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_精选读后感2000字
融合了古希腊文明(理性)和教文明(皈依上帝)的西方社会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性认识上帝。但宗教改革后,随着工具理性的扩张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上帝受到质疑,理性和信仰的关联断裂,理性不再指向上帝,而是指向了虚无。而虚无给人的感觉是混沌未明的,不能成为人们指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依据。
加缪便是处在这样一个上帝已死、新价值观念没有得到重塑的时代。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很理性,他不信上帝,他的理性无法像徒一样跃升为上帝。或许是经历不够,他没能将失去上帝后的欲望自我与理性圆满地融合到一起,而只能依靠本能的欲望和有限理性去决策自己的行为,而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有时候的他欲望占据了上风,比如在为母亲守夜时睡了一觉(教伦理对他没有约束力)、因为被太阳光开枪杀人、去警局做假证,有时候他又是理性的,对周围的观察细致入微,比如对他对贝雷兹流眼泪的面部表情观察非常细致(贝雷兹最后在村口追上我们时的那张面孔。他又激动又难过,大颗大颗的眼泪流在脸颊上,但由于脸上皱纹密布,眼泪竟流不动,时而扩散,时而汇聚,在那张哀伤变形的脸上铺陈为一片水光)。虽然他没有终极价值观念,但他能区分事实与价值,对于他的案子,他一直认为他杀人和没有给母亲尽孝是两回事。
默尔索的理性指向虚无,所以他的观念是功利的、基于欲望自我的,比如他认为能力有限便将母亲送往了养老院,他同意监狱看守长女人就是自由的观点。也因为他的理性指向了虚无,他的情感连接的另一端也变成了“无”,而不是特定的人或物,比如玛丽问他如果另一个关系和他跟玛丽的关系同属于一种性质的女人向她求婚他会不会答应,他回答说当然会。这就使得他不知道什么是爱,也感受不到爱,有的只是占有欲(对玛丽)。他对外在的情感也无以为系,比如他和母亲没什么话可说。但人都有情感需求,越是缺乏就越是渴求,默尔索也不例外,当亲密关系以外的他人对他表示出善意时,他很容易就被触动,比如雷蒙跟他说他是他真正的朋友时,他感到受宠若惊,虽然这种情感很又被他用理性消解了。
默尔索因为杀人被逮捕,然后因为母亲葬礼上没有哭被判处死刑。对于没有信仰的默尔索来说,死亡意味着一切都终结了,欲望再也无处释放,一切可能都没有了(我认为断头台的缺点就是没有给任何机会,绝对没有)。他在监狱里不断回想起他这段荒诞生活时,最终在与神甫(代表外在的上帝)激烈对话后,自我的得到凸显。他望向了星空,星空映照着他的内心(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而未余温尽失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他完成了内在自我的觉醒。他将他的理性指向了解脱,解脱后的他觉得他没怎么被社会规则束缚,他是幸福的,他在他人眼里的“荒诞”是他对社会规则的反抗,而他也将一直反抗到死,死了就能彻底地从社会规则的束缚中解脱。他希望他的死能让他人觉醒、摆脱社会束缚,因而他期望处决他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看热闹的人越多,知道他的荒诞故事的人就越多,觉悟的人就可能越多,觉悟的人越多他的功德便越大,甚至可能功德圆满。
加缪没说明默尔索为何在死前将理性指向解脱,或许这和加缪一生热衷于佛教偈语有关。这也使得解脱后的默尔索的道德观念有了印度宗教色彩。默尔索的反抗也和甘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相似之处,即都只是精神上的反抗。停留在精神层面反抗是一种消极的、很无力的反抗。当默尔索被强加社会规则甚至施加暴力判他死刑时,他只能选择接受。这种反抗可能根植于以种姓等级制为基础的印度传统伦理道德,也可能根植于在西方哲学里类似的观念,比如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和尼采的主奴道德。
加缪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致辞中说“或许,每一代人都自负能重构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一代人却明白这是痴人说梦。但我们的使命也许更伟大,那就是要防止这个世界分崩离析…………,这代人明白,在与时间疯狂赛跑的同时,他们应在不同民族间建立不屈于任何强权的和平,调和劳作与文化的关系,在每个人心里重建和解的桥梁。能否完成这一使命还是未知数,但在世界各处,他们祭起真理和自由的大旗,必要时,愿意为此牺牲而无怨无悔。”深陷虚无,加缪没有绝望,而是选择通过写作来反抗,并完成了多部不朽名著。愿我们这一代人或者后世在加缪等前辈的基础上,能完成对世界的重构,而不用再直面虚无。
注: 1、虚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虚的字面意思是极大,无的字面意思是极小。但无论是极大还是极小,都超越了人的认知。
2、存在也超越了人的认知,那和虚无有什么差别呢?个人认为,存在给人的是积极的作用,而虚无一般给人一种消极的作用。PS:无也可以有积极的作用,比如无中生有、无极生太极。
3、欲望和情感的区别在于,欲望以自我为重,情感则以关系为重。关系必然涉及到一个外在具体或抽象的联结。
4、加缪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为《写作的光荣》,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搜索查看。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