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4000字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几年前从学校图书馆借阅的徐迟翻译的纸质本,当时有一种震撼和惊艳,感觉是读过的最好的书没有之一。这本电子书,译者李继宏,竟然断断续续看了近两个月都没看完。这两天利用国庆假期从后往前重读了一遍,依然为之倾倒和迷醉,虽然很遗憾有三章内容重复。梭罗身体力行,融于自然,看透万物又兴味盎然,垒屋、种豆、锄草、垂钓、冥想、访邻会友,谦卑而骄傲,简朴而深邃,独居而热闹,风花雪月、晨昏更替、四季更迭、飞鸟虫鱼,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看似清心寡欲,实则在庸常琐细中享受世俗人生的返璞归真,描摹理想社会的公民自由和身心解放。可以慰藉,可以疗愈,我们现世的焦虑、无助和愤慨。李继宏的翻译华丽俏皮,“别向往天堂!那是对大地的侮辱”;徐迟的译笔干净节制,"水洗湖岸,亦如千年",犹如神来之笔!
第1章 导读
* 亨利·戴维·梭罗在 1845年7月4日搬到瓦尔登湖畔独居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
* 1844年4月30日,梭罗和他的朋友爱德华·霍尔在康科德镇的费尔黑文湖附近游玩,不慎引发山火,烧毁了三百英亩林木,造成超过两千美元的损失……梭罗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惩罚……由于纷纭的人言物议,再加上内心的负疚,梭罗遂渐渐萌发了搬离他父母家的想法。
* 爱默生: 其行文欣快,流光溢彩,殊堪玩味,兼且诸妙咸备,部分文字已臻极高境界。吾辈皆视亨利为美利坚群狮之王。
* 《瓦尔登湖》是作者湖畔独居的记录,描绘了梭罗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第一个特征是其对自然巨细靡遗的描摹和引申。
* 超验主义的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三个假设:词语是自然现象的表征;特定的自然现象是特定的灵性现象的表征;自然本身是灵性的表征。
* 对美国社会现实的批判,给《瓦尔登湖》染上了浓厚的美国色彩,堪称它的第二个特征。最鲜明的美国风格在于它体现出来的个人主义思想。
* 《瓦尔登湖》的滞销,跟其文本的艰涩和思想的激进有关。难以读懂的原因有三个:大量地引用古代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的典籍,缺乏足够古典学知识几乎是无法领略的;出现了许多动物和植物,如果没有一定的博物学基础将不可能了解那些动植物的习性和形状,不可能完整地联想起梭罗描绘的画面;最关键的,作者很多假设和推断都是建立在超验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倘若事先没有看过爱默生等其他人的作品,必定经常会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 19世纪中期,美国密集地涌现了几部文学经典,包括《红字》《白鲸记》《草叶集》《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及爱默生的散文;《瓦尔登湖》对当今美国对其自身认知的贡献是最大的。
* 这位 19世纪的先哲诚然很容易给人这种印象:他终身未娶,生活俭朴,基本上做到了戒荤茹素,其言谈举止也不落窠臼……
第2章 生计
* 在劳动的间歇,我翻看了一两本浅薄的游记,后来我自己觉得很惭愧,这样的书其实读了等于白读。
* 关于现代生活的种种问题,都能在经典中找到答案…… 好的阅读就是以真正的精神去读真正的书,这是一种高贵的活动…… 好的阅读就像田径运动,也是需要训练的,人们需要穷毕生精力、持之以恒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读书和写书相同,都应该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
第3章 居所和生活的目标(同14章 室内取暖)
* 夏天已经像远去的猎人般离开,但我就这样靠着它依旧闪烁的余烬来温暖自己。
第4章 阅读(同17章 冬天的湖)
* 清晨时分,我在《薄伽梵歌》包罗万象的恢弘哲学中沐浴着心智,这部作品的历史非常悠久,和它比起来,我们的现代世界及其文学作品是那么的拙劣而琐碎;我很怀疑那种哲学可能专属于遥远的古代,它的崇高圣洁是我们现在的思想所望尘莫及的。
第5章 声音(同19章 结语)
* 别费很多心思去获得新东西,无论是衣服还是朋友。
* 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至于灵魂的必需品,是无需花钱也能买到的。
* 我不愿生活在这躁动不安的、神经兮兮的、热闹喧嚣的、鸡零狗碎的19世纪,我宁可站着或者坐着思考,任由它悄然流逝。
* 我不禁想到,或许有某位更伟大的恩主和智者,正在俯视着我这只小虫子。
* 导致我们闭上双眼的阳光,对我们来说就是黑暗 。只有在我们醒着时,天才是真正的破晓。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太阳也无非是一颗晨星而已。
第6章 孤寂
* 只要把四季当作朋友,我相信没有任何事情能让生活成为我的负担。
* 我们寄居的这个地球无非是太空中的一点。
* 思考着或者工作着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寂寞的。
* 我们活得太拥挤,因袭彼此的生活方式,相互之间磕磕绊绊,我想我们因此而失去了彼此之间的尊重。
第7章 访客
* 我的屋里有三把椅子,独处时用一把,朋友来时用两把,与人交际时用三把。
* 你无需靠请客来赢取好名声。
* 他表现得越谦卑,就显得越高贵。
第8章 豆田
* 便有夜鹰在头顶盘旋,宛如眼睛里的微尘,或者天空的眼睛里的黑点……
* 他们的身姿优雅而修长,像湖里荡漾的波纹,又像随风飘扬的落叶;自然界的万物真是血脉相连啊!
