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经典读后感 (6)篇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

作者:罗斯·特里尔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在线阅读地址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经典读后感  第(1)篇

要是放在几年前,我可能很难相信自己会捧起来这本书。之前的自己,对政治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兴趣,喜欢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觉得采菊东篱下就够了。慢慢的对财经和时事开始产生兴趣,发现国内大部分的事件背后都是有一双看得见的手来掌控。而提及这双手的操纵者,难免要谈到那些指路人的故事。这本书是在精挑细选后入手的,意在最大程度上来还原事件原来的样子,在于从一个客观的、带有最少色彩的角度去了解这位伟人。从作者来说,罗斯-特里尔是一名哈佛的学者,在很早就开始对中国进行观测和记录,他亲身经历过了很多中国的重要节点,也撰写过《毛泽东传》《我与中国》《江靑正传》《毛泽东的后半生》《一中帝国大梦》等系列,而这本《毛泽东传》可以是说其总统山之作。后来很荣幸的了解到和作者来自同一个母校,墨尔本大学。这本书出自一个西方学者的手笔,信息来自于大量的资料借阅和一手采访,具有更高的相信度。同时,难能可贵的是,虽然说是一个外国人执笔的作品,但是在当时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仅仅如同当今世界对朝鲜的认知度的时候,文字中流淌出来的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古代人物等等)的了解,不会让任何一个中国读者产生陌生感,这一点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内容方面,作者用十几个章节,大致的规划出来了毛的从具有反叛精神的湘西小孩,到生活窘迫、在圈子中格格不入的莽撞青年,再到找到人生的闪光点开始参与政治活动,在之后慢慢地,虽然生活还是窘迫,虽然还是只有少数的拥簇者,虽然还是自己没有充足的准备,但是也从漫漫人群之中站了出来,成为了一个区域的代表人物。然后,青年后的故事我们可能多少有所耳闻,在党组织里几进几出,从边缘到核心再到边缘。在一个莽草丛生的年代,不断的磨砺着自己的锋芒,打磨着自己的思想,为之后的厚积薄发做铺垫。最后,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一代伟人。因为是来自西方学者的手笔,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描述其生长过程的时候及其客观甚至苛刻,一点都没有大部分国内作者的圣人化的表述,仿佛是一个神童出生,从出生就注定要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一样。在这本书里,历史被极大程度的还原,我们会看到许多让我们大跌眼镜的事件,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些成长的轨迹对其后来发展的影响,别有风味,更加立体。如果说要是让我给这本书提出一个问题,可能是我更想看到一些延伸出来的对一些其行为(不论是49之前还是之后)的宏观缘由(比如因为平衡当时国际形势、苏美两边的权力争夺等等)以及其产生的对于国内发展的影响上的讨论(经济、军事、政治、国际形势之类)会比较欠缺。虽然兢兢业业的完成了一个“人物传记”的本实,但是总是觉得不是那么过瘾,可能这是对于一位有很高能力的历史学家赋予了不该有的过高的在其他领域方面知识了解程度的期望吧。伟人的一生总是充斥着让人唏嘘的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就算在其逝去之后,其思想还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影响着我们一代人的生活。虽然文字很多,但是真的不虚此行。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经典读后感  第(2)篇

《毛泽东传》大致读完这本书,在不去想这本书的文字有多少是经得起推敲的情况下,我感觉读到的主席和想象中的出入很大,主席和我们一样是平凡的人。首先大量有关政治方面的文字,匆匆浏览,还有不少是作者站在第三人的角度或者哪里的文献来针对主席的臆断。就像看这本书时,我同样看了很多别人写的想法,有人说这本书好,有人说不好,对书里某事件也经常出现这样的争论,对历史,我读的少,而民国建国的历史更是道听途说还有电视剧。我也没法分辨……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主席的多面性,看到了活着的主席,对于建国后各种运动以及文革,从不少书里都略有了解,议论的人太多了,我只能感叹自己幸运。每个人一生都是在做对与做错之间,而对错在做之前是很难判断的。有很多人动不动就评判主席,我觉得读传记最好的方式是静静的读,因为这本书里本身已经在不断的评判了。读的传记不多,刚养成阅读习惯那会很勉强的读完了《林肯传》、《拿破仑传》,那时我更喜欢看励志小故事和卡耐基的书。2015年我强迫自己读完了《名人传》,当时的心情很沉重,尤其是伟人们的痛苦与矛盾,但感觉读起来没啥意思,没有趣。经历和阅历太浅,没能领略传记的美,纪实的传记等于历史。以下是读本书时部分摘抄笔记,主席的伟大毋庸置疑,但主席也是一个平凡人。1.“父亲指责这个孩子懒惰无用。泽东骂了他父亲,跑出房去。他的父母都赶了出来,客人们也茫然地跟了出来。当跑到池塘边时,泽东说,如果他父亲再靠近一步,他就跳进池塘。”2.“毛泽东在提到写信向父亲要钱去上第一所学校时,他说:“我把将来当法官的光明图景向他们描绘了一番。”但还没等到韶山方面的回音,这个拿不定主意的青年,对这两所学校又都失去了兴趣,同时又一次损失了报名费。”3.“凡是毛泽东看不上的课程,如静物写生和自然科学,他连碰都不碰,常常得零分或接近零分。他喜欢的课程,如写关于文学和道德主题的文章或者社会科学,他就热情投入并出色发挥,常会得到100 分”4.“他被迫与杨开慧及所有其他亲近的人分离。他瘦弱而疲惫,眼神黯然,头发像一把旧笤帚,衣衫褴褛,长满虱子。”5.“根本没有证据表明毛泽东抛弃了杨开慧,他的确终生爱她。但是,他也无疑在1928年中期深深地爱上了一个高中学生。贺子珍吸引了毛泽东的目光时是18岁”6.“毛泽东渡过了24条河,翻过了18座山,遭遇的天气一会儿是酷热,一会儿是严寒。他到达大西北的黄土高原时,带来的队伍只有一年前离开江西时的十分之一。在当时的心情下,毛泽东只是淡淡地说:“谢谢你不辞劳苦地来接我们。”那天夜里,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睡在黄土窑洞里。长征“创造”了毛泽东,使他成为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人。”………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经典读后感  第(3)篇


