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500字 1000字 (6)篇

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在线阅读地址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1)篇

人生想找个能说得上话的人竟然是那么的难。父母未必懂得子女,夫妻未必懂得对方,曾经互相了解的朋友也未必会一直好下去。倒是路上偶遇的人也许真的能够理解你的心事。但那偶遇的几率实在太少,于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孤独的,在灵魂层面孤独。可是人又往往不甘于孤独,人往往需要被理解。所以有了那么多的怨侣,有了那么多离开。一个个如鲠在喉的故事说明在这个遍地是人的世界里,孤独如影随形。纯粹的友情难寻,都被这磨人的生活给吞噬了,残酷却又非常写实。生活变了,朋友也就变了,于是小说中的人物,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变化,去陌生的地方寻找新的生活,新的朋友。 沉默寡言的人不是不愿意说话,只是他没有找到说着的人。刘震云曾说:在没有神的世界里,人只能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的话,一个人内心的洪流,其实已经足够淹没整个世界。我想这就是他写这部小说想表达的深刻寓意吧。《一句顶一万句》里朋友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交心的人可以瞬间一刀两断,杨百顺和染布坊小宋是同窗,在同一家染坊却不是统一战线的朋友,反倒距离越近心越远;姜虎为朋友出头丧命,朋友却连他真正的死因都不肯对他家人说;牛书道和冯世伦,为一个馒头就断送了两人十几年风雨相伴的友谊;牛爱国和冯文修,不顾仇家大人的反对做了朋友,从小可以为朋友而“杀人”,却为几十块钱、好事者的几句闲话大动干戈,伤了情分;李智给牛爱国出了个打死不离婚的主意,转眼就为了自己的工作劝牛爱国离婚...多年的友情,半辈子的知己,往往因为一句话瞬间崩塌,从此陌路,让人唏嘘不已。同时更加让我反思,什么样的朋友才是你一生的知己,什么样的朋友你才能推心置腹的讲出自己的心里话? 友情是什么?人性到底是什么?令人掩卷长叹:人性是禁不住考验的,亦正亦邪、非黑非白,再善良的人心里都有小恶魔,再恶毒的人也有灵光乍现的时候,友谊的小船转瞬可分崩离析。夫妻是人生不多的能自选的关系中的一种。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子女,也不能和交心的朋友每天在一起,所以夫妻关系就格外的重要。夫妻能说到一起去好像是和睦的夫妻最重要的一点。当两人见面没有话说的时候,隔阂就很难解决了。不爱说话是心里还有话,没话说就是干脆什么都没有了。夫妻之间的不顺眼多半是因为说不到一起去,经济、子女、等等的问题都不是核心的问题。当说不到一起去的时候,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让彼此更不顺眼。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真是太脆弱了,无论父子、兄弟姐妹、夫妻爱人、知己朋友,在利益面前这些关系真是分文不值,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人都是孤独的,人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能和自己“聊得来”的人……借用小说中的一句话结尾——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的孤独,一句话找另一句话的孤独才是真的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2)篇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也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并且初看故事讲的七零八落的,一下一个人,但是它就是能吸引着我一直往下看,并且看的过程中内心其实挺纠结的,可以刘震云写作的功底。

 

小说开篇序中有一段话感触很深:“与神对话的希望文化和人类生态,因为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自在。人与人之间虽说来往不多,但并不孤独;与人对话的中国文化和浮生百姓,却因为极端注重现实和儒家传统,由于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于其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我认为这段话跟书中故事一直强调的两个人说不到一起去并不代表这两人没话说是一个意思,包括文中多处提到一些事情最后是“绕来绕去,一件事后面往往藏着八件事;一件事中间,又得拐好几道弯,找个说得上话的人,那是真难。’都是为了突出能找到一个说得到一起去的人有多难。而书中体现出能说到一起反而是那些不在一个年龄层次的人,这个就很有意思了,像最初的吴摩西(杨百利)和吴巧玲,后来的罗长礼(杨百利)和孙子罗长江还有宋解放和百慧,不知道这里是否可以简单的说成年人复杂还是说小孩子单纯,但是却可见,找一个能说话的人有多难,并且这样的孤独体验每个国人都有。

 

这本看似絮絮叨叨的书反应了很多人类生活的哲学,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公众场合话越说越少,能一起聊天的朋友也越来越少,往往在公众场合,一个话题开了头,一圈下来就没有接话的兴致,心里搁的事越来越多,却很少能找到一个人一吐为快,人越来越沉默,心也越来越孤独。昔日的好友聚在一起好像最多的就是吐槽一下房价,聊下孩子教育,话题都聊不深,也都没什耐性,好像每个人心里都装着很多事,但好像人人都感觉满腔心事无人说,人人都感觉过的累。犹如腰封写的一句话“中国人为什么火的这么累”,乍一看觉得有点夸张,但是读过故事,结合生活的经历发现一点不为过。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3)篇