* 我们常常忘记,照耀田园、草原和森林的,其实是同一个太阳。
第9章 镇区
* 因为人在这世界上,只要闭上眼睛转一次身就会迷路……
第10章 湖泊
*浪花冲刷着湖岸,千载以来始终如此。(徐迟:水洗湖岸,亦如千年。)
* 美丽的景物真的非要以某些人的名字来命名,那些人必须是最尊贵、最崇高的才行。
* 别再向往天堂!那是对大地的侮辱。
第11章 贝克尔农场
* 我不喝茶,不喝咖啡,不吃牛油,不喝牛奶,也不吃鲜肉,所以不用为了得到这些东西而卖命工作;反过来说,因为我不用卖力劳动,所以不用拼命进食,在食物上的花费因而非常少……
* 但真正的美国应该是这样的国家:在这里你有自由去追求一种无需这些东西也能过得很好的生活,政府不会想方设法强迫你拥护奴隶制,要求你为战争出钱出力,更不会让你承担各种多余的花销,那些因这些玩意而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费用。
* 你的生活缺乏权衡,所以过得如此凄惨。
* 我突然觉得如此急于去钓狗鱼,对我这样曾经念过中学和大学的人来说,实在是自甘堕落……
* 别让谋生变成苦差事,而是让它成为娱乐活动。
第12章 更高的法则
* 自己内心有两种本能:其一是想要过上崇高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灵性的生活,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本能;其二是渴望体验原始而野蛮的生活;对这两种本能,我是一视同仁的。
* 我认为白水是唯一适合智者的饮料,酒并非高贵的液体;一杯咖啡能够冲走清晨的希望,一杯热茶可以破坏夜晚的美梦!
* 饕餮、贪杯、好色或嗜睡其实是一回事。
第13章 野生的邻居
* 我通常耕作到中午,然后到树荫下休息一两个小时,先把午饭吃了,再去泉边看会书……
* 秋天时,我常常花好几个小时,观看成群的野鸭灵巧地在湖心游来游去,远远地避开那些猎人……
第14章 室内的取暖(同第3章)
第15章 原先的居民和冬天的访客
* 和他同住的是他热情的妻子芬达,芬达会算命,性情很活泼,长得既高又胖,还特别黑,比任何黑夜的孩子还要黑,像她那样又胖又黑的女人,在康科德也算得上空前绝后了。
* 我试图只字不漏地拜读查尔默斯的英文诗集。
* 我也回家睡觉和继续看《贡狄贝特》
* 门板、门楣和门槛早已消失,丁香依然蓬勃地生长着,在每年春天绽放芬芳的花朵,任凭心有所思的过客随手摘走。
* 花朵依然那么灿烂,气味依然那么芳香,好像第一个春天那样。我赞叹这些依旧温柔、高雅、欢乐和明艳的丁香。
* 他就这样用半睁半闭的双眼,从梦境中望出来,努力想要弄清楚我到底是某件模糊的物体呢,还是他眼里的灰尘。
* 刺骨的寒风会掴打我的左脸,我虽然不信教,但还是把右脸也转过去让它打。
* 反正他的头脑里只有这些崇高的思想,就像坚果里面只有果仁那样。
* 和他们聊天是新英格兰夜谭。
第16章 冬天的动物
* 野兽和人类是相同的,只是处于不同的文明发展阶段而已。……他们就像是穴居时代的原始人,依然苦苦坚持着,等待他们变形那天的到来。
* 它全靠吃嫩芽和饮仙露为生,是大自然亲生的鸟儿。
* 连野兔也养不起的乡野肯定是很贫瘠的。
第17章 冬天的湖(同第4章)
第18章 春天
* 一天是一年的缩影。夜晚是冬天,早晨和黄昏是春天和秋天,中午是夏天。
* 哪怕是再大的湖泊,它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就像是温度计里面的水银柱。
* 吸引我到森林里来生活的一个因素是,我可以有余暇和机会去观察春天的来临。
* 这是从地里冒出来的霜;这就是春天。它先于花团锦簇的春天,正如神话先于诗歌。
* 我要是跺几下脚,它们只会叫得更响,仿佛在疯狂的恶作剧中,它们已经抛下了所有的畏惧和尊敬,完全无视人类要求它们停止的命令。
* 春天的第一只麻雀来啦!一年就这样在万象更新中启幕!
* 在这样的时刻,所谓历史、纪年、传统以及一切的启示录,又算得了什么呢?小溪欢唱着颂歌迎接春天。
* 反正我们人类的生活只斩草不除根,所以青翠的草叶永远不会灭绝。
* 在四季的轮转中,每个季节对我们来说都是最好的,所以春天的光临,就像是混沌初开和黄金时代的到来。
* 明明春天已经来临,我们却还在冬天里流连。
* 我第一年的林中生活就这样结束;第二年的情况与此大抵相同。我最终离开瓦尔登湖,是在1847年9月6日。
第19章 结语(同第5章)
第20章 版本和注释说明
第21章 作者介绍
* 亨利·戴维·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 ) ,1817—1862 ,作家、哲学家、思想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却选择隐居瓦尔登湖。 倡导朴素、真实、清醒、自然的生活方式。
* 代表作: 《康科德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1849年) 《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1849年)《马萨诸赛州的奴隶制度》(1854年)《瓦尔登湖》(1854年)。
* 李继宏 ,生于1980年,祖籍广东,现居上海,翻译家。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