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2500字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历来为史学爱好者心驰神往。
(一)
这本书在开篇就提出了主要观点:
“笔者以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通通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
为论证明朝亡于制度低能,作者刻画了一系列万历年间的人物。
万历皇帝朱翊钧,国家机器与自由人的矛盾体。御极之初,他意气风发、励精图治,渴望实现“万历之治”。渐渐地他发现不能与心爱的女人合葬,不能立疼爱的儿子为太子,本朝的实际统治者文官集团令他处处掣肘。他不想循规蹈矩做个没有思想的傀儡,又缺乏坚韧的意志与决心与其对抗,只能采取消极怠工的对策,数十年不曾临朝,他已经变成了活着的祖宗。
张居正,改革者,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生时权倾朝野,死后被清算,祸及家人。得罪既得利益者遭到报复,是改革者写好的宿命,张居正不会不知道。或许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大明和颠沛流离的百姓,又或许是天下之局纵横交错,大丈夫见机而起,当为则为。无论出于怎样的原因,他都成为了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改革者。当然了他的性格里也有阴暗面,党同伐异,收受贿赂,以个人标准贬黜或升迁官员,极尽权谋。
申时行,守成者,出了名的和事佬。张居正的结局是前车之鉴,生当末世位居首辅,他们的困难具有时代性。他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资遵循,只能依靠道德习惯和人事手腕应付一切,在细微之处调停周济,尽量维持朝堂安稳,避免剧烈冲突。他早已看破成败利钝非个人可以左右,处江湖之远时却未能忘情于世事。他希望读者通过他晚年所作的诗文理解他施政措施的真正意义,并且承认他的成就超越了表面上的平凡。
海瑞,一个道德感极高的人,性格中少有阴暗面。在道德代替法制的时代,他的存在标榜着仁义道德,讽刺着文官集团的卑劣。一心报国,志大才疏。戚继光,清醒现实的武将。在重文轻武、军事低能的时代,把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到最好,不好高骛远,不浪费资源。李贽,一个自身充斥着强烈矛盾的哲学家。他挣扎,奋斗,也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果。自杀时“七十老翁何所求”。是啊,他还求什么呢?他还能求什么呢?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缺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通通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万历十五年》的书评,那时书读的不深,却豪情满怀,歌功颂德,按捺不住要为这些人物再涂上点悲壮的英雄色彩,自我感动之余也顺便打动选修课老师,混个高分。如今再读此书,只觉得命运残酷,时局弄人。我因此更愿意从人性出发解读书中的人物,他们不再高大或阴暗,而是真实;我对他们不再敬畏或同情,而是理解。
(二)
《万历十五年》又译《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在这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年里,皇储问题得不到解决,万历皇帝开始不上朝,首辅申时行无可奈何;努尔哈赤正开疆拓土、吞并部落;海瑞、戚继光相继辞世。大明王朝开始走向没落,庞大的帝国凭借惯性维持最后的几十年。
作者以这一年作为切入点带读者一窥明末的时代面貌,并剖析明亡的内因。本书的一些文字颇具现实意义,值得思索:
“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说得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好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时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
“缺乏有效的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高利贷就无法避免。”
“一个君子何以有志于做官,海瑞的回答是无非出于恻隐和义愤。他看到别人的饥寒疾苦而引起同情,同时也看到别人被损害欺压而产生不平。”
“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
“一个奇才卓识的人,在为公众的福利作出贡献的过程中,决不能过于爱惜声名,因而瞻前顾后,拘束了自己的行动。他可以忍辱负重,也可以不择手段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种舍小节而顾大局的做法被视为正当,其前提是以公众的利益为归依。”
“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制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本书作者黄仁宇老先生以他的“大历史观”为本书作结。“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历史的规律性在短时间内尚不能看清,而需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能看得出来。历史上有长期性的重要发展,牵涉很多事物的时候也并非是少数人的贤愚得失所能概括。超过党派的分别,超过国际的界限,将眼光放远于长久的历史。
故纸堆中的记忆已经远去,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历史?
有人说以史为鉴,也有人说以史为鉴根本不存在,人类是健忘的,而且也控制不好人性。无数仁人志士穷极一生的探索只是印证了历史的潮流不可抵挡,历史的周期难以跳脱。不过阅读历史至少让我们从历史中得知自己处于怎样的时代,扮演怎样的角色,有怎样的宿命。再从历史中获得忧患意识,获得前行力量。黄仁宇老先生曾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书中写道:“我觉得近一百年来中国没有历史,写的都是对事情的不满意,满纸谩骂,所以我想站在中间。”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令一些人感到不安、挣扎甚至愤恨、绝望,或许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但作为中国青年,我们也要站在中间。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从来不缺努力的人,大历史观看今朝又何惧荣辱得失?该做事的做事,该发声的发声,也许破局之道就在眼前。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