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莲·汉芙
查令十字街84号在线阅读地址
查令十字街84号经典读后感 第(1)篇
看完这本书,想到了我和书的缘分,现在要让我脱口而出的书只有四本《活着》《遇见未知的自己》《傲慢与偏见》《平凡的世界》。
第一本书是我哭得最惨的书,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发现的,薄薄的一本,也破破的,但是内容却是如此地充实好看,看完后我甚至都想去找余华好好议论一番:“你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把福贵的家人全部写死?我不答应。”
第二本书是我最迷茫无助的时候,在新华书店看到的,那是一个下午,被黄色的封面吸引,翻开第一章,就觉得这本书就是我的,我必须读完,等我读完一半的时候天黑了,而我不得不回校上晚自习,本来准备直接买回去,但是新华书店的价格又太贵,后来和人打赌:我如果一个月瘦五斤,他得送我这本书,为了这本书,我早起跑步跑了一个月,最后如愿已偿。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是高三在外补习时向同学借的,在昏暗的灯光下一口气读完,幸好我猜对了结局: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在一起了,偏见没有成为他们爱情的阻碍,当时还暗暗发誓:嫁人要嫁达西先生这样帅气,绅士的。
《平凡的世界》是朋友推荐的,刚开始我很排斥这种描述大家族的文章,太长了,也会很无趣,但是花了将近3天读完时,却觉得我实在太刻板了,这本书实在太好了,我尤其喜欢田晓霞,实在是追爱太勇敢了,而且还是个善良的女记者,最后她救人死的时候,我又哭了。
四本书里面有三本是看的实体书,我很同意书应该看实体的,这样和它就有了联系,能够摸得到,看得着,还能在书上涂涂画画,让它真正属于自己,每本书的构造和装帧也都不一样,你会感觉到每本书都是有着不同个性的人,比如《活着》,黑色的封面让你觉得这是个严肃、孤寂的男人和你交流;《遇见未知的自己》会让你看到一个温暖的大姐姐和你娓娓道来她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而电子书终究是冰冷的,相似的,无法触摸得到的一种虚拟人物,像二次元。
查令十字街84号经典读后感 第(2)篇
太过经典的一本书,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太过神圣,反而不知该说些什么,怀着敬畏之心,唯恐自己的片面看法曲解了书的原意。而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夜色四沉总会让人格外敏感格外感性,少了白昼的冷静与沉稳,每个人都会变的温柔起来,也会更加有倾诉欲,愿意说出心底的想法,哪怕是失去,也愿意更彻底一些,更愿意孤注一掷,如同一个疯狂的赌徒,为了开始也为了结束。说过了不相关的题外话,回归这本书,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机会去到英国,去看看这样的一条街。也许正如书中所说,那样的场景也只存在于那个世纪,纵然我们可以抵达那个地点,已经无法看到那种情怀。女主的性格真是讨人喜欢,率真可爱,会让你隔着时间和空间依旧忍俊不禁,还有她那份热心肠,有一颗去体谅他人,尽自己绵薄之力为人雪中送炭的精神。在日益冷漠的今天多么难能可贵,换做今日,没有她那份热情与善意,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关于他们两人的爱情故事,后人多有揣测,但我觉得为什么非要扯上爱情,也许他们之间就是如同老友般的一种感情,因为相知相惜,哪怕从未谋面,哪怕相隔千里,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在,一切就已经足够,哪怕是世人以为最美好的爱情都无法与这样的精神交流相睥睨。这是一种只有爱书之人才会理解和懂得的感受,所谓心意相通,不仅仅指爱情,茫茫人海,遇见一个人,第一次认识就如同遇见昔日老友,太多感受你不说他也懂,你所经历的思想的纠结与痛苦他都感同身受,因为他也经历过,我相信这样的一种无关爱情的感情是存在的。读书是最廉价却最容易让一个人精神富足的方式,那么最后唯愿这个世界多一些人愿意走进书的世界,在书的奇缘里结识更多有缘人,愿更多人用自己的一点点善意去温暖他人。
