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在线阅读地址
百年孤独经典读后感 第(1)篇
来自转载:《百年孤独》一部拉丁美洲血泪史,一部魔幻主义开山之作,一部被博尔赫斯誉为比《堂吉诃德》更能体现西班牙浪漫主义色彩的鸿篇巨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他用想象力构建的名叫马孔多的奇特小镇鲜活地呈在人们面前,从一个家族传奇色彩的兴衰史映射出穿透了人类从洪荒到繁荣从愚昧到文明都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孤独。家族中整整七代几十名成员,却循环往复只用五个名字命名,循环往复地做着相同的事情打发孤独,时间,永远在这个家族中转着圈,一切不过是重复的轮回。每天做两条金鱼的奥雷连诺上校,做满二十五条又放回坩锅中溶化从头开始做;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到死去的阿玛兰塔;躲在房间中足不出户研究吉卜赛预言家梅尔加德斯的手稿直到老死的霍·阿卡迪奥第二……他们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孤独感无法排遣以至于不得不离群索居,如果不选择死亡,便只能寻找排遣各种孤独的方法,然而从他们每个人的经历来看,带来的孤独感却不尽相同,我无法完全揣测他们内心所遭受的苦楚与冷遇,不甘与绝望,这既同我的年龄与经历有关,更与某种不忍有关,我不忍去细细品尝这一份份透骨穿心的孤独,任何一个能品尝完这些孤独的人,必定忧郁至极,相反地,任何一个没有挣扎于如此生活摧残中的人,是无法体会这种失落感的,这也是这部书不能被很多年轻人所能看懂的原因。爱情,于这个家族更是难以想象的奢侈品,他们或许有过短暂的冲动,或许有过倾心的告白,却皆被命运的铁腕扼死,他们的爱得不到自由,只能埋葬到苦闷的土壤中,等待情欲的慢慢枯萎、腐烂,最后全都变成心理极度变态的人。到最后一代侄子与姑姑的恋爱,终于得尝所愿幸福厮守,却产下了预示家族灭亡的符号--带有猪尾巴的孩子,这个孩子随即被蚂蚁群吞噬,最终随着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迪亚破译了梅尔加德斯对这个家族灭亡的预言--“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一阵平地而起的飓风到来,将整个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家族也宣告了灭亡。至此阅毕,仿佛感觉时间在这一刻戛然而止,抱书凝神,心犹不甘,久久无法抽离,仿佛一切,皆是时间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轮回、循环、宿命,你所能读到的,都是时间调皮的影子。一百年,一个家族的兴衰道路,铺陈着一颗颗流淌着苦痛泪水却坚强如一的心灵,若能读懂,轻轻拾起,摩挲,倾听它们柔软的诉说,那一刻你能感觉,人类历史天空中不灭的孤独光环,是无比的美丽,那是穷通天地、震烁古今的凄美,是在毁灭世界的大洪灾之后,诺亚方舟上的幸存者眼中所呈现的接天引地的绮丽彩虹。这便是永恒,如同胡亚罗斯诗中所述:“时间,是永恒所拥有的一种看守我们的方式。…………永恒的想象无边无际。因此,并不会令人惊讶的是,为了加倍照看好我们,永恒有时会呈现出它自己的形态。”孤独,便是永恒呈现的形态。
百年孤独经典读后感 第(2)篇
常常听到人说,也常常自己说孤独。可是就像常听别人说爱情自己却怎么也不明白一样,孤独也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懂得越多,懂你的人就越少”这句话曾让我深有同感,但后来自己静下来想想孤独是因为没有人懂你吗?我想大概不是,因为我认为没有人能完全懂另外一个人,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破壁人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遇到的都是在某一时间点或者在某一行业甚至仅仅是在某一事件上懂自己的人。我们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完全理解我们的人,但可以找到一些在主要方面兴趣相同看法一致的人,如果这些人和你一样都懂得求同存异,你最起码不会陷入没有朋友的境地。“有些事只要我不知道,我就不会有它的烦恼”这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在灵异事件,恐怖故事,阴谋论等这种没有科学解释的问题上我都会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在一些时候每当我感到孤独,我也常常想如果我是一个傻子,没有思考的能力,那我是不是不知道开心也不知道烦恼?这种逃避的观点常常不会让我走出孤独或是烦恼的境地,反而让我更加烦恼。有时候回想几年前自己的烦恼,发现自己已经没了那种相对低级的困惑,因为自己从来不是一个傻子,所以拿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的孤独与烦恼来论证傻子也有傻子的困惑是站不住的。这种没有科学解释的问题又再一次的让我想要逃避。后来就强制自己不去想这些问题。那么孤独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好难,就像问我爱情是什么,人死了会怎样,穿山甲到底说了什么一样,我都是不知道的。那么我需要去了解吗?我需要为他去耗费我的时间吗?很显然现在我思考的这一切都是在耗费我的时间。这一切都是在尝试着去了解。我不应该这么丧的,我应该在这个书评的结尾给一个正能量的结尾。孤独真的是不分年龄不分时代不分性别不分昼夜的,生活不会永远黑暗的,会有人在乎你的感受,会有人懂你的丝丝缕缕,会有人在乎你的表情语气,会有人听你的咿咿私语。你看得到世上的争吵不休,你也看得见不经意间的暖心瞬间,生活确实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啊,但是只有活下去你才能看得见好的希望呀。从前写在微信上的一句话是:到了有人的地方也一样孤独。但是还是要拥抱人群啊。书是好书,读起来会上瘾,但是不推荐读,理由还是希望你不会懂孤独,能少一种是一种吧。看得见生活的不堪,仍能笑着去面对不堪的人令人羡慕佩服。不管怎样,答应我,好好活着。
