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寡妇》是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她的转型作。作品讲述了中原地区一个叫王葡萄的寡妇在土改时期藏匿其地主公爹的传奇故事,时间跨越二十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的传奇经历相结合,深远的济世情怀与浓郁的生活气息相结合。王葡萄是严歌苓笔下最光彩照人的女性角色之一,强大而嚣张、坚忍而娇媚,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使其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小说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之间的落差展开,写出了人性的灿烂,体现了民间大地的真正的能量和本原。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 第(1)篇读罢掩卷,我用了8个小时。
若说有什么好体会的,就是那些角色鲜活得仿佛立在眼前,一幅幅景一段段情最是深刻。
本书从葡萄小时候父母因饥荒将她卖给大地主孙怀清讲起。
孙怀清当时买她时,看她相面,觉得可以配上自己的小儿子,所以就买下她给小儿子做了童养媳。从此她跟着孙二大在孙家度过了一辈子。
但孙怀清一定想不到的是,养育葡萄十五年后的土改。在自己被打成恶霸地主时,是葡萄让他死里逃生,还让他做上了爷爷。
在二大家,葡萄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
然风云汹涌。才开始革命,她的丈夫铁脑就被无故杀害。后与一名琴师相恋,只是他身体不好,就先去了。然后她去向她的二哥哭诉,慢慢的二哥的心被她的娇艳欲滴给哭化了。于是他们在一起缠绵婉转。只是孙少勇不念骨肉亲情,杀了他们的爹孙二大,后又娶了个能干的妻子,和葡萄还是错过。
葡萄的第三个男人冬喜,也是她最爱的男人。在和葡萄的第一晚就说过,只要今生有葡萄,那他死也值。他虽长相丑,却是葡萄认为最踏实也最给力的一个男人。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和葡萄好了没多久,就因为一场事故舍己救人牺牲。可他在死亡的那一刻,看到的回想的都是和葡萄的总总。最后他说,再见了葡萄,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她接下来的这个男人,就是17岁时撞门的史春喜。可让自诩高人一等他没想到的是,相隔五年,回家看到葡萄的第一眼,他就罗不开脚步了。但葡萄不爱春喜,她把他当成了冬喜的影子,她只是为了填补自己肉体的欢愉。她是能把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开的女人。春喜后虽也娶了个老婆,但他还是最爱葡萄。
最后来到葡萄家的是个作家,他在进村接受改造时已经娶了个美艳娇妻。但他遇到葡萄后,也立马被葡萄深深吸引。他知道和她在一起才是闷头乐的日子。可现实是他抛下了葡萄,和他妻子一起回到了把日子过给别人看的郎才女貌中了。
这就是葡萄所有过肉体和精神的几个男人。他们其实都不想爱他这个女人,但只要他们再见到她——只需一眼,他们的念头都是能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这可奇了怪了,葡萄是何等女人呢?
这第九个寡妇叫王葡萄。
严歌芩以“生胚子”一词概之。
“生胚子”女人。健壮,迟钝,生猛。
身上有母性与女性的完美融合。对这世道变迁茫然无觉,不知痛痒。
乱世如盛世一般安泰。
这便是严歌苓对女性的审美。
葡萄葡萄,总之,不是晶莹珍贵的宝石,也不是藏着秘密的陨石。葡萄小、平、庸。
然而葡萄得到了最多的爱情。为啥?
严歌苓的意思是:做女人要做葡萄,甜甜的,诱惑的,充饥的,多汁的,水灵的。
男人就喜欢葡萄。
她的眼睛原来也跟黑琉璃珠搁在白瓷棋子上一样,圆圆的好看。她情欲那个旺盛啊!情人一个接一个。有的把心都给了他了,有的,只身子认他。
她是可爱的女人。
葡萄对一切政治运动无知得很,毫无“觉悟”,百锤千炼地开会、教育,她还是顽石一块。任你怎么吹胡子瞪眼瞎叫板,她就是没攀上架的葡萄。
这里常斗人。过一阵换个人斗斗。台上的换到台下,台下的换到台上。前一阵把个老嬷嬷斗了一阵,老嬷嬷又聋又哑,不知人家都说她啥了,后来斗别人了,老嬷嬷又站在台下看,还是又聋又哑,见人举拳头她也举举。过一阵,你也该到台下去了。也跟着举举拳头,弄个啥口号喊喊。”
她不怕人说她腐化,男欢女爱本就是天经地义,寡妇又如何?她就不当劳模不先进,她就踏实做人,活这一遭人间。
她爹孙怀清乱世时被打倒了。他心肝上的亲儿子为了进步,把他卖了。
可葡萄不管那一套,胆子大着呢,把爹从死人堆背回来,藏在红薯窖里,一藏就是20年。
地主?坏人?她觉悟低,说:“爹没了,我就是没爹的娃儿了。”
她心里没有啥革命,啥运动,她只认人。
她就是一浑然天成的女人,自始至终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运动怎样开展,她坚定地做自己认定的事。
她养猪养得肥出了名,被选为模范,取养猪经的人从各地来了,要向模范学习。
她说:“你们学不会。你们不把猪当猪,咋学得会。”
人说:“咋不把猪当猪了?”
