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赏析 (6)篇

虚无的十字架

作者:东野圭吾

虚无的十字架在线阅读地址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赏析  第(1)篇

很难得在东野圭吾的小说里得到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如果死刑不是最终目的,背负虚无的十字架将是一种活着的救赎与自省,是一种清醒的痛苦和悔悟。这是一个特殊的案例,因为史也既是加害者,也是遗族。他用拯救一个母亲和腹中胎儿的方式,用作为医生的职业去救命治病的方式,来救赎他曾杀死自己的婴儿的罪恶。如果说,杀人偿命,用一命抵一命的方式去严惩杀人犯。那么,史也杀了一个婴儿,又救下了一母一女两条性命,这种特殊的救命而不是偿命的方式,也许这两种方式无法划上等号,但它的确已经转变成为一种救赎,而不是用死刑断送了救赎的机会。同样和史也一起埋葬了他们共同的婴儿的沙织,她在余生背负的是沉重的包袱和负担,她沉浸在自我责备和自我批评中,她的心灵并没有得到救赎,如果她的内心没有得到完好的救赎,她背负的虚无的十字架,对她而言又是否存在多大的意义?对于救赎,我想并不仅仅只是一种认识到罪孽的心理压力,不是一种永无翻身的灰暗,也不是一种不能再获得洗心革面的机会。它一定需要在这种情绪作为前提与基础上,进行一种行为上的弥补。如果说,史也在行为中尽力弥补,走上寻求救赎的道路。那么,沙织沉浸在自我挣扎中,她是一种走不出痛苦区域去往救赎道路的悲凉。如果史也用拯救花惠母女的方式进行自我救赎,那么他造成陷入如此痛苦境地的沙织的救赎道路,他不应该承担吗。我想表达的只是,救赎的路也许有很多,然而这个最初的根源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和解决。如果救赎背弃了最初的根源而去寻找到别的替补,是不是也是一种疏忽,一种无视沙织的自私。在多年后,史也有没有进监狱的必要?想起花惠的父亲说,生下一个婴儿又将他埋葬,这和堕胎有什么区别。话虽然无情尖锐,但对于一个堕胎不被判处刑罚的国家而言,这听上去似乎也并无太多的破绽。而得到反省和救赎,是否在监狱里被监禁,比他在监狱外担负起社会与家庭责任,更为重要和有效?我想,史也身上背负的虚无的十字架,对于他自己而言,早就找到了救赎的正确道路。当然,史也和沙织最终没有进监狱,因为当年埋葬的婴儿找不到了。也许是保护这把虚无的十字架的人,希望史也和沙织继续背负着这把虚无的十字架,在监狱外继续以他们的方式去救赎吧。不得不称其为圆满的结局。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赏析  第(2)篇

对于一个不是法律专业的我看完来说 真的感觉人类的法律规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法律可以判决一个人的行为 却无法判定一个人的内心结尾看到井口和科仁去自首 再联想到花惠和她父亲说的话 心中就会想这真的是最好的结果嘛?科仁背负着罪责在生活中不断的去弥补 蛭川面对死刑的解脱 形成了对比吧 也许这也是作者想要展现法律的无奈吧 而对于遗族来说 他们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呢?科仁一样的赎罪?但是恐怕会不甘罪犯逃脱法律的制裁 蛭川那样的死刑?但是恐怕会失落一生 我想不存在那种面对死刑还会认真反思自己过错的人吧 蛭川最后那句“太麻烦了 不上诉了”可能才是对遗族最大的伤害吧“死刑很无奈”我头一次这么设身处地去想这个问题 换做是我 我想不管心里多么愧疚 在得知自己已经被判处死刑的时候 心里第一个想的都是后悔 而不是忏悔 那么死刑的意义又何在呢?仅仅只是对遗族的交代嘛?真的有所交代了嘛?从小我们都知道杀人偿命 这也许是死刑存在的意义吧呼,看完书 再回去翻了翻序言 想了想自己 哈哈 爱情最美好的几年啊 夕阳西下的操场 下课时候的走廊 卖奶茶和章鱼烧的店子 琳琅满目的礼品店 学校坏了的墙头 被风吹起来窗帘下的阳台 放学回家的车站 扎着马尾辫的你…希望真爱的两个人都能走到最后 希望你过得好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赏析  第(3)篇

