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城南旧事读书赏析 (3)篇

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

城南旧事在线阅读地址

城南旧事读书赏析  第(1)篇


林海音1918年生于日本,21年举家迁往北京。在三十岁回到籍贯地台湾之前,这里一直是她的故乡。1960年她回忆童年,执笔写下《城南旧事》。年近知命之年,她文中所观所感仍纯真、活泼、可爱如孩童。

城南旧事正文共有五章,分别写了惠安馆的秀贞,草堆里的偷衣贼,下堂的兰姨娘,奶妈宋妈以及父亲。 眼看都是写人,实际通篇都是在写离别,或者说失去。

古人偏爱选题离别,诗词曲赋举之不尽。意境开阔而韵味爽朗的,可以是李白的赠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或者王维的惜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可是高适的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亦可干脆利落,如卓文君的诀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然而多是伤感绵长的,如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姚宽的“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韦庄的“白马玉鞭金辔,少年郎,离别容易。迢递去程千万里 ”;江淹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但林海音的别离与之不同。诗句中往往点到为止,她却一笔一划的从相遇写起,至失去结束。每一章每一人,从后往前看皆心酸苦涩,从前往后看却童趣娇憨。

她写的许多童年趣事让人忍俊不禁,又有许多是我们自己儿时做过的傻事。比如她写母亲说不好普通话,“傻姑娘”说成“洒姑娘”,“猪肉不要太肥”说成“猪漏不要太回”,教她数二十及以上的数“听我给你算,二俗,二俗录一,二俗录二,二俗录三,二俗录素,二俗录五……”。

写跟妞儿一起玩耍,小小年纪不明所以,煞有介事学爸爸唱“心肝儿”歌,“想来么事想心肝,紧想心肝紧不安!我想心肝心肝想,正是心肝想心肝……”哈哈哈笑着乱做一团,胡说,胡唱,胡玩。

写看见爸爸想拉兰姨娘的手,开始如何生气痛哭,后来古灵精怪地把德先叔和兰姨娘促成情侣,并骄傲地向妈妈讨要奖金“一副滚铁环,一双皮鞋,现在我还要加上订一整年的《儿童世界》”。

还有,写拒绝吃西厢房曾经给她带来无限乐趣的小油鸡炖的汤;赶着出去玩狼吞虎咽的吃饭;钻到脏兮兮的草堆中玩耍寻宝;跟陌生人约定将来一起去看海;算数太难两位数加法却只有十个指头忙不过来;因为上学要迟到了就想谎称生病结果挨打;同宋妈寻女却看见驴打滚儿就走不动路;看门口的骆驼吃草料牙齿一动一动自己的牙齿也跟着动起来。

儿童视角里的景色与角格外不同。比如人们眼中惠安馆的疯子,于儿童时的林海音却是一个被男人抛弃又痛失爱子的可怜人;草丛里的偷衣贼其实是一个改邪归正后为了供弟弟读书迫不得已的好伙伴;给老头做妾的兰姨娘被拐卖看不起,其实也向往浪漫与自由。加上宋妈与父亲,每个人都是小林海音的朋友。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些难与人言的痛苦,但英子(林海音小名)一直在尽心尽力去帮助去理解。苦难中的温暖油然而生。

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写父亲。父亲如何喜爱结交朋友,下堂的姨娘与落难的学生都款留家中;父亲喜欢花花草草,抱着弟弟浇花;父亲对她要求严格,喝汤不能出声,吃饭礼让大人,上学不准乘车等等;父亲因为她不想上学打了她,却又送来了花夹袄;父亲在和她一起看别人小学毕业典礼的时候,期盼她毕业能做代表发言,可是毕业她做了代表,父亲却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林海音写,“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读之如同读到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究竟是不愿再做小孩子,还是不能再做小孩子?于林海音而言,也不过是小学刚毕业,父亲喜爱饲弄花草,满院子葱葱郁郁夹竹桃的芬芳再不可闻;父亲热爱结交朋友,宾客满堂觥筹交错的热闹再不可闻;父亲的音容笑貌,宠爱责骂再不可见。这种缺失,不讲道理,不可弥补,亦无处讨还。

