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后感 (6)篇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

作者:沈复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在线阅读地址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后感  第(1)篇

午间休息,自己在座位上拿起《浮生六记》,刚刚打开第一章:闺房记乐。
恰巧同事从旁边经过,看到了书名,抑扬顿挫地读了一次,然后给了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不一会,部门的其他同事都过来一起,围观这部名著。顿时,‘闺房记乐’就被热议了一顿。等到真正把第一章《闺房记乐》看完之后,发现这个清代大家沈复笔下流露的更多是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闺房记乐,也只是他们日常记录的一些琐事。古往今来,不少文人过客留下不少墨宝,都让人读完之后行云流水荡气回肠,却少有沈复这般琐碎。只是这一份琐碎,让人感觉到陈芸的鲜活,甚至快要感觉沈复配不上陈芸这名优秀的女子。只是,爱情,应该是他们当初的样子,没有谁配不上谁,一切都是刚刚好。
陈芸出生寒苦家庭,靠着女红帮补家用,在闲暇时光才有空识字,但是天赋异禀却能够背诵《琵琶行》。在沈复十三岁那年,两家便商定了婚事,等到了差不多十八岁的时候两人才结婚。婚前,沈复因为送客人深夜归来肚子饿,陈芸给沈复留了暖粥和小菜,却被陈芸的堂哥所取笑。就好像偷偷去约会的恋人,被家人撞见并且大肆宣扬,害羞之情难免掩盖。成亲之后,陈芸将自身的良好品德发挥到好处,两人一同早起,形影不离,家中的大小事务似乎都由陈芸去包办。即使沈复外出读书,但是仍放不下家中的爱妻,只能让教书先生早早将课程结束,准许他早点归家。两人的感情,似乎从来没有因为婚姻这道仪式而改变。
陈芸本不擅长喝酒,在沈复的渲染下,也慢慢学会“射覆”这种行酒令,陪同自己的夫君作乐。之前对于诗词的认识,也在婚后两人的生活中得到提高,并且可以和沈复一起探讨并且得到他的认可。两人之间,爱情的美满让两人都如意。人生难得一知己,陈芸和沈复,相交相知,相亲相爱,时而品酒,时而论诗,故而不觉生活之乏味。爱情最美的样子,莫过于月你陪我花前月下,我伴你柴米油盐。
水仙庙会上,陈芸女化男妆,陪同沈复一同去庙会游历。被人识穿后,也不慌忙将身份展现出来化解尴尬的场面。知道沈复要出门经过太湖,也以回娘家为借口,两人一起游历太湖。在等待的途中,邀请路上认识人一共饮酒。陈芸着手为沈复纳妾去物色合适的人选,甚至安排两人会面,虽然最终未能成功,爱夫之心莫若此。爱情最美的样子,就是和你共同阅尽世间的繁华,你我恩爱如初。
对于沈复和陈芸这对恋人,很多人一直都以为《浮生六记》因为陈芸的存在而被后世所知,否则它就是一本普通描写江南生活的杂文。一直以来,大家认为的封建社会中,也难得有几个幸存的爱情故事,所以沈复的《浮生六记》才会有如此高的地位。即使很多人看不起他的水平,但是却无人敢去驳斥这本书。
或许,这就是爱情的魅力。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后感  第(2)篇

世间有个词叫“一眼万年”,
从前沈复不懂其义,
但自遇见芸娘之后,
瞬间懂得了这词的深情,
便有了传世的《浮生六记》。

读完了《浮生六记》,这真是我最喜欢的散文了。其中沈复与芸娘的伉俪情深,放到今天来看都极为动人。
沈复十三岁时初见芸娘,便一见钟情,决定非她不娶,芸娘对他也很是喜欢。未成婚时,沈复有一次去到芸娘家中,天晚肚饿,芸娘便偷偷领他到自己闺房中,里面有为他藏好的热粥和小菜。
沈复十八岁时与芸娘成婚,此后两人相敬如宾,如胶似漆,意趣相投,虽然家境一贫如洗,但总能于清贫中获得乐趣。
有一日芸娘想去看庙会,但女子不能出门,沈复便给她穿上自己的男装,打扮成男子模样,带她去逛庙会,逢人就说是自己的表弟。
芸娘想随沈复出门游山玩水,但念及身份,不能和沈复一起畅游天下,便说那等自己老了之后可以就近游玩,不然还有来世。沈复说那来世你做男子,我做女子跟随着你,可幼年你藏给我吃的那一碗面
粥就到现在都没有谈完,若是来世仍记得今生,那便要谈个通宵达旦了。
两人是挚爱又是知己,相伴相守,生活安宁。
后来芸娘因种种变故心情阴郁,一病不起,整整八年。沈复家境也越发贫苦,颠沛流离,四处借钱生活。
成婚二十三年后,芸年病故,沈复痛不欲生。
古代有回煞之日,据说在这一天把逝者的衣物摆在床上,逝者的魂魄会回来看看。但生者都不能留在房中,怕被阴魂冲撞。
邻居叮嘱沈复要避开,沈复却想再见芸娘一面,于是坐在床边等候,摩挲着芸娘生前的衣物,泪如雨下,又怕泪水模糊了视线看不清芸娘,只能努力把眼睛瞪大。屋里的烛火忽明忽暗,沈复有些害怕,想要叫人,又想到芸娘魂魄柔弱,怕她被吓到,就一边小声地喊她的名字,一边祈祷。
……
种种细节,不一而足。读到芸娘去世时的一段,潸然泪下,其文字中的悲痛感人至深。芸娘像是他的“灵魂伴侣”,何其有幸,两人却不能终老,还要饱受病痛和贫穷的折磨。古人生活虽然比现代艰难,可情感却也真切许多。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
沈复的爱情让人唏嘘…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后感  第(3)篇

