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 (6)篇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作者:石黑一雄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在线阅读地址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  第(1)篇


倒数第二章悦子去找佐知子的女儿万里子劝她回家时,突然变成了第一人称,“要是你不喜欢,我们可以再回来”,当时感觉到有点奇怪,本来也是不喜欢看序言和后记,今天看了,意外的解开了自己的疑惑:这本书大部分贯彻了悦子一家人(丈夫二郎,公公绪方先生)和搬来不久的佐知子一家(女儿万里子)的事情,悦子是典型的日本女人的风格,古朴保守,安心呆在家里服侍丈夫,而佐知子则恰恰相反,流离失所,封闭冷淡,很少与人打交道,没有工作,时常把女儿独自一人留在家里。但其实悦子就是佐知子,也许是从小成长的环境让她对自己应该怎么样有一个原型(即悦子的形象),但是她实际上是佐知子性格的人,景子(万里子)死后,她的内心开始后悔并重新审视自己的矛盾,万里子(景子)喜欢安子阿姨家,喜欢带着猫,当时悦子(佐知子)嘴里说着“美国肯定对女孩子好的,在日本,能有什么期望”、“我是一个母亲,肯定会以女儿的利益为首位的”,也知道弗里克这个人不稳定,但是其实更多为了满足自己想出国、想改变的想法,拒绝了伯父的好意,临走前淹死了万里子养的猫,带着万里子(景子)去了国外。

二女儿妮基过来看她,她想起了这段将近二十年的回忆,但是却不由自主的拆成了两个形象去回忆,她是古朴保守典型不会被非议的,她的邻居她的朋友是冒险、生活不稳定、知道所要依靠的男人是不稳定依旧跟着去国外的,这样她的内心就不会那么的愧疚自责。

石黑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
通过扭曲的回忆所反映的微妙的东西可以帮助人们窥探这个世界:为什么他在这个时候想起这件事?他对这件事是什么感觉?他说他记不清发生了什么事,却还是要说给我们听

作者的运笔能力真的太强了,看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觉得那里牵强,就是很自然的笔风,像呼吸一样,如它的书名《远山淡影》,淡淡的,像远处山上萦绕的一层薄烟。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  第(2)篇


看译者后记更能加深理解~

不知道算不算是意识流写作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

感觉书中时空交错 一会是佐知子和万里子  一会是丈夫和父亲 一会又是和妮基 并未有意突出战争场面 反而在战后人们的心灵层面着手 最开始看容易混在一起 云里雾里 读完以后看译者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 诺奖不是颁给某个人特定的某部作品 但是通过这部作品 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到石黑一雄丰富的精神世界 他的笔下有很深的社会意味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 看到关于这些对于战后人们内心世界的影响 都会有同样的感触 优秀的文学不分国界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  第(3)篇

为了书名以及诺奖得主而开始看这本书,因为是译著,语言并没有精彩绝伦,但是把这本书的精髓传递得清晰明了。1. 回忆就是幻象。悦子接受不了景子的自杀是因为自己强加给景子的人生,所以杜撰了佐知子这样一个朋友来回忆自己的故事,初衷是逃避,可结局仍是面对。2. 这是第一次我看到日本作为战争发起国所受到的创伤,一直以来,我痛恨当时的日本、鄙视现在的日本,可是作为日本的国民,他们能有多大的错呢?他们也是受害者,被政府所摆布、欺骗,战前狂妄,战后却人生观价值观崩塌,也需要一场恢复与重建。只能说,错的是战争。3. 石黑一雄这种写人物心理的小说第一次接触,初读觉得如此一般,读罢却心绪万千,完全被悦子的忧伤所感染,没有直白描述故事的经过,也没有描写人物风景,让人猜测揣度、辗转反侧,最终却让读者恍然大悟,独树一帜啊!也许会再读一些他得作品。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  第(4)篇

刚开始一直不理解,悦子和佐知子的联系,为什么必然成为朋友,两个截然性格的人,生拼硬凑在一起?故事的后续澄清,一个在当下阳光中、一个在往昔阴影里的交流其实源自同一个人,因为自己女儿的突然自杀,开始追忆20年难以启齿的秘密。二战后,日本新一代对于时代认知的转变造成了新旧意识的摩擦,同时,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一批女性开始追逐希望,但是在一个高度“凝聚”的民族,冲破也带来了“背叛”,其中涉及到的伦理亲情在文中都以极其平淡的描述透出人性的拧巴。我们或许可以去评定某一个历史背景下的“悲哀”,但很难去评判一个时代下选择的对错,就像“民主”赋予了每一个体独立性,但却不能避而不谈“伤害”,甚至有些是无法磨灭的。想到《激荡》开篇一句话挺有意思:每一代人离去之时,均心怀不甘和不舍,而下一代则感念前辈却又注定反叛。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  第(5)篇

“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谈回忆石黑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回忆时而残忍、时而温馨,时而让人想要伸出手却又害怕触碰、时而让人只想使出全身力气掀开面纱相对。发生过的事,永远是客观存在,可回忆大部分时候随着时间流逝岁月变迁、周遭事物更迭流转、个人情感变换增减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变的不那么纯粹。回忆是远山伸手不可及,是淡影想捕获却没有工具。过去已然过去,即使甜蜜也不要沉浸、就算痛苦也不要沦陷,生活最重要的不过是把握好当下。毕竟,回忆可能真的是不可靠的东西。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  第(6)篇


最好的作品,不论文学、音乐、绘画都是通人性的。人性是什么?是‘我’对‘非我’的认知与态度,是‘我’对‘本我’与‘超我’的审视与评判。然后延伸出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歹毒,美好与丑陋,等等。

所以,好的作品不分国别、种族、地域。

但我也是个狭隘的爱国主义者,不自觉地日货的同时也了日本文学。

这部小说的名字令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山水画,像王维晚年的诗,远远的山淡淡的影,一切似乎与己无关,一切却仍然萦绕心头。

人该如何面对苦难、伤痛、无奈、孤独?又该如何经受抉择、自责、质问、迷惑?

文学解决不了每个人的问题,但可以给我们展示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们在共理、通情时也许会有我们的豁然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245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