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爱、性格和成就的故事,而且很快会成为你读过的最幸福的成功故事。
社会动物 读后感 第(1)篇37万多字,14个半小时。在“被社会舆论的半胁迫下”13个半小时读完《巨婴国》之后,完全出于求知和乐趣读完了这本书。当初看到标题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看了5页就决定用当时并不富裕的书币买下了整书——现在看来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到几周后再向朋友推荐时,就发现它已从微信读书下架了,而其他渠道的电子书贵达40多块钱!
说回书籍本身。
看标题时或许会误以为它是一部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性质著作,因此在第一页就被它以吸引人的小说体情节为载体的,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理学科普给惊艳到了。
故事的最开始只是一对男女如何相恋的故事,作者细致着墨了有缘男女相遇时的种种细节——他们是如何打wei扮zhuang自己,假装矜持,有所保留的展示自己,进而发现彼此的共同点,互相吸引,最终真正走到了一起——这一段的情节看起来亲切又熟悉,无数次忍不住笑出来,且通过穿插其间的心理学解读看到了“一见钟情”背后的“命中注定”。
至此为止,还仅仅是温和友善的个体之间的爱意,而后才慢慢展开了整个社会的“恶意”。年轻的夫妇如何养育孩子、孩子如何并不遵循父母想象的道路而成长——画风一转,又展开了另一个家庭的女孩的成长之路——最终,两个“孩子”长成了“年轻人”相遇到了一起,在数十年后不同于父母的社会环境下,完成了如当年父母一般相互吸引的过程。
至此为止,身为“青年”的我看来还算熟悉。再往后,就是裸地社会现实——创业、巅峰、破产、本缠绕在一条事业线上的伴侣开始分道扬镳、矛盾、婚姻危机、共同协作踏上社会地位巅峰、最后相互扶持走到人生尽头……全书用极其完整又跌宕起伏的时间线以比较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有为青年”和“成功人士”的一生,几乎囊括了在“美国梦”的社会结构下可能的成功路径,及达成目标的硬件和软件基石。
以下内容有剧透(但对于本书来说,个人认为剧透完全不妨碍阅读的乐趣)
哈罗德的父母:生活轨迹的高度重合,与门当户对的家庭背景,让两人在相识后非常自然得互相吸引并结合。
关键词:
男女吸引的不同出发点——男人对女人的第一印象多来自躯体的吸引,而女人则首先考察对方展现其社会地位及休养的细节;
相似的生活轨迹代表了相似的教育背景和成长历程——是快速接近彼此的捷径;
婚姻质量的U型发展规律——无疑孩子是夫妻关系的最大杀手;
婴儿对母亲的“情感绞杀”——让母亲彻底沦为它们的“奴隶”;
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一种“非线性发展”——不要打断它,提供坚实的情感纽带,以身作则应对现实难题的参考,便是最好的教育。
哈罗德的少年与青春: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父母是勤恳务实之人,且一直生活在维持自身所处阶级水平的焦虑之下。哈罗德被尽心尽力的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养育长大,在关键的青春期幸运的遇到了一位指引方向的灵魂导师,考上不错的大学,用不羁且自由的态度过完了大学生活,并仗着这样的教育背景,毕业后继续以一种自由的态度探寻人生可能的方向。
关键词:
灵魂导师——不一定是某个学科的权威,但ta会以全部的热情来影响和指导你的成长,并恰巧(或着说是用心)得触碰到你灵魂深处的渴望;
学习历史——从历史的故事里可以习得海量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可以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能从更高的维度来解读,便能养成一种更为全局性的思考方式;
思维导图——让发散性思维最终聚合成能够被记录下来的“论文”的最好工具;
思维方式的内化与自动化运用——最开始思路都是无序的、发散的、来回跳跃的,但继续沉浸其中持续不断得思考,它们终将会华为通往智慧与成功的路径。
埃丽卡的少年与青春:出生于社会底层的移民混血家庭,家庭观念传统而保守,母亲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疾病和父亲的缺失让她从小成长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但她通过对改变现状的强烈欲求,与强大的执行力,进入了改变她一生的实验性学府,在学园环境的浸润式影响下,她战胜了内在(可能有点遗传性的)情绪不稳定,终于靠自己执着的努力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在大学期间,也是早早设定好了未来的职业目标,并有所侧重的选修课程,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上理想中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
