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_精选读后感1600字
那度尽的岁月,像一个正在写着的故事
作者在后记里点明了整本书的核心:我们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
他通过书中一个又一个故事来阐释自己的答案。生命是由我与每个路过我生命的人组成的,那么答案应是在之后的岁月里,去理解每个路过的生命。
读完后有种力透纸背的虚无感涌入自己的心中,不但是因为至亲伤逝的感同,也是因为我们终也会看到生命的终点的。
回想自己的少年时,我不大知道生命的终结,亦或者生命的结束是怎样的感觉。我想每个人第一次开始深入思考人生如何过这个大命题时,都和接触到至亲的离去有关吧。
如果作者的阐释确是答案的话,生命与生命的联系应是感情,而那风筝断了线,难过的总是那个手里还攥着线的人。
先说说文展吧。
文展似乎成熟的很早,他从初中开始就描摹了自己的人生,甚至尝试从历史规律中找到这种自命不凡的答案。
但后来故事的发展会让人觉得作者似乎少写了一些,文展后来所作的一切似乎都在逃离这个家,似乎不优秀了自己就没脸回来了,而这种“优秀”就是融入城里的生活,直到他变成了作者笔下的市侩气。
再说说厚朴。他似乎是更典型且多见的,90后、00后身上都总能看到一个大学应过一个大写的青春之类的幻想。
一下子进到了一个陌生的天地里,目标感的丧失让我身边的很多人开始想自己该如何用好大学四年。“用好”这四个字是相对的,好多人一开始都是以微博上他人的“青春”为榜样开始练习的。
我当时的好多同学都有“说走就走”的执念,为此我吃了不少苦头。常常是半夜一个电话打来,说自己被困在机场或是天安门边上,连宾馆也没定。哎,披衣起身,用自己实习的工资去给同学们的“青春梦想”买单。
其实我不是完全不赞同旅行与微博里种种精彩的大学生活,白岩松年轻时和厚朴一样放开,这种伊始的生活态度发展到后来未必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不堪。
我想关键还在于,过完这些生活后,想一想,这些经历能否沉淀成自己的感受,能否因之找到自己的路,然后踏实的去完善自己。
我有个好朋友曾经做过电台,声音好、懂得多,每次开播时下面都有许多小迷妹。有一天,他突然和我说自己不做了,我问他为何?
他说,每个女孩都是说来看有趣的灵魂的。其实哪有什么趣,无非是会多说几个故事罢了。而且故事说的再好,人家也就是听一听,也没想过好的东西自己可以学,可以去静下心来看看书、想一想事情。感觉自己就好象被消费了一样。
那时的我颇为认同,现在阅历多了,觉得当时我俩还是有些幼稚的。哪那么容易影响别人啊?更何况自己也不过多活了几年,未必学的想的就是最扎实最可信的。
最后再聊聊书里的“我”。文展是我的榜样与人生规划的伊始,父亲的离去让我开始思考为何而活?而厚朴一开始与我形成人生观上的对比,最后的离去却让我开始思考自己此前生活的意义?
我隐约觉得作者最后表达的对每个生命的认真理解是一种他心中理想的回归。
他在文章中也多次提到了,自己一直是个文艺青年,但为了早些承担责任不得不选择了过度控制。
其实,他若不是有着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大概也就不会有每个故事里深刻的触感了。
理想好多时候,大概是一个生活与一切按着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前行的状态。
我想,“我”大概会在某一天喜欢上倪云林的,也只有他有那样殷实的家底、不必入仕的历史环境与极高的才华。
文学作品的表达往往会因其时代的气息可以和我们的记忆发生连接而产生共鸣。而当时代性终有一天被历史性所取代时,文本释读自然是困难一些的,文本本身带来的核心命题的思索却更能被凸显出来。
这只是我近来阅读文学评论的一篇练笔,结尾我知道自己是写不好的,因为我的年龄远较作者小,自然无法给出“如何生活”的答案了。
暂用适之先生的一句话结尾吧,好在与书的叙述逻辑是贴切的。
山风吹乱了宣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是为记。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