很好的一本书,剧情紧凑,逻辑推理精彩,环环相扣。主题是围绕死刑展开,是啊,死刑制度是矛盾的,法律禁止杀人,死刑是法律在杀人。虽然死刑无法给遗族最好的解脱,但是是歇脚站,让他们能喘口气的交代,就跟你努力考试,拿了及格跟零分一样的道理。总想有点“收获”,一命偿一命,谁都不愿意,可是fair enough是遗族对亲人逝去的唯一出口。我是死刑论者,我认为,无论以何种原因犯下的罪都应当相对救赎,很多人觉得人死不可复生,活着的人好好改造,可是死者家属从此一生的痛又跟死有什么区别?他们平白无故披上的雾霭,他们千百个不愿意他人的偿命谁来解救?且不说再犯率高的问题,就像每个人都不希望悲剧降临,当已发生时,都该有它应有的结局。如果社会的贡献是靠罪人的救赎,我不见得这社会有多么吸引人。如果人性的美是掩盖在沉重的罪恶感下,我不见得这人性有多么光辉。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赏析  第(4)篇


现在想来,为什么喜欢东野圭吾的书,因为没有指责,没有批判,而是内心的诉说,但又不是无关紧要的诉说,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意愿客观表达,不强加给读者自己的理念,而是让人自己思考认为对的途径,接收自己内心想要的答案。同样,从来都没有感同身受这一说法,在此基础之上,谁也没有资格站在对方的痛苦之上指责对方。(我们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有着想要受到别人称赞的诉求,但受到称赞这件事本身就是有困难的,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只关注自我的,谁又会有时间经历去真正理解旁人?人是善妒的,在此基础上谴责做坏事的人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当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之后,无形中会把这种对自己的认知强加在别人身上,以此来得到自我的解脱。这样对吗。我们都知道,做错事要反省,但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反省了呢?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赏析  第(5)篇

十字架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读完了东野的这本书。东野的书,总是有超乎常人意料的事实真相,却又完全将人性展现无遗。本书中,十字架是指的人类因犯罪而使自己的内心背负的沉重的负担和罪责感。书中关于法律的死刑废除与否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的江歌案,法律到底保护的是受害者的权益,还是犯罪者的所谓人权呢?说实话,我也无法坚定的站在某一个立场。这个是非常值得讨论和探究的一个深刻的课题。但是最后没有找到婴儿的骸骨,是中原带走了骸骨吗?我愿意相信是这样的。沙织和仁科虽然没有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是他们背负的十字架已经足够令他们自赎。杀害小夜子女儿的那个人虽然接受了法律的制裁,但是他却丝毫没有悔过之心,就像白银杀人案的凶手。我们又该如何判断一个犯罪者是否真的悔过呢?无法参透。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赏析  第(6)篇

东野圭吾用推理小说来讲社会对于犯罪的惩罚是多么无力。刑罚是为了让人忏悔,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死刑不是一报还一报,而且让犯罪者知道生命之可贵,但当死刑达不到此目标的时候,有没有别的教育办法(对于蛭川)?或者不用死刑,已经深刻忏悔并用行动弥补了的犯罪者,是不是可以被放过(对于史也)?但规则又很难去判定这些边界,当规则不清晰的时候更容易被权利寻租钻空子,所以暂时大家都只能一刀切。想起来之前看柴静的《看见》,印象很深踩猫的女人,的小学生,药家鑫事件,当访谈类报道还原了这些罪该万死的人的生活环境,越真实,越理解,越感性,对犯罪者应受的责罚也就越主观。所谓公正,也是很难的啊。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56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