这个本书最吸引我的是情节,整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拿起就欲罢不能!这本书的写作时代背景是我父辈那时候的事,所以在杨百顺的身上隐约看到爸爸的身影。那个时代的人真的很苦,有时候听爸爸说一小段眼泪都在眼里打转。一家人都有好多孩子,孩子都不放心上,父母对孩子都是打骂,不会说心里话,孩子和父母的距离好远好远,像杨百顺的爸爸心里盘算着的是让自己的儿子来接自己的豆腐摊,而这些都不跟孩子说明,孩子已烦了这个家,想离开这里。想起我的爷爷为人很热情,而且开起玩笑来都是顺口溜,打油诗,说的特别好,都能引人哈哈大笑,但这些玩笑话他从来不跟自己家的人说。杨百顺一生坎坷,好不容易找到巧玲一个说得上话的,尽然还是分开了,心中万分无奈,可在时间的长河里,那次分别后他们各自都有了自己生活,时间冲淡了当时的伤痛。回过头来看不过是命运的一次转折,不分开也是那么活着,只是身边的人和事不一样罢了!当我们遇到事时都要平常心对待,因为时间会冲淡一切,只要活着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说字,人生在世找一个说得上话的不容易,和鲁迅所说的人生得一知几足矣一个意思。那时候媚媒妁之言的婚姻和现在自由恋爱的婚姻,在夫妻关系里能大家说能说得着吗?说不着不是不会说,是没有找到说的人!找到一个这样的人谈何容易,应该是大家追求的幸福目标吧!最后牛爱国说“不,得找”,不就是找那个说得着的嘛!文中也有很多乱说误了别人的事,这种情况在农村很多,没事就挑拨离间嚼舌头,真的很无语,听的人也往往不会因为事,会因为咽不下这口气把事情搞大,很无聊。在农村你家的事不是你一家的事,是亲戚邻居的事,你自己的事不是你自己的事,是父母亲戚的事,这也让人很无语。作者在人名上,除了主要人物其他都是用姓来代替,这么多的人物关系,作者都没有用重,还把关系理得这么顺,厉害!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4)篇

整个故事表面通过两条线,最终其实是一条线,贯穿了起来。杨百顺因为家庭以及各种原因,开始走出逃离延津县,而到了他的孙子牛爱国的时候,又阴差阳错地踏上了寻根仿古的路,一出一回,颇有一些围城的味道,到底我们是该走出去还是该走回来呢。整部书最大的特点是人物繁多,我粗略地画了一个表,大概人物有上百个,人物虽然多,但是故事一点都不乱,刘震云的逻辑确实非常强,故事的完整性严谨,不愧为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故事的内容性,也挺深刻。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我们的人生有各种各样的不顺利,但同时,事情也是可以转化的,朝着我们没想到的方向发展去,坏事可能变好,好事可能变坏。这就是老子祸福转换的思想。另一个是,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人能说得着,有许多人说不着,这点体会也是非常切身的。说得着的人1万句不嫌多,说不着的人一句都不少,正是有了说得着说不着的人,所以才构成了我们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读他们的故事,我觉得更多的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在读我们自己的故事,这时候我们就能够对我们自身所发生的事情看的更加的清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得更清楚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许就会更加的深刻,或坦然。同时,我们也会为牛爱国执着于寻找往昔,不停地追忆过去的行径感到有一些遗憾,但是对他来说,这却是一种寻根的道路。人啊,固然需要有回忆、往回看,去探寻哲学意义上的,我们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但是生活总在继续,所以,更多的应该朝前看,向前走。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5)篇

结尾有点让人意犹未尽。总觉得会写些牛爱国找到那句话究竟是什么。但在文章尾部,也暗示多次生活是要往前过的,不是往后过的,老揪住过去的心结不放,就过不好以后。读本书的前半部分,一直觉得一句顶一万句的内涵在于有些闲话,一句经过捕风捉影,也就变成了一万句,两个人吵架,由第一件事,可以扯七扯八扯出来几件没有关联的事情。觉得作者的意图是在告诫我们,慎言,尤其是容易传千里的坏话。读后半部分,个人更多的感触是夫妻俩在一起,说得话与说不得话很重要。人的一生,究其根本是孤独的,在孤独的人生中,如果能遇得到与自己可以交流的伴侣,是一件幸事。朋友也是如此,能说得着,能在有困难的时候想得到,一生遇得到的也是了了。人有时候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可能因为突然一句话就豁然开朗,也是一句顶一万句。总之,这本中国的百年孤独,将人物的形象刻画的十分接地气,读起来觉得很真实,也有照镜子的感觉,有则改之。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6)篇

一气呵成读完。阅罢,不禁唏嘘万分。人世种种无奈挣扎龌龊跃然纸上,让我的心为之伤神。刻画的人物众多,场景广大,就连吃的食物都很繁。不得不说,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文章语言很平时,就像唠家常。深刻的道理漂浮其上。读一本好书,真的好难得。值得推荐。不得不说,是我微信阅读以来目前看得最好的一篇。以后不看杂七杂八的东西啦,这样的好文章才能称得上大家。套用一句诗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文人的知音难觅,现实中的凡人也是为啦寻找能说得着的人。里面的男女关系虽然看似不道德,但是比起现在的物质婚姻更让人觉得真诚。原来好的关系就是找个能说的话的人……共勉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150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