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众多专家、媒体推荐。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新知》杂志主编苗炜: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是阿图·葛文德最有力,也最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1)篇六百四十五个小时,微信读书读完的第103本,今天聊个沉重的话题吧,告别。告别青春,告别健康,告别人世间眷恋的所有。
好几个月前就加进书架,心念念却不敢读,很惭愧,十八万字断断续续四周用了八个多小时才读完,中间曾几度想太多读不下去,如今也是读完好久才平复心绪坐下来写东西。书的英文名叫做Being Mortal,直译过来就是“凡人有死”,出于中文读者对“死”字的忌讳,笔者把它翻译为《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残阳依旧好”,至少能给人一些遐想和指望。
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它的价值已经超出了一本好书所应该具备的一切。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作为一名医生,作者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也应该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总是安慰,常常帮助,偶尔治愈”,医生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减轻痛苦,提高人们生命的质量,而不是让谁长生不老。
所以无人可以逃脱生命的悲剧——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人都在不断老去。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的就是,人作为一个生命机体,必然是会衰老的:
从30岁开始,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人们跑步的长度和速度都赶不上过去;40岁左右,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开始走下坡路;50岁开始,骨头以每年1%的速度丢失骨密度;70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使头颅空出差不多2.5厘米的空间,老年人在头部受到撞击之后,会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80岁时,我们会丢失25%—50%的肌肉;到85岁,40%的人都患有教科书所定义的老年失智(痴呆症)……衰老就会面临着退化,未来二十年,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到处都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子女尤其是80后9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各个器官退化的结果必然是死亡,然而,你思考过死亡吗?
对大多数人而言,死亡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医疗斗争,由于最终无可阻止的状况——晚期癌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征、慢性器官衰竭(最常见的是心脏衰竭,其后依次是肺衰竭、肾衰竭和肝衰竭)或者只是高龄累积的衰弱,才缓缓而来的。于是每个人都与这个不确定性,与怎样、何时接受战斗失败进行抗争。现在我所耳闻的大部分,离开人世的时候都是插着一身的管子,依靠各种仪器维持着微弱的气息。到最后医生说,我们已经用尽了各种方法来挽救他的生命,家人似乎因此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可是,午夜梦回时,亲人那插满管子面目全非的身体将永远是最可怕的噩梦挥之不去。这真的是最好的决定吗?医生说,这是为他好,家人说,这是为他好,可是,从来没有人问过当事人,什么才是他觉得最好的结局。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我国长期只注重“生”,避讳“死”的文化传统有关。一直以来,人们接受的都是如何“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信息,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所以老百姓一提到“生病”提到“死”,就恐惧得不得了,失去了理智。可是谁都不能永世长存,疾病和死亡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部分,是必然的过程,我们要理智地看待它。
我们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攀上巅峰而努力,从自我价值感受的角度来说,似乎人生的峰值决定了生命的意义,亲人朋友也会因为我们的成就而定义我们。但是一直以来,故事的结尾被忽略了,死亡才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啊。
这可能会让人们联想到这个社会准备舍弃病人和老人。其实,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以及衰老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我们的末期病人和老人才会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好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待解的问题,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各路医生们也正在为生命的末期关怀开辟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新路径,而作者高度评价的姑息治疗、善终服务——这是在积极治疗无效和最终死亡之间的一个新的医学与护理阶段,不以治疗为主,而以帮助病人减少痛苦,在亲人的陪伴下,在善终服务医护人员的调理下,安宁地死去为要,这样的临终、死亡方式值得期待,到那一天,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也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很幸运读到这本书,它让我对“养儿防老”有了不同的认识——那就是在通往衰老和死亡的路上,当人们虚弱了、老了、病入膏肓,似乎就不得不交出自己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权,只剩下一具有生命的身体,任人宰割的时候,还有那么几个至亲的人关心一下你想怎么死,而不是完全把你交给那冷冰冰的医疗器械。也让人们——子女、老人还有医生都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假如走到人生最后一段的那个人是我自己,我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将如何告别这个世界?
大多数人都是回避这个问题的,在中国这是个忌讳的话题。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很少谈论生死,似乎自己还很年轻,未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自己也依然会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然而,读了上本一百位一线医生所看到的《死亡如此多情》之后,虽然还不明白什么是“活在当下,预知未来”,却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父母在,不远游”、“子欲养而亲不待”。
陪伴是最好的爱,很多独自生活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他们默默承受着生活所有的艰难,不愿打扰子女,不愿成为累赘,更不愿去疗养院。有能力的子女把老人接到陌生的城市一起生活,自己心里得到安慰了,却不理解老人为何不快乐,甚至你带他们在城里看病,他们却一心想要回老家。人老了需要的就只需要吃饱穿暖吗?他们都曾经是自己世界的主宰者,如今却要他们成为听话的孩子,想想也是不合理的啊。任何时候都要尊重父母的意愿,不能打着爱的旗号做自私的事情。
说实话,这本书里的很多术语是我根本读不懂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与衰老和死亡的问题。有朋友笑我“年纪轻轻就想这种问题”,认为思考死亡就是一种不吉利……我笑答,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打算活着离开,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既然生老病死是一种必然,那么,就让我们学着接受,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下一段旅程。所以,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地方吧,从现在开始,要记得吃早餐,多运动,少吃生冷食物,少喝酒,多穿衣服,多陪父母,跟让你快乐的人在一起,好好爱你想爱的人!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长,人的生死得失常常受外界因素的控制,并非是人力所能改变。如此,我们所能做好的就是,事事随缘,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用一种自然轻松、自由自在的态度来生活。直到那一天我们能坦然说出,“如果我明天死去,我也已经度过了愉快的一生。我能做的事都做了,想做的事都做了。”
最后,愿你想要的都拥有,得到的都珍惜,失去的都释怀。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