查令十字街84号经典读后感 第(3)篇
情宽更较大西洋阔,唉,缘浅只若这本书薄。读完了这本书。与刚看完的《金色梦乡》一同增加了我对世界的信心。从此,查理十字街,除了福尔摩斯与华生(巴斯克维尔魔犬的C.C.H),又多了一家书店来。对于爱书的人,世界大概不止一个吧。每打开一本书,不小心钻进去,自己就在书中得到一个分身。于是,每个人的气质,审美,一举一动中,都藏着读过的每一本书投下的影子。两个爱书的人的交流大概也是丰富的,不小心,思维跳跃过几重宇宙,且停留,两人在共同的异世界期待永恒。多好啊。生命有给定的长度,努力拓展其宽度,或是读书,增加其维度(在增加容量这方面,维度可比宽度有用的多)。因此书中感慨,书与其价值不成比例的便宜易得,于心有戚戚焉,简直就像偷得他人的生命:作者用数十年写就的书,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读呢…之前有过一个想法,如何描述一本写得很差的书呢?已经找到的几个漂亮回答:怕人知;酒后乱性;智商税;读完后感觉自己变成了文盲;应该向树木道歉,一个索然无味的结局居然占了四百页…这本书一下子就找到了好几个回答:他一定害怕他妈妈会读这本书,所以忍痛把那些原本应该活色生香的文章译得道貌岸然;装帧比起纽约州议会公报好不到哪儿去,重量倒是略胜一筹;还会因为章节的支离破碎做噩梦…没有褒贬就没有真正的热爱,海莲实读书人也。希望得到大家的补充。书中绮思甚多甚妙。皮装封面,烫金书名,印刷铅字,木造宅邸,绅士,火炉与摇椅,啊,又多了一个人生目标。读旧书的题签边注,与前人冥冥共读,时觉有耳提面命,时觉戚戚于胸。所以你为何不尝试写些书评呢?(・ิω・ิ)我很想看呢。
查令十字街84号经典读后感 第(4)篇
FPD. 84, Charing Cross Road. 作为一个不喜欢读旧书的人也会爱上这个犹如从狄更斯作品里跳出来的古书店和严谨不苟的职员先生。Helene最后感慨说,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突然总是这样,从不会让你准备,只会让人一下子万念俱灰,读到书店秘书的回信,彻夜难眠......
查令十字街84号经典读后感 第(5)篇
真的是一本感同身受的书,虽然一直认为并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平平淡淡的20年通信,尤其最后,上一封信还在写我们都还健在,而下一封信已经生死相隔。但是没办法,我就喜欢这种有时差的交流方式啊,参照沟通漏斗原则,所想的有100%,而表达出来的也许只有80%,能够被理解的更少。没想到自己也会没有兴趣和陌生人瞎聊,所以更珍惜那些老朋友,让我能有个写信的地方。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不知道汉芙是不是内心也有和我一样的那种胆怯,害怕见面和书信往来中想象的那个人有很大差别而一再拖延相见的时间。能有灵魂知己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所以亲爱的海莲,你很幸运在世界上能遇到那个了解你的人。对于你而言,这一道街,它的确比整个世界还要大。[爱心]
查令十字街84号经典读后感 第(6)篇
本来不想看后面的几篇评论,前几天在公交车上,忽然想就把这本看完吧。几个译者的回味和解析其实颇有见地,值得看。读海莲和德尔,许许多多复杂而美好的思绪在翻涌。无意区分他们是纯粹的友情还是真爱,毕竟soul mate这件事早就和爱纠缠不清了。只是更高级的在乎,不在于占有。更何况很多精神世界美好的契合,更适合走在平行线而非相交。我时常悲观地认为就像一条概率分布曲线,奢求x轴的最大化只会让美好的感觉递减,不如就这么平行地走着,各自安好,心存怀恋。刚刚恺蒂那篇评论里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生活中的许多东西远比书重要。德尔是个君子,我佩服。放下执念,生活里有太多美好的东西比执念中那份想象更重要更值得驻足。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