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21世纪的《背影》 + 感人至深的“生死笔记”+ 龙应台亲手摄影 + 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人生三书”之一《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1)篇元旦荐书:《目送》2018年离开,告诉2019年,不必追
一
转眼已是2018年最后一天了,原本想做一个总结性文章,但是想起这个周的周末荐书还没有写,索性就强力推荐我非常喜欢的这本书《目送》作为2018年书单的总结吧。
推荐书籍这个想法,我仅仅开展了一个多月,之前看了很多的书,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总结性,所以缺少了一锤定音的仪式。
没有吸收其精华,或者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那就不是真正的读书。
真正的读书,就是读懂这本书的灵魂,读完之后能在情感上有共鸣,像电一样打动你内心最脆弱的部位。
就像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初读时以为是《亲爱的,安德烈》和《孩子你慢慢来》姊妹篇。
但是到现在,再翻起来看,忽然读懂了两个字:慈悲。
以前我不懂得读书,更不懂的惜书。直到在2016年春节去大舅家拜年时。
因卡卡乱扔压岁钱,所以对大舅家进行了地毯式搜寻,找到了一百块钱,同时也找到了一本布满灰尘的书---龙应台的《目送》。
它静静躺在电视柜和冰箱的后面,半年前,正是表姐苦口婆心要借这本书,我才依依不舍把它借出去。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都已经淡淡忘记了它的存在。
表姐看到借的书躺在那里时,面部顿时露出尴尬之色,赶紧说道:“就说嘛,这本书怎么找不见原来被孩子扔到这里啦,还想给你送回去,正好,今天你就顺便拿回去。”
我也附和道:“没事,姐,那我就拿回去了。”说完,我感觉像是完成了香港、澳门回归的仪式感。
二
龙应台的那篇《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让我印象深刻。
我读完才知道,她是一个才学并高的性情中女豪杰,也知道她也写过针对时事、鞭辟入里的《野火集》。
用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切中民意。
更知道她除了是将野火烧向专制的斗士工作之外,更是一位生活中的母亲,细腻的情感。
龙应台在《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写道:“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很生气,你一定要大声说。”
这就是铁面无私的龙应台!
当然《目送》里更能体现天使般的龙应台。
龙应台于1952年2月13日出生在中国台湾省高雄市。(如今高雄市在大陆关注度非常高,因为新任市长韩国瑜影响力很火热)
受前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盛情邀请,于1999年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
2014年12月5日,正是卸任台湾“文化部长”。
龙应台也经常到大陆互访。
我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8月1日,龙应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堂发表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说。
她心目中的“中国梦”就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构成了台湾社会价值观的基座,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龙应台强调,这就是台湾人的梦,是可以与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梦,也就是两岸人民基本的价值观。
三
龙应台和张爱玲一样,都是作品在大陆先回暖,然后个人知名度才迅速提升。
龙应台在书的第一页写到这样的话: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
简短的一句话,让我呢新倍感温暖。
从打开的第一页开始,这就是进入情感倾诉模式,经历生死的笔记文集,看的令人深邃、忧伤和美丽。
看完这七十三篇文章,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单列的散文看完时间很短,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兄弟的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
龙应台在代序《你来看此花时》讲到一个事情:“我倒是看了看她和父亲的大床,空着---父亲不知还回不回得来。床头墙上挂着从老家给他们带来的湘绣。
这房间,仍旧一派岁月绵长,人间静好的气氛。”
她幽幽地说话了:“女儿,与其到时候不知道东西会流落到哪里,不如现在清清醒醒交给你吧。”
龙应台在文章写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尽;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四
2004年,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此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
“这与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的延迟。
“如果我在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的人际变化。”
等她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
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走,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支微末节。
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
“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是自我承担和接受。于是在感悟与悲痛间写来散文集《目送》”。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明白,作者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中,开始对亲情作详尽感受描述,也开始对生活作深度的体会语思考,转向私密。如她对生命中两件刻骨铭心事情的描写。
五
这本书在专题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中,在大陆很受欢迎的一篇文章是《(不)相信》,龙应台提出了七个曾经相信。
这七个曾经相信,让我对于不太长文章,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曾经相信过的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才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
我觉得三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对于台湾和海外的人,“相信”或“不相信”已经不是切肤的问题,反到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理喻的“伤逝”和“舍”,才是刻骨铭心的痛?
在大陆的集体心灵旅程里,一路走来,人们现在面对的最大关卡,是“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
在这篇文章中,龙应台写道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令人沉吟。
六
龙应台说这是献给自己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有人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作者的同代人写的,同时也是写给上一代和更年轻的下一代的。
在书中,展翅高飞的孩子、即将离去的母亲和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目送他们的作者--三代人的情感一样丰沛,只是各自表达的方式不同。
龙应台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让每一代读者都从中有所感悟:
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2018年即将过去,心中有无限感慨,我喜欢目送,因为它伤感,龙应台在里面讲的家庭故事,都是我经历过,或许也即将经历的。
2019年,我还会继续读书,并把对于书的评论写成文章,尽管粉丝掉的和阅读量一样往反方向发展。
所以读书不能增加财富,也不能让我记住那些经典语录,我每次写文章,都要重新去查询那些经典语录,但是每次查询都会是一次内心成长的过程。
《目送》这本书有一段话,经常会被用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你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站在2018年到2019年的交接的路口,我也想告诉自己:《目送》2018年离开,告诉2019年,不必追!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