记得关系很好的邻居舅舅五十多岁了,为人孝顺实在,对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尤其尽心。他母亲辞世,他忙着料理后事,未曾见他落泪。后来有天他在厨房里洗碗,洗着洗着嚎啕大哭起来。因那种老房子隔音不好,他家厨房又紧挨着我家院子,在院中扫地的姥爷也潸然泪下道:“国民长大了,不是个孩子了。” 我问他邻居舅舅已经有小孙子了怎么还能叫孩子。姥爷说:“你不懂,在父母面前,再大也是孩子。现在他父母都去了,他变成孤儿了。”

失去的是亲长,是无忧无虑的曾经。

大多时候,人是慢慢长大的。但有时候,因着不断的别与失,人是一瞬间长大的。林海音在回忆父亲的章节里详尽写到了“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除却开头的“疯子”秀贞,偷衣人、兰姨娘、宋妈、父亲在与她离别时都殷殷殷嘱咐,你大了,要懂事。

然而,“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从五六岁与妞儿结缘并设计让她们母女团聚离开,到十三岁父亲生病离世留下寡妻与三双儿女,回忆戛然而止,《城南旧事》到此落幕。童年已是身后事,以后都是成人身。

如同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述那样,我也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成长,也就意味着不断的别离与失去。从前的人事都只如云影掠过般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它们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只用轻薄浅淡的背影告诉你,不能追,不可追,不必追。      

城南旧事读书赏析  第(2)篇

好多人都说读书的时候学过里面的故事,我却没啥记忆了。不是北方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其实代入感并不强,但是作者细腻的描写让活泼精灵的小英子,忆女成痴的秀贞,乖巧懂事的妞儿,为了自己的孩子放不下别人孩子而最终失去孩子的宋妈,威严有规矩却依然有男人好色本性的父亲,贤良有家教却又摆脱不了依附男人而隐忍的母亲......都跃然纸上!故事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却让人体悟了温暖、稚嫩、遗憾、悲伤、厌恶、同情、无奈等等各种情绪。也让人跟着回忆了一番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特意去查了作者生平,台湾人,生于日本,回到台湾,三岁之后随家人迁居北京。喜欢作者温婉含蓄的文风,写及父亲的过世更多的是写父亲的教育对自己的影响,而没有过度渲染父亲离世的痛苦,但淡淡弥漫、挥之不去的悲伤,更让人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爱和不舍。感慨于世家大族对子女的教养,现在的人都活得更自由更自我更没有约束。但也感叹于旧时代女子的艰辛,秀贞未婚先孕得不到社会甚至父母的包容,最终无论是怎样的结局都注定只会是悲剧;母亲对于父亲各种“拈花惹草”的隐忍以及生完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兰姨娘反倒成了勇敢追求和把握住自己生活的新女性。喜欢作者的文风,文字的沉淀也能读出旧时代人潜心学习遣词造句和下笔时的精雕细琢,少了太多快餐故事追名利重情爱的浮躁味。我决定去把其他小说都找来好好拜读[微笑]极力推荐!

城南旧事读书赏析  第(3)篇

几则小故事都在话别离。疯子秀贞的女儿小桂子竟是自己的好友妞儿,英子在雨夜匆匆与他们告别,秀贞甚至没对英子送出的黄金手镯说一声谢谢…而后发生了什么并未再赘述,只知道英子记忆模糊了,送出去的黄金手镯又回到了母亲的手上…这一场别离,耐人寻味。告别旧时故居来到新的住所,偶然的一次找皮球经验让英子发现了鬼宅旁边荒草丛生之中的那块油布…在那英子认识了“他”,听他讲他和他弟弟的故事,与他约定一起去海边,与他一起见证他弟弟上台发言。最后,一切戛然而止…他怎么会是贼呢?英子想不明白,我也想不明白。更多精彩需要细品,值得看的一本书。隐约能见着自己童年的影子,俏皮天真…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55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