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合伙人:知识时代的企业经营之道》读后感1300字
科普扫盲类,五分。
公司一直提出企业经营合伙人的概念,到底经营合伙人是个什么鬼?带着这样的疑问来看这本书,希望找到答案。
一,WHY
这本书通过对万科的解读,说明了为什么提出事业合伙人的概念,终极目的是掌握自己的命运。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来源于互联网引发的焦虑。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革新。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经济的全面崛起。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取代实物资本,成为最活跃的经济资源。如何用全新的合约安排,激发知识资本的创造力?
二,WHAT
万科的事业合伙人是什么?
在万科看来,事业合伙人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制度,更是一种分享机制、一种发展机制、一种管理机制。
1. 分享机制: 共创,共享,共担
“一个迅速变化的市场中,CEO最大的本事是对变化做出判断,但这正是职业经理人不擅长的。”
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万科认为,职业经理人机制是共创和共享,但缺少“共担”。而事业合伙人的要求则是:共创、共享、共担。因此,为落实共担,万科在公司层面,推进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在项目层面,建立跟投机制。
2. 发展机制:生态系统,平台式架构
“无心插柳柳成荫”,尽管抱着了解互联网思维的目的走访了多家公司,但是这些公司最让郁亮印象深刻的却不是互联网本身,而是生态圈和平台思维。
3. 管理机制: 扁平化,去中心化
“事件合伙人”: 在这一过程中,以前都是职位最高的人担任组长,现在则是由最有发言权的人来做组长。这样则进一步打破了传统架构中依靠层级和权力来开展工作的习惯。
三,事业合伙人制度解决的问题
1.经营层与投资者的利益冲突
公司的存在是为了创造价值,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企业家。正是为了发挥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我们才创造了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一个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同时解决经营者的选择问题和激励问题。也就是说,它既要保证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控制企业,也要使得控制企业的人有积极性为股东创造价值。
2. 经营层与投资者的权力冲突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存在很大误区,主要是以经理人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理论,但有效的公司治理应当以企业家而非经理人为中心。
经理人和企业家完全是两类人。企业家擅长“破坏式创新”,经理人则倾向于守成。
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最关键标准,就是要让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控制企业。
一个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既要保证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控制企业,也要使得控制企业的人有积极性为股东创造价值。
3. 人才与资本的关系
在知识时代,作为知识资本的合伙人的地位,将与传统的货币资本并驾齐驱。
4.人才与组织的关系
稻盛和夫提出了让全体员工都能接受、都能认同的企业经营目的和理念: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互联网时代不断更新理念和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员工与组织的关系也逐渐由雇用走向合作。
5. 人才与上司的关系
从授权到共创、共享式领导,是一次颠覆性的转变。员工和管理者真正成为合作伙伴的关系。
在新兴的组织中,组织的骨干或内部结构必须是相互理解和责任。”
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学会仰视自己的下属。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