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 罗伯特·普尔(Robe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在线阅读地址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读书赏析 第(1)篇
自己总结了全文的精华,大概需要10分钟看完。
#推荐序
* 一万小时的状态是否刻意差别就是:“高级新手”、胜任者、专家
* 刻意练习的本质:长时间记忆,是区分卓越者与一半人的一个重要能力【长时间记忆是可以根据练习培养出来的】
* 刻意练习的概念: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后面说的专注、反馈、走出舒适圈】
#情景学习
* 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
* 隐形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一般也被称为策略知识。【方可输出性】
* 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
*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例如,裁缝出师并不是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而是能够缝制出足够好的衣服【强调特色作品或认知度】
#天才存在吗【方确,可以挖掘自己的潜能】
* 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发展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 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
* 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的和最强大的那类练习,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
* 如果清楚地了解了培养专业特长的最佳方法,可以鼓舞和引导人们怎样付出努力去追求卓越
* 练习是决定某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如果基因在其中发挥作用,那么,它们的作用会慢慢消失
#刻意练习
*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如果不制订这样一个目标,就没有办法【判断练习是不是成功】了
*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 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舒适区是每个细胞的惯性
* 刻意【练习的历程】:首先取得进步,然后到了一个瓶颈,被困住了,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最后找到了这种方法,然后又稳定地提高,直到下一个障碍出现【只要在进步,每个人都会陷入瓶颈期】
* 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走出瓶颈,必须有动机】
* 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
* 概括: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 刻意练习的原理:大脑的结构与运行都会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而改变,而且,很大程度上像你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统响应体育锻炼那样【太过反而成为惯性思维,时刻警惕和刻意】
* 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潜意识培养】
* 特点:
*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有效性】
*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
* 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拆解目标和任务】
* 专注,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并且只为了好玩,你可能不会进步
*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有意识的练习】
*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
*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 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针对性提高】
#舒适区
* 舒适区的原理:单个的细胞和组织在尽最大的努力使一切保持相同【刻意练习是挑战生理平衡】
* 合理的舒适区:大脑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能尝到甜头】
#持续练习
* 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习惯去练习】
#心理表征【潜意识】
*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 杰出人物和我们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
* 心理表征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理解和解读它,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
* 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 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
* 有效手段: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
#榜样
* 首先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寻找榜样】
* 要记住,理想的情况是找到客观的、可复制的测量指标,以便前后一致地从普通从业者之中挑选出最优异的从业者
* 一旦你已经辨认出杰出人物,那么,辨别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和其他人表现不同,那些差别就可以解释他的卓越成就
* 最佳方法是找到优秀导师
* 目的在于弥补缺陷和实现改进
* 导师:
* 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
* 当你自己改变了时,可能需要更换导师【到了瓶颈期换导师】
#反馈
* 这种用即时反馈(要么是由导师提出的,要么是由精心设计的电脑程序来提供的)来强化的练习,可以成为提高绩效的强大方法,强大到令人难以置信
* 传统的方法一直是先找出关于正确方法的信息,然后让学生运用那些知识。刻意练习则只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和表现【知识与技能的差别】
#刻意练习的其他技巧
* 从事有目的的练习十分重要,不能只是漫无目的地重复同样的动作,而不制订提高与进步的清晰目标
* 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并且只为了好玩,你可能不会进步
* 更短的练习,更好的注意力【专注力管理】
* 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拆解目标】
* 他们每次都关注了自己什么地方错了,并且进行纠正。这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
* 3F创建有效表征: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
* 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拆解任务/技能】
* 连续几个小时的练习似乎在心理上没那么痛苦了。这种练习从来不会变得十分有趣,但到最后,它越来越接近自然,因此,继续下去也就没那么难了【循序渐进】
#瓶颈期
* 要越过这种停滞阶段,最好的办法是以新的方式挑战你的大脑或身体
* 想办法稍微逼自己一下,但不要逼得太狠,这通常会帮助你搞清楚自己的“停滞点”在什么地方【硬着头皮上】
* 保持动机
* 意志力和天生才华,都是人们在事实发生了之后再赋予某个人的优点【意志力和才华都是练习来的】
#动机
* 保持动机也许是每个投入到有目的训练或者刻意练习中的人最终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 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 动机一定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做你更擅长的事情,不论那些事情是什么
* 一旦你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并且可以看到结果了,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良性循环】
#共同体
* 这些人理解你投入到练习中的努力,可以和你分享练习的秘诀,欣赏你取得的成绩,并且对你遇到的困难表示同情
* 将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所有人聚集起来,或者吸引他们加入一个现有的团体,并且将团体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作为达到你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 刻意练习的核心是一种孤独的追求。尽管你可能为寻求支持与鼓励找到了一些志趣相投的人,但是,你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你自己的练习
#杰出人才的培养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总结
* 当刻意练习成为人生中的常态时,人们便会拥有更多的自愿选择和满足感
* 所谓“练习人”,是反映人在一生之中能够通过练习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使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
* 我们需要发出这样的信息: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潜力和未来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读书赏析 第(2)篇
如何成为人人仰慕的天才?