她说:“你们不把人当人,咋能把猪当猪?”
无限遐想。
说完葡萄。逃不掉的,严歌苓一如既往写不那么可爱的黑暗时期的政治。但她从不骂政治。
在她笔下的葡萄说:“今天打倒这个,明天打倒那个,打呗!打什么勒?”
这里常斗人。过一阵换个人斗斗。台上的换到台下,台下的换到台上。前一阵把个老嬷嬷斗了一阵,老嬷嬷又聋又哑,不知人家都说她啥了,后来斗别人了,老嬷嬷又站在台下看,还是又聋又哑,见人举拳头她也举举。过一阵,你也该到台下去了。也跟着举举拳头,弄个啥口号喊喊。”严歌苓善于化悲痛于无形,三年饥荒村里人一对一对地死,还有把树皮啃了吃 ,皮带煮了吃,就差没“吃人”。
红卫兵的那几年,到处抓人,当年的村书记也被打折了腰。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穿着回力鞋的他们又怎知农村贫苦,怎会人间兴衰?
大炼钢时期家家户户砸锅,把葡萄家唯一一口喂猪的锅给砸了,葡萄是明白人啊,要生计要活口。可周围人不明白,他们嚷嚷着觉悟高,嚷嚷着为国家做贡献,最后落得什么下场?活活饿死。
我惊叹的,就是这么一部史诗般横跨中国三代人动荡年代,化政治力度于无形,读者却有心的作品,是出自这名叫严歌苓的女作家手里。
说到女作家,不可不提的便是张爱玲。
但严歌苓与张爱玲不同。
张爱玲是上海滩文坛一颗闪亮的莹珠,一颦一笑,风情万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严歌苓也生于上海,下过乡,参过军,在大社会里过过,与贫下中农一起劳动过,知道啥叫农村,啥叫穷苦。
张爱玲笔下是穿着旗袍的女子,皙白手腕上的玉镯子里有故事、有人情,爱过,碎心过,恨男人,愿富贵。她们是悲怨的,吞吞吐吐且气若游丝的美。
严歌苓笔下是猛地看不出来的华丽。本文女主王葡萄从旗袍,压根儿没见过旗袍,穿的都是自个儿一针一线纺织的土布褂子。她也有美,是世俗的,不谙世事且天真无邪的美。
不仔细瞧不知道,葡萄那身段,骨小肉多,苗条又丰满。白花花的皮囊,细得毛孔都瞧不见,还滑,往那儿一站,暗香来了,秋波儿也来了。
捧着严歌苓的书,闷头乐呵呵,闷头幸福,美死我了。
乐极生悲。
整部小说围着一股从外到内的苦,但不明白地展示给你看,是把苦一刀一刀雕刻在你骨头上。
说到苦,又不得不提余华的小说。
记得余华的《活着》,那可是公认的惨啊。男主福贵这一生,身边至亲一个个离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它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不断。
《第九个寡妇》不是,它用了更多的笔墨写人心。
里头虽然也有死人,可不觉得怎样悲;反倒是活下来的人一天一样做着莫名其妙的事,迷失了信仰迷失了良心迷失了人性,更让人觉得残忍荒谬。
她把人儿都写动了,把事儿都写活了。她那活脱的用词,精确、贴切不下张爱玲,却不带点点资产阶级或读书人的味儿。
她笔下人物的口齿,那动作,形态,直画出来了,不带一点阶级隔膜的。其笔触之细腻,很少有伟大的作家能达到。
和她一比,余华汹涌的悲悯只能算是浮着的。严歌苓是潜移默化地用时间告诉你,让你突然回首发现。呀,人都没了,时代你都不认识了。
严歌苓对人性的解读,和余华也不是一个路子,路子更邪,更刁。女人看人、看事和男人不同。
虽说严歌苓写的都是过去的事儿,过去的王葡萄。但今天的我读了,受益匪浅。
要向王葡萄同志学习。
多干活,少嚷嚷。
别管改朝换代的浩浩荡荡的风波使劲刮,那不长久,过日子才是真。
做人啊,要使劲儿地健康、快活,使劲爱。图啥?就这一辈子好好过。
要知道,多大的浪头、多激烈的战争、多浩大的运动,都会过去,成烟云。
唯有那个叫葡萄的女子的生命力,她的情义、情欲、情节真实地存在过。
混沌年代里她是最女性也最母性的光芒,她的本色恰恰是一切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最大讽刺。她是乱世中最清醒的人,也是最荒唐的。
她是异类。
她在那个疯狂的时代里一直保持清醒。
最朴素的,是最长久的,是最真的。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