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东野圭吾第四度入围直木奖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对在父母死后相依为命的兄弟:因工作受伤而失业的哥哥武岛刚志,为了筹备弟弟的学费,铤而走险犯罪杀人;而原本成绩优异前途光明的弟弟武岛直贵,则因为哥哥突如其来的犯罪,不得不背负杀人犯弟弟的精神债务,从此坠入社会歧视的轮回。一封封寄自高墙之内的家信,寄托了哥哥对弟弟的无尽牵挂,同时也为弟弟带来了无尽的噩运。究竟,兄弟二人会迎来怎样的命运?这部关注犯罪者家属生存问题的作品,跳出类型、流派的格局限制,将谜团指向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并兼得犯罪小说、成长小说、言情小说、社会问题小说之趣,因此被东野圭吾研究者认为是其集大成的作品。
信读后感 第(1)篇2017/11/22(Wed)
感恩节第一天假期,同时也看完了东野圭吾的《信》,完成了本人今年第二十二本书以及在说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前,先超五星级推荐这本书。
说实话看完这本小说后的心情比较沉重,也是我强烈推荐它的原因。很符合东野大叔的写作风格,从一开始就向人们展示杀人凶手,然后通过杀人动机再进行二次剖析,进而阐述不同的社会或者人性的问题。上一本看完的《虚无的十字架》就围绕死刑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剖析,而这次的《信》则是对凶手家属的评述,在人们眼里看来杀人凶手可恨,因为他们夺去了别人生的希望,可是另一方面,人们并没有觉得作为杀人凶手的家属,他们也是受害者的一部分。《信》讲述了一个哥哥为了帮助弟弟顺利上大学不得不铤而走险入室并在发现后杀人的故事,按理说弟弟应该时刻感激哥哥,可是问题在于,人们的固有观念里面对于杀人凶手家属这一身份都比较敏感,甚至比较排斥,即使家属和案情没有一丝关联。所以到最后弟弟因为哥哥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自己的爱情甚至一而再的放弃工作的时候,他的心理防线或者说对哥哥当初的感激荡然无存,不得不做出和哥哥决裂的决定,即使当初哥哥是为了他而变成杀人犯。
看完小说后就在考虑一个问题,凶杀案发生后到底谁更值得同情,是和杀人凶手有关的亲属还是受害者家属,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他们失去了至亲,而对于杀人凶手来说他们本来没有错,可正是因为和凶手有关系所以他们不得不面对社会的谴责和来自他人的歧视,试想一下如果你知道你身边的同学或者同事有个直系亲属犯了抢劫杀人罪,你会怎么想?有人会拿感情这东西说事,毕竟大家都熟悉而且深知对方没有错,可是时间长了会怎么想,而正是因为人是感情动物,所以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难免会有隔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大家都懂,甚至想到万一哪天和凶手家属闹矛盾还会引来凶手的报复等,正是因为有种种顾虑所以才导致了偏见,而偏见一加深就是歧视,这更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亘古不变的潜规则,所以我们做的只是避免人云亦云,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因为凶手家属也是受害者。
其次还有一点让我感触良多,主人公武岛直贵在不得不承受身边人歧视的同时,也要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在相当狭窄的空间里找到出路,既然不能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大学,那就通过授函教育进入(类似于国内的成人高考);如果不能在一个地方正常的生活下去,那就换别的地方;从作者的字里行间能看出来直贵作为社会中的底层人员,在面对生存的压力下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真的让人肃然起敬,只可惜正是因为哥哥的过度在乎才导致每次事件都很巧合的失败,但也正是因为失败,才使得直贵真正成长起来。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也不能轻易地放弃手里的希望,不要轻易辜负了生活。
结合上一本的《十字架》,突然觉得区别对待犯人的家属其实就是对犯人最大的惩罚,上一本就在说即使犯人在牢狱中度过自己的一部分生活,可对于赎罪他们是真的没有很深刻的体会,但如果把他们的家属区别对待,让他们在牢里也知道就是因为他们的过失导致亲属不好过,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赎罪,而对比《信》(2009/07)和《十字架》(2015/06)我们或许可以猜想在东野心理其实早已知道答案,只是在后面再一次的把问题站出来,让人在经过很长时间后再次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但对我来说,不求家里人大富大贵,只要健健康康,远离灾牢之苦,足矣。
