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后感 (6)篇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李笑来

把时间当作朋友在线阅读地址

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后感  第(1)篇

初看到书名,我以为这就是一本时间管理类书籍,看完之后,觉得和我预想的有一些差距,整本书都是在用叙述的方式在讲时间管理,所以不那么像是时间管理的书。书中部分内容有一些枯燥,有些我甚至看不懂,但是总体还是一本不错的书,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我选了书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三个知识点:感知时间、改变态度、采取行动,来做这个读书笔记。一、t感知时间想要管理自己的时间,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时间有精确感知,所谓精确感知,就是明白自己的时间都花哪了。最有效感知时间的办法就是记录时间。在《奇特的一生》一书中作者讲述了柳比歇夫一生详细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将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柳比歇夫一生写了70多部学士著作,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遗产。记录时间,对我们普通的人来说也是一个简单易行的事情,现在手机上都有很多这样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更便捷的去做这件事。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尝试坚持做这样一件事,我希望我可以通过记录时间更精确感知时间,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筹划。二、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态度,就会发现世界就是你看待他的样子。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两个孪生兄弟,从小生活在父亲酗酒、家暴的环境里。长大后,一个完全变成了他父亲那样的人,心理学家问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回答道:“我父亲就是这样子,我还能怎样?”而另一个则成为一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成功人士,心理学家问了同一个问题,他回答道:“我从小就告诉自己,不能变成我父亲那样的人。”两个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因为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态度,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世界,也许就会发现领导其实没有那么刁难,工作其实没那么难做,老公(或老婆)其实没那么不顺眼,孩子其实没那么调皮,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努力……三、采取行动想要更高效率,必须先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很多人做事都喜欢回避困难的事情,挑简单的事情做。就比如说我吧,需要写一个调查报告,通常到要下班的时候,我才觉得还有好多具体事项还没了解。一般,我早上到公司,会先列下今天要完成哪些工作,要访谈哪些人。一项一项列好后,我会先挑那些我能很快做好的事情做,或者访谈很好说话的人,这些事情做好后,我再去做那些比较困难点的事情,比如访谈某个部门的领导(很牛气的那种),我在访谈前,会先列好需要访谈的提纲,然后反复检查访谈提纲有没有问题;然后思考一下这个时间会不会领导在开会,会不会不方便;然后设想可能会遇到的阻碍,我该如何去应对(通常都是自己吓自己)。终于准备给对方打电话,突然收到另外一个人给我发资料,我又开始整理他发的资料,想着我把他的资料吸收后,我跟那个领导访谈,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一点(实际没有用,心理安慰而已)。结果这一天就这么结束了。第二天上班,又这样拖到下班。过两天,报告的截止时间要到了,没办法必须要访谈那个领导了,鼓起勇气打电话,结果对方在开会、或者在出差,短时间内不在公司。结果,我的报告就延期了……如果我先挑这个电话打,先解决这个疑难情况,那么即使对方暂时没有时间,也不会对我报告延期产生很大影响。我反复回忆了我以往的拖延经历,大多都是因为我回避困难导致的。以后,我一定会挑难的事情先做,难的事情都做好了,那些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就自然更加轻松和快速了。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就是记录时间,精准感知时间;用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世界;做事情先解决困难的事情。做好这三点,我的生活一定会更有序、更高效。