丁善娟
你觉得你自己是天才吗?你想成为天才吗?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天才吗?不管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处于什么样的职业生涯阶段?我相信上面的问题,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yes!
我们都想成为天才,想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顶级人物,掌握该领域最顶尖的技术。然而梦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总是很骨感,当我们被现实挫败之后,我们只能泄气的想:哎!也许我不具备天才的基因吧?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会解决你目前的困惑,将你从眼前的窘境中解救出来。这本书就是美国科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一起研究、共同编写的《刻意练习》。
作者安德斯.艾里克森和罗伯特.普尔在这本书中分析成为天才的秘密,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只要你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刻意练习,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
作者安德斯艾里克森是一名心理学家,他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就刻意练习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就是他在1993年发表的论文当中对音乐学院学生的研究结果,这个结果被格拉德威尔引用,用大量的案例演绎1万小时定律,写出了《异类》这本畅销书。
然而艾里克森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赞成1万小时定律。所以他开始和科学作家罗伯特普尔探讨杰出人物和刻意练习这个主题,并在2010年开始认真围绕这个主题著书立说。
艾里克森博士是美国人,他是佛罗里达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是刻意练习法则的原创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罗伯特博士也是美国人,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学写作,在世界最有名望的两家科学出版物《科学》和《自然》担任编辑和作者。
《刻意练习》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艾里克森举出两个案例,一个是莫扎特,他具有著名的完美音高。很多人都认为莫扎特是天才,他能够非常清晰的区别钢琴键上每一个音的高度,甚至是最细微的差别,他都能够听得出来。然而作者艾里克森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了莫扎特成为天才背后的秘密。,莫扎特父亲本身就是一个作曲家在培养莫扎特之前,他对莫扎特的哥哥和姐姐就进行了非常投入的培训,只是那个时候他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他的哥哥和姐姐培养得并不是很成功。所以莫扎特父亲在培养他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培养莫扎特的过程中,采用最先进最高效的方法,让莫扎特成为了音乐天才。
作者又举出一个案例:帕格尼尼——他曾经在一次演奏会上,弦断了一根、两根、三根,最后只剩下一根琴弦,他却丝毫不受影响,行云流水般的把这首曲子完美演绎出来。在场的人都认为他是天才。但经过作者艾里克森的调查发现,其实帕格尼尼早在演奏之前就曾经进行过大量的单弦练习,这一场演奏断了弦并不是意外,而是帕格尼尼人为弄断的,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2014年东京的一个组织进行了一项实验,揭示了完美音高的真正特性。他们对24个年龄2~6岁的孩子进行了数月的训练之后,发现所谓的完美音高,根本不是少数人才可以拥有的天赋,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具备这种能力。
作者艾里克森和罗伯特普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一个叫斯蒂芬的中年人进行记数字训练,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随机每秒报一个数字,让斯蒂夫马上复述。刚开始斯蒂芬最多只能记八位数,通过一百多个小时的练习,史蒂芬能够记住82个数。而现在,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里面,有的孩子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能够一下子记住300个数。
作者在书中还举了大量的例子,不管是从事身体素质训练还是脑力训练,只要通过恰当的训练方法,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突破极限,成为该领域最厉害的人。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刻意练习,必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是要保持专注;第三、要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名词叫做心理表征。那么什么是心理表征呢?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艾里克森只是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条狗的时候,我们不会在大脑里面,第一时间去搜索,这是属于犬科动物?它的毛色是什么?它的脾气性情怎么样?一看到这条狗,所有关于狗的资料就自然在我们的大脑中反应出来。当我们打字的时候,你认真考虑过键盘上的字母位置在哪里吗?你思考过你将用哪一个手指去击打出这一个字吗?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就叫做良好的心理表征。足球运动员在踢球的时候,完美的传球射门,也是一种心理表征的现象。刻意练习的意义就在于,培养良好的心理表征,从而做到游刃有余。
在古代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卖油翁,一个是庖丁解牛,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两个故事就是创建良好心理表征的最好诠释。
