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道司·赫胥黎
美丽新世界在线阅读地址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第(1)篇
书看完了,在我第一意识里,我只是看了一个长故事。记录下我的拙见。
这里所说的乌托邦应该就是所谓的文明人,但我感觉这跟我所理解的乌托邦不一样,不是应该自由平等,还是应该以人为本吧?这里却更像是一个人类社会实验,被工业创造的、违反自然规律的、等级分明的、被灌输自我意识与思想的人,没有父母,没有感情牵绊。这东西确实不实际,我想,没有人可以强行的改变或是阻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说是引导一下方向吧,没有哪个国家没有更朝换代过,时代与思想永远在更新迭代。我觉得,书里一直贯穿的就是冲突,可能就是为了凸显这乌托邦的不堪吧。从人角度来说,没有哪一方是错了,只是他们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想法。我欣赏赫姆霍尔兹,他是会接受一些不同于他认知的东西的,而不像约翰,忽然是有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饿死了我们拿什么去继续我们的意志,没有谁会完美无瑕。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第(2)篇
《美丽新世界》发表于1932年,工业化,流水线,使产品可以批量复制,一模一样,整齐划一。这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意味着什么?在福帝纪元26世纪,孵化与设置中心,一排排试管里装着受精卵,他们将被设置成5种人,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艾普西隆。启动波坎诺夫斯基程序,一个受精卵平均可以生产出72个相同的人,一切在胚胎时期经过生产工序和化学生物制剂就被限定好了。高贵者注定高贵,低贱者注定低贱,安于现状并感到这样是幸福的。人类渴望的幸福,在美丽新世界里实现了:没有选择的纠结,没有个性的一意孤行,没有疾病的纠缠,没有情感的折磨,没有自由的无所畏惧。每个人,不需要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判断,不需要对无可避免的死亡充满敬畏,不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不需要感受自然的美,艺术的善,哲理的真,人只需要工作,消费,娱乐,再工作,再消费,再娱乐,有嗦麻就够了。一切都被事先安排,一切都是那么安定有序……一个胎生的“野蛮人”进入,他是异类,他行为古怪,他的让人难以启齿的情感,他的无法理解的道德观念和他自己,最终在人们的围观与呼喊中化为灰烬。这个《美丽新世界》,我注目看过。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第(3)篇
上学期看完了三本反乌托邦小说,其中《美丽新世界》和《1984》给我的冲击最大。
《美丽新世界》从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创造了一个受控制的社会。结合人的生理与心理,实现了社会、身份、稳定世界国格言。一个从一出生就被安排了身份,且乐于接受命运,形成一个井然有序,各司其职,幸福膨胀的社会。因为幸福,所以稳定。
对比《1984》,乔治奥威尔极力把人压缩,他们还没有到达完全思想纯粹的状态,一旦有想法,就要把想法压制回去。然而人类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就连同肉体一概vaporized凝缩到蒸发。而《美丽新世界》是不断将人的幸福膨化,膨胀到没有自我概念,没有痛苦的境地。一旦没有了痛苦,人们的幸福还算精神层面的幸福吗?看似精神幸福,其实只是躯壳而已。或者说从一开始,他们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机器人。任务完成,就停留在《华胥引》中不可自拔,自我麻醉。
反观我们自身,我们有多少人有着清楚的自我概念呢?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第(4)篇
看过的第二部反乌托邦三部曲,不得不赞叹作者大胆的构思,很精妙。总督与约翰的对话,其实很富有哲理。一方代表着精英主义,仁者治国;另一方代表着自由主义,人需要保有其自由意志。我受儒学影响比较大,一直以来也是信奉着精英主义,觉得顶层的社会秩序,就交给那些富有“仁”的人去处理就好了,其他的普通百姓就做好自己的分工即可。但在这里,精英主义做到了极致,统治者费心的为人们设计何为幸福,创造各种机制让其享受这一切并维持社会的稳定。但代价就是自由意志,科学与艺术。两者都是极端,没办法说谁对谁错,不过是“城内的人想出去,而城外的人想进来”。最后的一点感受就是,所谓的道德准则,社会秩序,思想文化,审美观念,不过是一部分人的观点。其有影响力,借助某种方式传播,让世人接受。我们,都是其而已。2018年6月7日于沈阳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第(5)篇
在这个完全文明的社会里,人们没有艺术,没有科学,也没有宗教。他们只有被设置好的人生轨迹、被安排好的条件反射机制、被强制灌输的睡眠教育。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稳定,维持稳定需要的则是扼杀一切不必要的情感与需求。“COMMUNITY、IDENTITY、STABILITY”。这就是“美丽的新世界”。全文最让我受触动的是约翰看到《莎士比亚全集》后才从中学到憎恨一个人的词汇,由这些词汇他才突然感受到与其相应的剧烈情感。而在《1984》中,新话的编撰过程里不断删除“不必要”的词语,一切“肮脏、反动”的单词都被删除归零。不正也是显示出语言的惊人作用吗?我愿意和你一起看月亮与海洋;我想告诉你,今晚的夜色真美;我想对你做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情。这大概就是语言带给我们的,它使情感含蓄,也使欲望强烈;它赋予我们生命,同时也教会我们什么是意义。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第(6)篇
神奇又可怖的一本书。文明人被抛弃了情感,道德,自我,从瓶子里就无法改变逃离的“幸福”,每个人都不会痛苦,不会麻木,机械似的用不会老去的肉体重复做着一件事。瓶子里的注射液体,婴儿时期的应激训练。少数种姓的高智商单卵子,低级劳动力的或愚昧或残缺的同卵多生子,多完美的劳动力,稳定,团结,服从。所有动摇社会稳定的因素都是可控的,没有艺术,诗歌,宗教,没有英雄,没有革命,没有不满。
那么,人类作为文明的存在有什么意义?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对于文明的发展又有何意义?
不需要进步的社会,就是完美社会吗?
不需要自我的人,可称为人?
如约翰所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私心爱憎决定的,是这个人自己觉得有意义觉得可取的之后的选择。
与其说这是书评,更像是看不透彻的疑问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