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后感  第(2)篇

只有很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很流畅的看完了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本三观极其正确的书。文中最关键的字眼:心智,是一个直观感受很抽象的词汇,通读下来也很难定义。我理解的“心智”应该就是观念。所有人都听过太多道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就是金钱、勤奋、耐心、坚持坚持再坚持…道理都懂,可是臣妾做不到啊!书中认为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在于心智差别,成功的人能运用心智让自己得到解放,而常败将军在于无法动用心智。问题关键就在这里,真正开了某方面心智的人能够理解这方面,而没有开这方面心智的人看到某些文字貌似热血沸腾感觉茅舍顿开,其实却估计没有真正理解作者本意,多数读者只能读到自己懂的,不知这是否是很大收获?我就来说说我自己的理解。前几周开挂不小心一周看书时间也达到20多小时,惊讶的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于是开始顿悟原来时间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多可以管理,这真的是觉悟,是28年来的第一次,是毕业第五年来的第一次,而时间、管理、或时间管理,这四个字的任何一个字或任意组合我都早已认识,也理解“时间管理”这四个字的含义。惟有这一次猜真正(也许也还是一知半解)理解这几个字。原来,时间真的可以管理,上班期间只要强迫自己快速完成工作,减少闲聊、闲逛、发呆等各种习以为常浪费时间的做法,把所有工作高效的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下班后把洗澡、吃饭、扯淡等各种琐事高效的完成,就可以挤出好多时间读书,原来以为压垮人的工作完全可以工作期间完成,原来琐事占了太多时间,原来以前都在浪费时间,原来...这个觉悟也许就是李笑来说的动用心智的力量吧!现在想想每一种心智的获得并不是像牛顿的苹果掉到头上的,而是在成长到某个阶段对于某件事触发进而深度思考得到的,这获得的关键在于李所说的感受、观察、试错、阅读、思考,只有坚持不断做这些事,才能不断在“沙滩拾到自己喜欢的贝壳”。很幸运,觉得自己这些时间顿悟了不少道理,先是人生的意义,随后是专业的意义、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战略-接受现实-坚定执行-抓重点-先尝试、不争议的思考路径,每一次觉醒,都足以雀跃。这是一次没有事先思考主题的读后感,也是用手机快速打出来的,只愿能够记住我当下说思所想,以前结尾常用愿XXX,现在觉得为什么用“愿”呢?我是完全可以和时间做朋友、可以和财富做朋友、可以坚定不移走自己判断的正确的道路的,不用“愿”,我可以!20170922

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后感  第(3)篇

把时间做朋友而不是管理时间,因为无论你做什么每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而且都会过去,没有人能够真正的管理时间;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而管理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大脑,学会思考。现在有太多人不会思考,包括我自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懒惰,尽管思考有时候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大部分人反而容易被自己的大脑所控制,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按你的想法生活,迟早会按你的活法去想。这大概就是一个典型的被自己大脑控制的情况了。所以心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幸好,它是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的,也幸好这两年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也幸好有了这两年的迷茫和焦虑,因为懂得了不管怎么样不管什么时候,你总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早一点总比晚一点强的多,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都是以指数级进行的,前期的一点点不同,就会导致后期巨大的差异。有时候很羡慕别人好像一路顺风,无论干什么都毫不费力,读书的时候可以想报什么班就报什么班,想出国就出国,想去旅游就去旅游,工作的时候想去事业单位也有亲戚朋友帮忙,那个时候只会觉得特别羡慕。后来慢慢也就看开了,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这应该算是心智比较成熟了吧?然而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并不是,因为尽管我知道资源是稀缺的,也看似接受了世界的不公平,但是我却没有想过别人的财富也是通过一代一代不懈的努力而达成的,其实不是世界不公平,只是有些人或者其先辈醒悟的更早,心智成熟的更早,从而使得资源分配不均匀而已……想过自己要努力却不知道方向,干什么都觉得没兴趣,却又不知道兴趣之所在;列过很多计划,却终不能坚持......归根到底也不过是心智不成熟。幸好发现了,幸好还不晚……下一步学会独自思考,分析清楚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对自己有更多的耐心,希望能和所有醒悟过来的人共勉!

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后感  第(4)篇


其实这本书还是让我懂得了很多的东西,比如我自身很严重的拖延症,行动力欠缺,时间管理和做事效率,人际关系本质是等价交换,以及最重要的是我们很多所谓的懒惰、暴躁、抱怨、急切、恐惧其实都来自于心智的不成熟,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和想法,却由于自身的怯弱、无能和懒散离想象中的自己越来越远,在庸碌的道路上继续爬行,“真实的自己”跟“想象的自己”由于心智无法被自己控制,变得越来越疏离。

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在讲心智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性,心智对于个人的发展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力量,我们的学习要靠心智去努力,我们的运动要靠心智去坚持,我们的缺点要靠心智去避免,我们的优点要靠心智去把握。