百年孤独经典读后感 第(3)篇
明年还会再读一次,今年的我似乎还无法全部读懂这本书中的一切。其实这次不是第一次读,之前也大概翻过几次,但总也读不下去,总是被反反复复繁繁琐琐的人名绕得云里雾里,然后就混乱不知所云了。我曾思考为何要不厌其烦的书写人物的完整姓氏,一再重复的为人物命名,当看到子孙是在重复着前人的所为,当高祖母乌尔苏拉失明后发觉她的家人们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行为举止时,我便明白了,百年孤独的不光是得不到自己所想所求,不得不与再无价值的生命和时光相依为伴,更重要的是,跳不出逃不脱大环套小环的轮回。这个家族的一切都被吉卜赛人写在了羊皮卷里,破解的那一天也是这个家族血脉消失的那一天,没人可以逃脱。(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太多,单纯的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无法得出最圆满的答案。)此外大部分的名著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私以为从两个大方向来判定:1、反应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通过作者所描绘的内容来一窥与我们相隔百年的时代的历史和思想缩影;2、写作手法。现如今的很多写作修辞手法我们已习以为常,但从何而来,是何人在何时何地为何所创造,是很值得研究借鉴与玩味的。(据悉,白鹿原的写作方法或也可称写作模版,就是借鉴的百年孤独)没有所谓的前无古人,更无所谓的后无来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必然的结果。
百年孤独经典读后感 第(4)篇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且造且毁、且毁且造的恶习,就如同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做小金鱼、阿玛兰妲缝扣子做寿衣、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读羊皮卷、乌尔苏拉追忆往事那样。这本书不仅是加勒比海岸一个村庄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拉长了放大了站高了看,它似乎是整个人类历史的缩影,从混沌到清醒,从原始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繁荣,从粗糙到精致,从简单到复杂,从愚昧到文明……而推动这一切往前走的,是对未知的好奇、对神秘的探索,以及旺盛的求知欲,还有情欲拉丁美洲的历史是一系列代价高昂然而奋斗的徒劳的,是一幕幕实现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至今,在我们中间,健忘症依然存在了。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再想起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因此,“这个家族的人全都一个样”,“世界总在原地转圈圈”。
百年孤独经典读后感 第(5)篇
因为大家都推荐这本书,都说这本书不错,所以抱着我也要看看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已经开始了两个月,中间各种读不下去,更加确切地说是没看懂,因为名字长而极其一样,因为看不下去而跳读,因为读不下去而放几天再读,种种…………
百年孤独,世纪孤独,即使雨下连天好几年,即使战火硝烟几十年,在战争以及自然灾害面前,人显得太渺小和无助,但是马孔多的每个人仍旧怀着希望,期望雨天结束,期盼战争结束,期盼马孔多繁荣蜃景重现。每个人孤独而执着而倔强,尤其在家族女性上显现得更加明显。
一本书终于都看完了,什么都没看懂但又似乎看懂了些什么,一切都结束了,一切似乎又重新开始了,看起来一样,又好像加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不知道是世纪轮回还是新的开始~!
百年孤独经典读后感 第(6)篇
从家族第一代人近亲结婚到家族最后一代人依然近亲结婚;不同的是第一代因为血缘比较远,孩子比较健康。最后一代生的孩子却有如乌尔苏拉担心的那样是个带猪尾巴的孩子。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布恩迪亚家族展开,一开始对书中没完没了的重复命名搞得晕头转向。要费力去分辨谁是谁的孩子,而且所有被命名为同一个名字的人都有同样的性格、宿命。时间好像在这个家族停止了,总是不断重复,无休无止。就好比当时的历史背景哥伦比亚战争一样,不知道哪一天结束。就像滂沱大雨不知道哪天会停;就像除不尽的蚂蚁。但总有一天当羊皮卷被破译的时候;当飓风来临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将被带走、被抹平;不留一点痕迹。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