本该有的那份冷清及澄明,当明白命为何物,蓦然抬头已是生命终点,不生唏嘘。或许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看三步以内,走当下棋路,阅高手棋谱。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50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