我记得最深的一个观点是“不把优点当优点,不把缺点当缺点,但它们都可以当成特点”,我以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接触到的大众观点也只是扬长避短,看到这种观点我觉得很新颖,因为一直把优点当成可依靠的资本也会让人绊一脚,一直被嫌弃的缺点也能成就事情,所以不能把它们用优缺区别开,而是当做特点来看待,如何利用或者避免这个特点才是最佳方式。

有一个我认为不足的地方在于作者为论证自己的某些观点而举出的论据实在是没有太大的说服性,有一些牵强附会,因为我并没有觉得这个论据论证了前面说到的观点。另外文章内容似乎很杂乱,找不到清晰的路线,这一节中似乎在A观点,但又似乎在谈B观点,会让人看的找不到主要思绪,不过我倒是很同意作者关于很多有关成功学,人际学的书籍都是些假大空的滥造的观点,成功学例子太多,用实际体验才是最好的靠近成功的方法

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后感  第(5)篇

第二次这本书,理解更加深刻,受益匪浅。这次尝试了写读书笔记:1. 时间恐慌症让我们做出很多看似勤奋实则懒惰的事情,比如背范文,背课本等,但应该去挖掘和学习背后的思维。2. 心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的区别。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的选择会出现天壤之别。突然想起那个漫画-刚开始很多人同行,出现分叉路口时,只有寥寥几人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大部分是大家走哪我也走哪,或者说选择看起来比较少风险的路,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优秀的人占少数,二八定律在哪个行业都适用。开启心智:认识自己,保持内省,建立良好的自省机制。控制自己的大脑,不要让大脑控制自己。有时候我们的大脑很活跃,要保持自省,认识到是我们在控制大脑还是大脑在控制我们,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控制自己的情绪:大脑有保护自己的功能-遗忘痛苦,很多你之前觉得痛苦万分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早已忘了那痛苦是什么,这也导致了两面性。一是反复犯错,并未得到教训;应该把它记录总结下来,经常回顾。二是保护自己,长远来看,之前的痛苦都不算什么。我们就可以用另一个角度看待,把它当成快乐的事情去做,比如文中背单词的例子。推迟满足感:习得耐心从容的生活态度。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感知时间,记录时间的花销-最好是通过纸和笔来实行。这一章都是叙说记录自己的时间与事件,用怎样的方法去记录更好,记录完后回顾反思自己的时间用在了哪里,以后如何更好的利用时间。记录时间花销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突然不自觉地中断,作者介绍了很多小方法,告诫我们怎样更好。与时间做朋友,最重要的是感知自己的时间,管理好自己,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方法有无数种,最重要的是要行动和坚持,没有这两种,其他都是无意义的。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体验,试错,观察,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后感  第(6)篇

一直想找一本有关时间管理类的书来看看,之所以选择这本,首先就是因为他的书名,不是常规的什么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时间,而且从另一角度,和时间做朋友。为了想看看,怎么和时间做朋友,利用一个多星期的碎片时间读完了这本。增加看过类似的书,叫我如何画类似swot模型的方式,来分类什么是重要的事/不重要的事/紧急的事/不紧急的事。总感觉是追着时间跑。而作为朋友而言的时间却很特别,就像要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那样,不被时间左右了你,他与心智挂钩在一起。首先是对时间敏感度的培养方式,让你觉得时间这朋友时时刻刻都环绕着你,每天做了什么事,每件事用了多久,每天的记录非常直观的让你看到时间的价值。我对其中一个例子的印象很深,关于银行每天赠予的86400元,隔天清空。这样人们就会充分利用这些钱,最大程度的利用。殊不知这86400就是我们每天拥有的时间,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因而不容易去珍惜,这也是为什么李老师说要让我们搜寻到时间的存在感。另外说了耐心,说了心智,多的说不完。不过确实,这种种一定是需要到了一定年纪才能想得明白的,就现在的我而言,可以读懂大部分,剩下的值得再看第二遍。也许早点看到这本书,真的可以在某些方面打通惯性思维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220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