词汇量是教育的根基——生长在贫困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家庭)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缺失从“词汇量”开始;
家庭背景影响认知——贫穷和家庭破裂能够改变人的潜意识,改变人的认知,继而从态度、感知力和社交准则各方面与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孩子之间拉开差距;
教育改变人生——一个真正基于改变教育环境的学府,才是走向上层阶级的跳板;
正确的教育是最快的进化方式——正向积极的意念是行动力生长的沃土;
“战或逃反应”——所有人都会继承祖辈对于意外和压力的本能反应,基本决定了人生向上越级的可能性(言传身教啊言传身教!);
训练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最直接地契机可能是一项体育运动;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更倾向于把孩子的成就封锁在自己可以触及或控制的范围之内,惧怕孩子的过于成功脱离了家族的掌控,继而成为了无法融入集体思维的“外人”;
教育的阶级性分化更多的体现在细节——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更综合的社会体验、更多的文化经历,他们交往间的言辞口令仿佛是另一种社交语言,是无法通过校园和书本习得的;
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规划,终能获得社会企业的欢迎;
一对丁克夫妻的一生:出身底层阶级、沉迷于拼命向上攀爬的埃丽卡,与出身中产、骨子里充满了自由浪漫主义情怀的哈罗德,因为对于同样的“改变世界”的追求而相遇、相知、结合,却又被社会现实的打击而选择走向不同的职业道路。更为激进向上攀登社会地位高峰的埃丽卡,和醉心于向下挖掘历史与社会现实的哈罗德最初还能在知识面上互补互助,但节奏的漏拍让他们走向貌合神离的婚姻危机,最终止于埃丽卡出于虚荣的冲动性出轨带来的自我警醒。但忠诚并不代表当初那样的契合与热情,只是认可了彼此的生活协作关系,互不干涉得行进在自己的轨迹上。哈罗德对孩子的渴望也让他产生过对妻子的反感,但最终通过其它的途径疏导了情感。最终,另一项共同的事业又将他们联结在了一起(此处展开了很多与男女主生活无关的政治和社会学的讨论)。直到退休后,万道归一,两人都开始更多的内省自身,遵从内心深处情感的欲求,开创了共同的可爱事业,找回曾经的彼此爱慕和亲密无间,直到告别这个世界。
关键词:
相爱的另一种路径叫作“互相钦慕”与“共同的目标”;
情感的分离多因为生活“节奏的漏拍”;
挺身而出冲破旧体制,带来的可能是告别一个将死的机构,或是成为瞩目焦点的新生;
更“聪明”的潜意识——有时更应该相信直觉;
“辩证式思维引导”——看起来自我矛盾,但通常比不这么做的人考虑得更周全;
让婚姻危机中的二人自我约束回归正轨的,是同样高度的“道德感”;
“政治机器”——当选的总统不一定是最能领导国家的人,但一定拥有一个最懂得人心的团队,和最善于表演的躯壳;
群体孤独与社会信任感的缺失——“个人主义”发展的副产品,社会动荡和治安危机的伏笔;
长寿的奥义——回忆青春,与老朋友聚会,活到老学到老,正念冥想,自我觉察,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
临终关怀——细致的照顾,积极思维的引导,良好的疗养环境(窗外的风景)。
其实最后这部分书中还展开了很大篇幅的社会学讨论,这里只说了让我有所触动的部分。(包括前半本中大篇幅的心理学分析,无法一一列举)
好的书,能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拼命点头,并领悟到一些曾经模糊触动我们内心的东西,把它们具象化为现实的知识或逻辑,找到执行层面上可切入的点。从这方面来看,它虽然是打着“有趣故事”的幌子讲晦涩XX学的书,但却能将我们的现实生活与之实实在在得对号入座,悟到曾经不明白的“道理”,并找到“迈出下一步的灵感”。且作者真正做到了“行文有趣,真材实料,轻松易读”。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看到一本让我发自肺腑五星好评逢人就推的好书了——感谢它完满了我的春节。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