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读后感_2800字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读后感2800字

知道《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是通过很多知识领域的大V的推荐。一位远在俄国的昆虫学家,一生中除了他所工作的领域,还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果实,着实让人羡慕。而使他得以成为一个现象的,是他坚持记录一生的日记——时间账本。

之所以称为时间账本,是因为这日记与我们普通人的日记不同,我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写日记最为疯狂,每天日记随身携带,一有点情绪上的风吹草动就要拿出来记录,感怀一下。每天晚上也要写,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还非得把自己写哭才肯罢休。毕业之后这样的时间渐渐少了,也觉得这种催泪式的日记,除了让自己抒发一下心中的郁结,对个人成长并无太大帮助,所以日记也就停了。而柳比歇夫所写的时间账本,是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对自己整天的时间开销进行简明的记录。它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鉴定袋蛾——20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小时25分。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每一项时间花销,都有分类,诸如基本科研、分类昆虫学、写信、休息等。这些分类用与每天、每月、每年的整体总结。

时间账本的好处

  • 通过记录,训练对时间的感知,不需要钟表,他也能准确估计时间过去了多久。(“如果你对时间流逝没有建立一种生理上的第六感,你对时间的管理也永远会停留在很低的水平。”)
  • 通过时间统计法,能准确估算出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从而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 通过时间记录和总结,使自己每一天、每个月、每年都能够专注在自己的个人目标上,而不是被不相干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 “柳比歇夫很早就意识到,达成人生目标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所以他不断从生活中挖掘时间。”
  • 关注效率。你投入多少时间、产出多少成果,一目了然。


实际操作的难处

  • 对每项任务的时间没有精确的感知。——可以通过有些app,以及不断的记录时间来训练。
  • 在生活里不同任务间切换时,对于时间没有很好的把控(一天到头一事无成或不知道自己干了些啥)——每天形成一个粗略的计划。
  • 自己的人生没有目标,无法为自己制定出一个计划。——应该去反思自己了。

具体操作的方法

  • 日记账本包含的条目:分类-事件简述-花费的时间。
柳比歇夫把一天中有效工作时间定为10个小时,分成3个单位,对应在三类工作任务上。第一类包括写作、研究和例行工作;第二类包括非科研性的活动;第三类则是需要创造力的任务。每项活动占据的时间必须与其重要性相称。

  • 记录每天“基本工作合计”,记录自己每天完全全心全意用在工作上的时间。柳比歇夫发现,自己每天完整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平均也就七八小时。

常常有人说,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拿纯时间来说,我一天干不了那么多。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纪录是11小时30分。一般,我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纪录的一个月是1937年7月,我一个月工作了316小时,每日平均纯工作时间是7小时。如果把纯时间折算成毛时间,应该增加25%到30%。我逐渐改进我的统计,最后形成了我现在使用的方法……

当然,每个人每天都要睡觉,都要吃饭。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时间用在标准活动上。工作经验表明,约有12到13小时毛时间可以用于非标准活动,诸如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等。

  • 用碎片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比如,他利用碎片时间学会了英语,也会安排一些文学作品(非严肃读物)在碎片时间或者自己精神不好的时候阅读。

他的几条时间守则(仅供参考)

1.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时间账本是万能的吗?

与所有的个人管理工具一样,时间账本只是提供一个将生活以一定的方式合理安排的方法。个人管理的方法千千万,但是有一条不变的真理,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记录管理自己的生活,一定要对它进行总结和反省,然后再看目标进行调整。时间是公平的,任何工具都好像我们手中的针线,你珍惜待它,它便回馈给你以精致;你任意待它,它则丢给你粗陋的针脚。正如秋叶在推荐序中所写,不走捷径,就是捷径。

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着脉搏的、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着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长时间,紧紧攥住它,尽量做到不无故浪费时间,连点滴时间都不放过。他对时间就像对不可或缺的生活口粮那样重视。“消磨时间”——这是不可能在他头脑中产生的念头。任何时间对他来说都是宝贝。时间是进行创造的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他对时间满心崇敬。

若说上面是对待时间的态度,下面我还想说一下对待生命的态度。书中有一处比较柳比歇夫与他的一个同辈科学家的成就,即便以柳这样的工作强度,也刚完成了微不足道的一点研究。“从1925年起,他就千方百计压缩自己对昆虫的研究。他舍弃了象虫类,只留下了地蚤。但就是地蚤,他也不得不缩减种类。到了1970年,在可靠地鉴别性别方面,他总共才完成了6个小类的任务。设想得那样多,而完成得却那样少!45年从事跳甲属的研究工作,成果却是如此微不足道。”</p><p>而相比之下,他的一位朋友,不仅在相同的时间里,研究了2000种非洲蝗虫,还在二战中组织了治蝗工作、获得了英国、比利时和法国授予的勋章。

把这个例子写出来,是为了不想让大家产出“时间账本”包治百病的错觉。工具而已。(其实我看的时候也非常疑惑,为什么作者不把那位更成功的朋友的名字和时间管理方法写一下……)


如何过好这一生(笔记摘录)

大多数人不想试着超越自己可能性的极限;他们一辈子也不想试着了解他们能干些什么,不能干些什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这种审慎稳妥在科学界是最可悲的。(战隼)

我们关注和研究时间管理,出发点很简单:我们想搞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想搞清楚要成为这样的人应该如何利用时间,效率才最高。(秋叶)

把生活的目标、整体框架安排出来。“因为你有了整体框架,你实现目标的周期并不一定是依赖某天某日的努力,你反而可以更从容地安排工作和生活。”(秋叶)

一个人放弃了自己,往往是从生活上失去了自律性开始的。所以我常常建议大家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其实是一种保持精神状态的诀窍。(秋叶)
能干的人和有计划的人使人感到他们是时间的主人。(战隼)

尾声

我想引用书中我很喜欢的一个比喻作为结尾:

时间弯过来,首尾相接,接成一个圆圈,过去的时间追上并超过了现在的时间,如同在爱丽丝漫游的奇境中一样。在作者眼前,不断流过浪费了的、溜走了的时间,流过了白白荒废的、曾经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希望的年华——这是空虚的、被吮干了的时间的残骸。

时间是变成了生命的养料,让生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还是因浪费而流逝,变成满地干枯的残骸。选择就在此刻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13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