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崇达
皮囊在线阅读地址
皮囊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读起来很沉重,因为故事里的主人公最后结局太特么悲惨了。
我有个疑问为啥他们最后结局那么惨,不是死就是完全与他们的梦想背道而驰?
我只想说两个原因,出身问题,他们出身底层,格局还有运气,爬上食物链顶层太不容易了;教育问题,不说什么迎娶白富美成为高富帅,自救都难。
文展和厚朴,一个生活得太用力了,一个生活得太玩乐了,我不知道文展考入好的高中后发生了什么,有没有考到理想的大学,但是我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他的内心对平庸的害怕和对出人头地的渴望,这两点都是源自于内心的自卑,外貌上的,出身上的,还有他戾气好重(也许是生活太不顺利所致)。但是我觉得他初中时拿出那本记录历史大事件的本子我觉得他很有头脑啊(深为佩服)
厚朴呢,个性我和他有点像(单纯而愚蠢),如果他没有成名还好,可惜他出名了,非常不幸的是他膨胀了,所谓的梦想啊,都变成了口号,他不是在尝试所有的可能性,他是在玩火自焚。他内心也是自卑的,因为一句话,他说他再也不会去工地了,我们这个年纪总是很尴尬,因为穷,所以更能理解成名后的玩世不恭,其实没事,你兄弟不会看不起你,无非是赚钱的一种方式嘛。
其他故事我就不说了,反正书好看,别人说好看都不如自己看一遍,有人把它列为垃圾书,我第一个反对,读一遍就知道了。
皮囊读后感 第(2)篇
这本书我看了很久,断断续续,不是因为它不好看,而是太沉重。它像作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吹开表面的那层灰,会欣喜,会共鸣,会思考,更会惋惜。猝不及防可能就会被一句话,一段话而戳了心窝子。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非常喜欢黑狗达的阿太为人处世的态度,这是通透,是经过岁月洗炼后的纯粹。
人应该怎么活才能不负时光,不负生而为人?
应该如何和自己,和社会,和世界和平相处?
我们本该多么轻盈呐!
皮囊读后感 第(3)篇
读过这本书以后,你会发现人生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兜兜转转,几年光阴,世间却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每一个活在世间的人,都带着自己的一层皮囊它层层包裹着我们,从年幼无知到青葱少年,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模样也在不断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习惯为这身皮囊画上五彩的衣裳,勾勒出不羁的梦想,描绘着斑驳的欲望。一层一层,一道一道,最终我们都变成了未知的模样。
我喜欢这本书里那神奇而又质朴的故事,为了梦想,却也未找到梦想自杀的儿时伙伴,年少时养尊处优的少年历经岁月变成了脚踏实地,身处人间烟火中的年轻人。父母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古老的像护城河的栏杆,历经岁月,也不曾被风雨侵蚀。
每一个经过我们生命的人,都构成了现在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我愿自己找到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距离去看待这个世界,欣赏无论人性的丑陋与美好,你会发现自己渐渐成长了。
最后想说一句,这世界上好看的皮囊太多,愿你找到那独一无二的有趣的灵魂,至此终生。
皮囊读后感 第(4)篇
看到第二个故事《母亲的房子时》,我在想这是个悲伤的回忆录,当看到第三个故事《残疾》时,我一度无法读下去,虽然是读别人的人生、阅别人的过往,在观看别人的疾病与苦厄面前也是如此的需要勇气。我一度中断,放下手机,甚至在想:“宁愿这一世都平庸、平凡、无所求,只求自己与家人健康就好。”我是在失眠的状态下,忍受着偏头痛读完大部分内容的,越往后越豁达、越透彻,蔡崇达在体无完肤在解剖自己、解剖过往、解剖人性、解剖人生,也在更好的接纳自己、接纳原生家庭、接纳原生地、接纳人性中不美好的一面。一个故事接一个回忆之后,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对过往的释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怜悯,而我也一样通过他的回忆与描述在有所悟,虽然对于生活要过成怎样?怎么过?这个命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我懂得失落、悲伤与感伤并不是消极与悲观,而是对生活更好的珍惜、对自己与自己更好的和平相处、对人生更加美好的向往。
皮囊读后感 第(5)篇
我那过世的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要极了面子,无论如何也要腰板挺直,绝不让人低看去半分。奶奶她30多岁的时候得了肺病,都以为活不了太久,可这病却偏折磨了她近50年。幼年时,她跟我说起,读书时先生都说我聪明,可你那老婆婆(奶奶的妈妈)就不给我读。看着她眼里幻想的光芒被现实扑灭,本来乌黑的头发开始枯黄、长出白发,眼睛从澄明变得浑浊。有时坐在床上呜呜的哭泣,担心我们这些子孙的未来。她认了这一生,转来担心我们过得好不好。在村里同人聊天的时候,总是要说我们如何孝顺,如何努力。这些都是为了我们活得堂堂正正,不让人低看了去。人有时是会在乎物质,荣誉,面子,因为存活于世,即便为了保护爱的人,帮所爱的人守护其所珍惜的东西,也是要去争取的。皮囊是我们展现出来给别人看的,会不断在这张皮上贴金,但在皮囊之下的,是什么?是自己要去寻找和创造的。
皮囊读后感 第(6)篇
韩寒监制,刘德华作序,生来背着大牌的名。可书却那么让人游离,我以为有好几个作者。前几章写亲人,悲伤的基调,不哭喊不煽情,却像把泪水留在肚子里,流尽血液里;中间写朋友的几章,依然是悲伤的基调,这一次却是悲伤得冷漠和残忍,还有自带无限大的主角光环。如果是小说虚构倒也容易理解些,否则作者该是个多高高在上口中悲天悯人实际上却自私得不着痕迹的蠕虫。还有像口号一样的家乡啊家乡,大城市啊大城市,小镇啊小镇。后几章就更参差不齐了,到底是作者精分还是我精分?蔡崇达可能是个好记者,好评论员,是不是好作家我说不好;蔡崇达可能善良正直,坚韧也有才华,可是不是骨子里的自卑要用另一种极端的高尚的感情来掩盖我也不知道;蔡崇达可能深深地热爱生活和生活里的人,可是否选择了他人接受的方式而不是以爱之名进行自我烘托我也不知道。谁知道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