作者认为1万小时会让很多人被误导。其中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1万小时会造成思想上的惰性。试想我们有的人煮饭煮了不止1万小时,有的保安看门看了不止1万小时,他们并没有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其次,1万小时定律很容易吓着人,一听到要用这么多的时间去进行练习,很多人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从一开始就选择退出;第三,有时候就算你练上1万小时也没有用,有些领域,身体素质、智商,会起到很大的决定因素。据调查研究表明,科学家的智商都在125以上。此外,律师、医生、会计师等优秀人士,他们的智商在大部分人当中属于中上等。
作者艾里克森还告诉读者,除了根据三个要求进行刻意练习之外,还要注意正确方法的3f原则。
3f原则是指在训练的过程当中,第一、要聚焦(focus);第二、要及时进行反馈(feedback);第三、不断进行纠正(fix it)。要完美的执行3f原则,我们必须寻找一位导师或者教练,及时给出反馈,不断改进提升。
来自瑞典的佩尔.霍尔姆诺夫在69岁时开始练习空手道,他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是到80岁的时候获得黑带。他找到了埃里克森,埃里克森建议他参加个人训练课,他每天训练五个小时,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导师及时反馈,并让他不断修正改变练习方法。在70多岁的时候,他已经拿到了蓝带,照这样的节奏,他在80岁可以实现获得黑带的目标。
可是如果找不到导师,我们该怎么办?大家可以参考富兰克林练习写作的方法。富兰克林想要成为一名作家,写出漂亮的文章。可是他又找不到人教他练习写作,那怎么办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到一本她很喜欢的杂志,对杂志中的文章进行改写,每一次改写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跟杂志中的文章进行对比,每一次改写,他都努力,让自己的。文章和杂志上的文章一样描写细致入微,用词精准简练。此外,他还把文章中的线索梳理出来,故意打乱线索的顺序,重新改写,他用这样的方法帮助自己在写文章时理清思路。
因为马戏团的表演者,为了提高自己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他在大街上跟陌生人进行攀谈。每一次攀谈的时间,他都用秒表记下来。他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自己的吸引力,在这里,秒表就是他的导师。
有很多领域的练习,其实我们不需要导师也可以自己设计练习方法,不断取得回馈。比如跑步,现在有很多跑步软件,对心率、速度、距离,都有非常精准的数据记录,这些数据就给了我们及时反馈,可以促进练习提升。
作者艾里克森最后还在书中提到一个观念,他认为刻意练习最重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刻意练习磨砺技能,能改善心理表征。同时,良好的心理表征又有助于技能的磨砺。
作者这样说道:这就好像你一边爬楼梯,一边搭建新的楼梯,你每攀爬的每一步阶梯,都让你来到了需要搭建新阶梯的地方。
这对于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福音。只要不断进行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我,我们就能够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顶级人物,成为该领域的天才。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读书赏析 第(3)篇
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样,最初写文章的时候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不管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语句通不通顺,文章流不流畅。
只想着把想到的写下来,写完就投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文章读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同时阅读量特别低。
我也想写出10万加的文章,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在写作的道路上很迷茫。
直到读了《刻意练习》,突然发现自己有了方向,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了。
《刻意练习》是2016年1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科学家罗伯特·普尔。
这本豆瓣评分8.0的书,就像海岸的灯塔,为我照亮了写作的道路。
书中提到的几点我觉得对我接下的写作很有帮助:
第一,有目的练习
书中提到的实验对象大三学生史蒂夫.法隆,作者招募他的目的是看他一次到底能记住多少个数字。
最初史蒂夫只能记住最多9个数字,他觉得这已是他的极限,可没想到的是最后他一次居然能记住82个数字。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听到别人以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念出82个数字,然后你能把他们全部记下来,这是多么惊人的体验。
史蒂夫能超越自己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持续两年的,一个星期接一个星期的练习。而他的练习不是盲目的,关键是每个星期他的练习都有目的,也就是比上个星期多记一个数字。这一点是他成功最不可或缺的关键。
我觉得写作也是如此,首先你要确定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自己抒发偶尔的小情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是为了有更高的阅读量。根据你写作的目的进行练习,比随意的写作更加有效。
第二,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者导师
文中瑞典的佩儿.霍尔姆洛夫69岁时开始上空手道培训课。他的目标是80岁获得黑带。
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觉得自己的进步太缓慢,让作者给他些建议,让他更有效的训练。
作者给佩儿的建议是参加教练的个人训练课,找一位能专为提高他的水平而提建议的教练。
因为这种私人教练花费太高,人们通常是参加团体课,或者求助于书籍,或者通过网上视频来学习。
这些方法只在某种程度上有用,而当你发现自己的缺陷时,你不能用最好的方法来弥补。
如果有了导师能对你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指导,你的进步应该是不会太慢的。
佩儿采纳了作者的建议,与导师约好,单独进行训练,这样不仅缩短了练习的时间,而且让他更专注的进行练习。
直到70岁时,他已经在晋级黑带的目标上实现了一半。
参加写作课,我觉得就是在寻找我的写作导师,它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改进,比自己闭门造车要进步太多。
第三点 练习,大量的练习
天才音乐家莫扎特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弹奏大键琴,古钢琴,演奏小提琴。
