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读后感_3500字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读后感3500字

有时候,邂逅不期而至,原以为只是一场萍水相逢,擦肩而过。未曾料想,相遇乃是冥冥之中的某种缘定。而这一次,和这本书的相遇,便是如此。开始于一场美丽的误解,却终结于一场幸福的离别。

乍一看书名,本以为这是本典型的都市情感小说。根本没有想要了解她的冲动,可是无意中看到一位微信读书的书友,在书友圈分享了他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才让我蠢蠢欲动。他的点评挺长,但我只看到第一句(那一句是他说自己一气呵成把这本书看完了,而且感到大呼过瘾……),便已经决心要去一探究竟了。在翻开阅读几页之后,我发现书的内容果然如书友所言,这本书让人看着确实非常过瘾,便也坚定了我读完她的决心。坦白讲,在读这本书之前,光看作者署名,我还以为这本书的作者是那位与汤唯一起出演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男主角呢。可是,百度以后,才发现他们俩仅仅是名字神似,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瓜葛。(那位大叔的名字叫吴秀波,不注意区分确实容易搞混淆。)关于书的名字,在看过网上一个采访吴晓波的视频后,我也总算知道了起这个名字的缘由。在那集采访里,他谈到其实生命本来就是一场浪费,因为价值,意义都是我们自己人为设定出来的虚拟概念,那么怎么都是浪费,我们为什么不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呢?为此,他还列举了一个例子,具体内容我有些忘了,大概意思就是说,比如今晚有一场公司的派对,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而如果不去的话,可以把时间省下来留在家里陪陪自己的父母,爱人。那么相比于去一场可有可无的party,留在家里把时间浪费在与家人待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上,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好了,卖了那么多关子,下面开始切入主题。跟大家细细聊聊这本书精彩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我看得如痴如醉。

一本好的书,让人有读下去的愿望和冲动,首先语言得流畅,句子得优美,知识得丰富,逻辑得清晰,不过这些都不是一本书的灵魂。一本书就像一个人,人与人的区别在于他的思想,书也不例外。而这本书便有一颗散发着香气的灵魂。这本书,算是一部杂文集,而不是一本前后连贯,线索清楚的故事。书中的内容大多讲述了中国近30年发展以来,遇到的困境的机遇,成长与感思。或通过某个企业的成长,或通过个人的荣辱兴衰,或通过个人自己的亲身经历,把个人的命运,国家的蜕变同时代的变换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作者为何有如此视角,有如此思考。这就要联系到作者的背景了。作者吴晓波,财经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常年奔波于中国财经第一线。曾是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在国内曾任上海交大和暨南大学的emab教授。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年度青年领袖”,2015年成为绿地股份有限公司独董候选人。要看懂一部作品,了解一个人,有时候不能单独通过他的三言两语,或者他的几个花里胡哨的动作,还得把这个人放回当时的情境,放回他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以及联系他的成长经历,他的人格个性,他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然,很多时候冒然评价一个人,只是管中窥豹,太过片面,也太过武断。吴秀波成长于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的中国,在那个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而他身处时代漩涡的中心,亲身经历了那场举世瞩目,风驰电掣的变革。所以这么多年,看见了很多超过我们常人所见的事和人,心中积蓄了很多想说的话,于是便有了这本《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还有诸如《激荡30年》、《大败局》……等优秀的作品上。

为了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企业,他常年深入帝国腹地,获取第一手的资料,拜访新闻当事人,了解整个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知悉历史衍变的各种缘由。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波诡云谲的时代背景,正是基于自己亲身参与的历史变迁。他以时代见证者的身份站在了历史的焦点上,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应有的思考,于是,在自己多年深耕的财经领域,他坚定的保持着自己客观独立的立场,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联系逝去的历史,着眼于这个国家的当下,思考着国家的未来。书中的每一篇,都相当于作者在这些年来,根据自己经历的事,见过的人,所做的思考或追问。我之所以在看这本书时感到津津有味,除了因为作者的特殊经历,渊博的学识,更因为他的独特视角,他通过自己文字所展现出来的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他不仅仅着眼于那些宏大浩瀚的事件,更聚焦于写在这张历史地图背后注解和针脚。正是这种大处着眼,小初着手的客观叙述方式,让他的文字既有历史的风味,又有文学的美感,更有人性的温度。

关于金钱和财富:我觉得看完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应该是树立了一种更加健康,更加公正的金钱观,年轻人刚出社会,很容易掉就会进利益和欲望的陷进里,而我很有幸,通过读这本书,提前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在此引用下作者在书中的原话“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有的从容和沉重。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金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同样,人也可以改变金钱的颜色。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其实也是对待生活和生命态度的某种投影。在所有的人间故事中,把人引向毁灭的不是金钱,而是他本人的作为,金钱在人类悲剧中所起的作用,从来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

关于实践和思考,吴晓波说“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脚去丈量过,用自己的心去接近过,你无法知道这个国家的辽阔、伟大与苦难。”我觉得,这句话不论放在哪个领域,放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何止是了解一个国家,学习亦如此,认识人如此,认识这个世界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经历得足够多了,了解得足够深刻了,可是真当我们去描述一件事情,一个人,一个国家时才发现语塞。例如,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叫中国的国度内,可是什么是中国?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真正懂得。联想到自己的海外邮轮生活经历,我对这句话感受异常的深刻。以前在国内,我只是偶尔用脚去丈量一下祖国的土地,可是从心灵上,我却并没有那么接近过,反而到了异国他乡,成了一名在海上漂泊的游子,才深刻的感受到国家这个概念的深刻内涵。

关于工作与理想。这本书里有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世界上之所以需要鞋匠,是因为有人需要鞋,而不是因为鞋匠需要钱。”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就我仅有的生活经验,我所解读到的境界就是,人应该找到自己的理想,并坚定不移为理想而活。周国平在《把心安顿好》里,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只是有的人看得比较明白,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过起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大多数人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茫茫人海里漫无目的的转悠,一天又一天的蹉跎着自己的生命。把生命里最后的和冲动一点点消磨殆尽。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曾经或者现在正经历着这样一种拷问,“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如果不喜欢又为何要苦苦的坚持下去。”我从毕业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毕业的两年,我曾任职于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司,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有幸路过或者到访了20多个国家。其实平心而论,工资待遇很可人,高收入,还能免费到世界各地旅游。可是就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来说,那对我而言简直就是炼狱。我丝毫实体会不到自己的价值,只感觉自己像一具不停运转的机器人。于是在完成第二个合同以后,我经过一番冷静的分析,终究还是放弃了那份工作,一切归零,回国从头开始,追随自己的心,选择投奔于自己热衷的教育事业。吴晓波的这句话,我不用再做过多的解读了,可是现实中有多少人真正搞懂了自己的心,明白了工作的内涵,看清了眼前的路呢?

这本书里的精彩内容很多,我也没办法在一篇文章里详尽的解读完。况且,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每个人读一本书,受自己知识积淀,兴趣爱好,价值观的影响,体会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那么收获的东西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我想在看这本书上有一点应该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都把自己的时光浪费在了这件美好的事物上。比如读《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16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