某友說,傳記也是看世界的窗口。看了這本書,確實對我所在的世界,增加了瞭解。

我一個中國人,自己國家領導人的傳記,去看一個外國人寫的,這或許就跟我一個成都人,要跟著來成都旅遊的外地人來看成都一樣,尋找的是個不同的視角。對於反叛的孩子,父母的話,有時沒有外人的話管用,這道理是相通的。

本書以1949年為界,前面的毛澤東,更平易近人,是叛逆的孩子,被排擠的學生,孤獨的青年;也是個讀書萬卷的學霸,特立獨行的男人,意志堅韌的導師。而49年之後的毛主席,就變成了聖人,沒人有資格跟聖人移情。

就跟一切心裡分析的做派一樣,成年人的所有行動,都可以從原生家庭,從孩童少年時代的創傷找到源頭。這本傳記也是這樣,毛主席對知識分子的態度,對政治運動的熱情,對婦女的社會地位,都從他青少年時的經曆中著墨,刻畫出一幅幅新鮮的圖景,一幅幅不是理所當然的圖景。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经典读后感  第(4)篇


不敢妄断毛泽东,对当时了解的很少,不是不接触,只是一直都抱有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官方对那个历史的文字及所能发表的是否属实,能否看到真实的一面,一直存疑,所以根本就没有摄取,思想里被“媒体即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年轻、政治一直处于不稳定清明的状态所左右,不可能看到历史真相,哪怕是透过历史去分析也可能上了舆论引导的错误方向而失本真。

        偶然在微信读书里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正好心里也一直对那个时代想了解的欲望,而且因为在一名读友评论区里看到那么精彩的评论使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此书,并且一气呵成,窥见历史的一角,第一次完整的了解毛泽东的生平,对他以及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算是有了一个基本的画面。自感知之甚少,所以不妄加评论。

        时代造就伟人,亦或是伟人造就时代?

        对于本书我给足好评,视角和专业让我很信服,传记更多的是叙述,并有海量的文献资料做基础,个人色彩很少,不够成导向,感谢作者辛苦的付出。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经典读后感  第(5)篇

之前对于毛主席的理解,局部停留在历史书的介绍,神话了的人物。通过本身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描述,对于毛的性格养成渐渐有了清晰的脉络,按照毛的性格,文化大革命有其必然性,因为这是他能够掌控当局,打击异己最妥当的方法。毛在42岁才确立中央的绝对领导核心,之前也颠沛流离,被打击,被流放,被遗忘,唯有内心革命的熊熊火焰越烧越旺。毛对当前形势的洞悉,对当前人的心理变化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能力,这和他多年的基层锻炼分不开。而军队的首长搭配政委的领导机制,更是为的战斗力注入无限遐想。创业者应当多看看毛选。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首先得有意志,你打算做什么样的事,立志为先,再加上契而不舍的精神,成事是迟早。这是一本好书。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经典读后感  第(6)篇

这本书看了很久,甚至中间放弃过一段时间。建国前的部分有些晦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部分描述的不多也不够精彩,往往一笔带过。建国以后的纷争非常精彩以致于后半本书看的很快,放不下。毛主席的一生功过不敢评述(绝大部分人的一生根本提不上功过二字),但他的伟大毋庸置疑。他是过去一百年中国最伟大的CEO,开辟了一个时代,影响了数十亿人(还会更多)的生活。给我印象很深的有1. 他和他的地主父亲,从小都处于反抗和斗争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了去世;2. 他也曾是的高级干部;3. 文化大革命的初衷和结果;4. 庐山会以上的政治斗争;5. 他与杨开慧,贺子珍,江青;6. 他和邓小平,和周恩来,和华国锋;7. 他写的诗词下次骑过天安门,会更加崇敬。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165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