看完之后竟然有些许忧伤,说实话我对闲情记趣和浪游记快没什么感觉,或许与自己所处的环境(一直生活在北方)和自己的个性(好静不好动)有关吧!对作者的嗜好不甚了了,对所游之地不甚熟悉。让我颇有感触的是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我自认为这两篇不应分开来读,应视为一个整体,世间之事本就喜忧参半,何曾有长乐之方?这两篇叙述沈复和陈芸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读来平淡真实,或许这才是人间真味,试问谁人不尝尽酸甜苦辣可以终老?不得不感慨文字的魅力,尤其是文言文的魔力,虽历经千年,依然跃然纸上,画面感十足,我似乎透过历史的尘埃看到沈复夫妇携手共游沧浪亭,看到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像世间所有夫妇那样,在生命的长河里,相互扶持,踽踽而行!或许这正是本书打动我们每个读者的地方!芸真是人如其名,是个云一样的女子,温柔飘渺、灵动飘忽,然终逃不过封建礼教的摧残,生活的煎熬,令人心疼!很多人在品论中指责沈复的无能,我初时也对其一事无成非常愠怒,但细思量,未免有些苛责切深之嫌,每个故事的背后,时代背景总不能弃,在清朝男尊女卑的大背景下,沈复对芸如此已属不易,不应太过苛责!书中可读出世道人心千古难易,家中儿女众多者,父母必有偏废,其中奸滑者也难以避免,为钱财而置亲情于不顾者,自古使然!唯可怜了芸的美好,可恨了奸者之恶!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唯愿世人皆能珍惜身边的美好,莫待逝去后追悔莫及方好,吾信此亦是沈复作此书之初衷!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后感  第(4)篇

全书描写是沈复与芸娘的夫妻生活琐记。云阳被誉为最有情趣的妻子,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旧时代女性,一心在为老公及公爹寻找小妾,可是却从未能成功,不知是否是出于他的真心,但是胜负却是很受用的,爱这个妻子爱得非常之深。其实不妨大胆的设想一下,从另一方面看芸娘会不会是一个高级的心机婊呢?因为公婆的不待见,被沈复的爹娘赶出家中,其中的理由就是,因芸娘给自己的老公和公公介绍了小妾,三观不正,因此是看不上这个儿媳,才将儿子也一同赶出家门的,芸娘一直在说沈复待她如何好,却也真的是这样,在自己亲爹娘与媳妇之前选择了老婆,因此后半生也过得非常的贫苦和缺钱。后人多有指责沈复不负责任不能够养家湖口,整日玩世不恭。可是我对他倒有一丝同情,毕竟古时候的文人就业的途径太少了,除了世袭的官位,要不就是考取功名,但是沈复他又偏偏自视清高,又不想去考取功名,那就没办法去做官,而养家糊口了。像他这样的,文人隐居的还有李白杜甫呀,都是这种情况,纠结在空有一番报国之志,而又不愿考取功名之间徘徊。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后感  第(5)篇

最感动的是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两章。百无一用是书生在这本书里得到很好的体现,沈复是有一个幸福的婚姻,他与妻子芸相敬如宾,情深义重。芸聪慧,贤淑,识大体,喜欢品画谈诗,与沈复在精神上高度一致认为,也不畏惧了艰难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在当今也是难得的女子,只可惜早早与沈复阴阳相隔。沈复的父母对儿子儿媳一直存有误会,不甚喜爱,再加其弟弟弟媳从中做梗,也没有在父亲去世前见上一面,更没有从几千两的遗产中分得半毛钱。由于生活不稳定,女儿早早成为童养媳,儿子早早外出谋生,并因为压抑忧闷在十八岁去世。沈复一生不追求名禄,不屑于勾心斗角,寄情于山水诗画之间,好不惬意。虽然每章描述的很朴实平淡,也都是日常琐事,但更体现出了人一生的喜怒哀乐,在很多事情面前我们无能为力,所以我们要把握当下,认清楚自己的角色,做好当下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后感  第(6)篇


最喜欢前三篇,就犹如看一对平凡的小夫妻,过着看似平淡,却能在平淡中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夫妻恩爱,琴瑟和鸣,心思精巧,热爱生活,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堆砌,却能从质朴的文字中切身体会到他们的幸福!虽然个人觉得沈复配不上那么好的芸,但这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感慨罢了,真正的幸福从来都是要当事人去评断!芸去世时竟然看的哭了好久,每每看见恩爱夫妻不白头,就更加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可能我或许神经质了吧[调皮][调皮]无不为之惋惜,却也只能感叹一句世事弄人!后几章,却没觉得读来并无过多印象,我也是个只爱读自己爱的书的人吧[调皮],又不考取功名,闲散时做些只为自己开心的事儿就好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254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