信很轻,轻到微不足道;信很重,重到泰山压顶;
最后在看了这么多日式小说后发现,其实在日本人眼里“赔罪”真的很有必要,也就是说他们明知道自己做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可依然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做一些让自己心里的愧疚能够减轻或者让受害者家属能够好受一点的行为,虽然很折杀面子,虽然大部分都不能得到谅解,但不管怎么说,光是在事后先不管自己的损失,只是一味地为他人着想这一点,就值得人们赞叹。
最最后,真的发现日本人的礼节很值得当今中国人学习,什么跪坐双手扶地,什么低头致歉甚至是希望通过祈求得到对方的打骂来缓解自己心里愧疚这些,真的足够中国人好好为止学习。
最最最后,发现日本人公司里都是什么课,而不是中国的什么科,老板也就叫社长了,这也算是对自己这个从没有日本社会分级概念的人普及点小文化。
最最最最后,摘录一些自己觉得好的句子:
1. 揭示医疗黑幕的《宿命》、描述虐童事件的《我以前死去的家》、涉及文学界“影子作家”捉刀现象的《恶意》、讨论家庭伦理关系的《秘密》、试探日本升学教育问题和大人、小孩之间冷淡疏离关系的《湖边凶杀案》、探究少年犯罪问题的《彷徨之刃》、牵涉诈骗犯罪行为的《流星之绊》等等,上述种种无一不是作家对于所处的时代、社会能够予以细致观察的佐证。而东野圭吾的这本《信》也是以具备社会意义的内容为作品主题的,此次他关注的是犯罪者家属的生存问题。
1. 所谓偏见,就是不平等看待,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的自私本性。这里的不平等看待,其实可以视为一种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的态度平衡缺失,而总是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倾斜,除非不同的立场之间不存在利害冲突。一般情况下,人都是首先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会力图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考量,完全意义上的中立是不可能的,由己及人是必然的思维定势,偏见遂自然而生。
2. 我们说,当不同的偏见各自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发展成为不同的歧视。每个人都有歧视他人的行为,不过表现在不同的领域里,其轻重程度也各不相同。
3. 一、歧视是本来存在且威力巨大的;二、歧视是理所当然必需存在的。
4. 我国古代常用“诗眼”来指称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既然如此,一部小说中最精彩传神的一个字,则可以称之为“文眼”了。而就《信》来说,它的“文眼”毋庸置疑便是一“信”字。基本上,信是连缀全书重要情节、制造波动和转折的超级道具。
5. 是这样啊。真是的,要说人啊,不管是谁,都背着自己的艰辛啊。
6. 不管你们怎样努力,不会震撼人们的心。知道为什么吗?回答是简单的,因为你们的歌曲没有到达他们那里。连听都没听过的曲子肯定谈不上感动或是什么其他的。对于音乐最重要的,是听它的人。没有人,不管你们作出多么满意的音乐,也成不了名曲。不,首先那连音乐都不是,你们做的不过是一种自我满足的事情。
7. 如果认为自己的音乐得到了认可,我先表示否定。要是让在演奏厅得到好评的乐队都一个一个进入演艺界的话,我们这个买卖就没法儿做了。我去看了一眼你们的演奏会,不是因为听到了大家的评论。可以理解为那是一种偶然。我们为了找到万分之一的原石,持续地挖掘着,虽然这种几率很低,但我们是发现原石的专家。原石还不会发光,需要我们研磨才能成为宝石。如果认为是你们自己的光把我吸引来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点想跟你们预先说清楚。
8. 成年人真像是不可思议的生物,有的时候说不能有差别,有的时候又巧妙地举荐差别。这种自我矛盾怎样才能理解呢?
9. 如果第一次见面时的印象不好,以后怎么做也追不回来。相反,要是开始时印象好,以后有点什么小差错别人也会原谅的。
10. 得到那个,就得不到这个。人生就是要选择什么就要舍弃什么的反复。
11. 人都有着各种关联,有爱情,有友情,谁也不能擅自将它切断。所以绝对不能认可杀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杀也是不好的。所谓自杀,是杀掉自己。即便自己认为可以这样做,他身边的人不一定愿意这样。
12. 要是稍微深入一点说,我们需要对你区别对待,这也是为了让所有的犯罪者知道,自己要是犯了罪亲属也会痛苦。
13. 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产物。人类就是需要跟那样的东西相伴的生物。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