这离不开他的父亲从小对他的训练。从4岁开始莫扎特父亲就全职教他小提琴、大键琴以及其他乐器。
每天他的任务就是练习,不间断的练习。这让他在6岁时就能巡回演出。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莫扎特练习的时间可想而知。
作者通过对30名小提琴学生的长期研究发现,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花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5301小时,最杰出的学生则为7401小时。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大量练习,你才能离杰出更近一步。
最杰出的人是在那些有目的的练习中花费时间最多的人。
大量的练习,虽说我们可能做不到“1万小时定律”。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花时间去练习,也就是花时间去写,通过写文章,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哪些方面有所欠缺。通过改进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除此之外,书中提到的富兰克林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事迹,对我的触动也很深。它让我看到了在一件事上人只要肯下功夫,就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这本书读了很多遍后,我明确了接下来自己应该怎样去练习写作,而不是盲目的很随意的写文章。我希望自己也能在未来的写作上有所成绩。
如果你觉得实用,也可以去读一读,或许对你有帮助。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读书赏析 第(4)篇
刻意练习的特点
简而言之,刻意练习具有以下特点:
◆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训练的方案应当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管,他们既熟悉杰出人物的能力,也熟悉怎么样才能最好地提高那种能力。
◆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
◆ 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一旦设定了总体目标,导师或教练将制订一个计划,以便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改变累积起来,构成之前期望的更大的变化。改进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使得从业者能够看到他的表现已经通过练习得到了提高。
◆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简单地遵照导师或教练的指示去做,还不够。学生必须紧跟他的练习的特定目标,以便能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随着人们水平的提升,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使得人们可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改进。心理表征使人们能监测在练习中和实际的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它们表明了做某件事的正确方法,并使得人们注意到什么时候做得不对,以及怎样来纠正。
◆ 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由于新技能的学习是建立在现有技能基础上的,因此,导师会为初学者提供正确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后来能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学习那些基本的技能。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读书赏析 第(5)篇
刻意练习是一本非常推荐看的书,而且是越喜欢看书思考的人,这本书的帮助越大。因为你已经在建立有效心理保证的路上了。这本书告诉我们天才不常有,而伯乐常有,每一个平凡的人,怎么能让自己摆脱思想的束缚,掌控自己,掌控时间,掌控生活,随心而动,就是通过刻意练习(这个名词特别容易引起歧义,简单点就是i 1,通过不断循环迭代,就能创造有效心理表征),可能看到有些人一周就能做到别人一个月的事情,细细分析一下,可能前者一周有35个小时是有效有用的,而后者每天只有一个小时是有效有用的,那么两者是不是就可以画上等号了?其实我真的相信前者是通过刻意练习,让时间的密度变得很高。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是幸运的,因为她告诉你,偷奸耍滑是最像捷径的陷阱,而努力是最像荆棘的捷径。每个人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高在某方面的表现。就比如我,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看书非常痛苦,然后就逼着自己一本一本的看,然后几十本下来,发现我就爱上了读书,同时不满足于最开始的都市白领读物、心灵鸡汤,我需要更多的名著、有思想的书籍和专业书籍灌溉,和原作者在书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学习不同的人是怎么思考的,没有亲身经历但有身临其境,然后不住的感慨书籍的奇妙。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好像没有了思维壁垒,可以翱翔。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读书赏析 第(6)篇
本书的几个关键点总结:
1,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赋异禀,大脑的极限也可以被任何人突破,所有的天才和都来源于刻意练习,1万小时定律并不完全成立。
2,初始智商和先天条件稍微优秀一些人,会加剧资源的倾斜,增强自我认知,从而增加成长为的可能性。
3,高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训练建立正确的心理表征,通过不断的反馈,进行刻意练习,不断突破潜能。
4,太聪明的人往往在初期比别人学得快,从而疏于练习,而能够成为行业里最杰出的总是最懂得刻意大量练习的人,所以一般往往和高智商没关系。
虽然写的有点啰嗦,但是大量的实验、案例和数据从各个方面说明了是否能成为一个领域的只和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刻意练习。让我想起了初中的一篇课文《伤仲永》,因为小仲永被父亲发现了才华,然后开始赚钱不能学习,最后泯然众人。本书的理论知识对生活和学习非常具备指导意义,推荐!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