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通往奴役之路(修订版)》读后感_1800字

《通往奴役之路(修订版)》读后感1800字

民主、计划、保障等均以自由为代价,自发自下而上的经济活动与自上而下的政治计划之间存有矛盾,追求计划经济的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哈耶克通过纯理论博弈试图构建运行一套良好的社会秩序方案,政治性虽强但不乏令人深思的观点。
总之不愧为社科经典,确实该早早来读,然读起来仍甚为费劲,大有中学时代解数学题的困顿愁苦,所幸文中多有经典表述较为熟悉。这类书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观点的多个论据不停交织,倒显得有些条理不清,为辩而辩;翻译的文字总归撇脚,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附上简略笔记供再读参考:
第一章 被离弃的道路
社会发展趋势:自由主义(个人活力解放,带来财富的逐渐增长)——自由主义衰退(1875-1920)
衰退原因:自由主义本身的弊端:发展迟缓,为反社会特权者所利用;社会主义思潮
第二章 伟大的乌托邦
社会主义:对更大自由的允诺,取代自由主义
1848年革命,民主思潮→社会主义+自由=民主社会主义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概念的混乱:社会正义、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和保障等理想——手段抑或目标?
经济计划:社会主义改造首要工具,集体主义方法;运用预见合理处理问题
计划者和自由主义者的分歧:强制力量的控制者是应限制自己于笼统地创造条件,以便最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知识和创造力,使他们能成功地做出计划,还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必须根据某些有意识构造的蓝图对一切活动加以集中管理和组织?
基础信念:创造有效的竞争(有效协调个人努力的力量),并以之作为社会组织的原则,排除对经济生活的某种形式的强制性干预,但同时承认有时须借助政府行为强制干预。
使竞争发挥作用的条件:适当组织(货币、市场、信息渠道ect.);法律承认私有财产和契约自由,界定财产,竞争制度有效运行的法律制度的系统研究;侵权责任制度(损害赔偿救济),防止欺诈。
结论:反对用以代替竞争的计划
第四章 计划的“不可避免性”
技术→垄断:私人组织垄断or 政府管理生产
大规模生产=更大效率→竞争消失(未有支持依据)
【论断】现代技术发展→现代工业文明的复杂性,新问题→竞争没有适当解决→有效的控制或计划
Eg. 竞争之下的价格体系
第五章 民主与计划
集体主义制度的共同特征:为了明确社会目标而精心构筑的社会劳动者组织
“社会目标”:含糊其词地被表达成“公共利益”“全体福利”“全体利益”。价值选择之后形成的社会准则,国家行为限定在存在一致意见的范围
民主政体:保持民主政体的最终控制是民主本质不受影响的条件
民主程序:是否可以授权? 民主的代价:真正一致的领域可能存在有意识的控制,其他职能听任事情自由发展。
民主的本质: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
第六章 计划与法治
法治:区分自由国家的状态与专制政府统治下国家的状态;是自由的保障,也是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
计划社会:政府强制权力的使用不再受事先规定的规则的限制和决定
第七章 经济控制与极权主义
经济控制=对人类生活本身的控制=/≈独裁→政治不自由
极权主义:并非偶然现象
第八章 谁战胜谁
对竞争的异议:竞争是盲目的
社会主义运动:与特定集团的利益密切结合
第九章  保障与自由
经济保障:
有限度的保障:人民可期望的正当目标
某种生活水准的保障:特权者或特权集团相对地位的保障
保障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由国家默认或加以支持的、以限制性措施来寻求保障
第十章  为什么最坏者当政
集体主义:建立在个人主义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道德基础之上,但只能在较小集团内方行得通。
最坏者当政的理由:(1)寻找集团共同承认的价值必须要降格到道德和知识标准比较低级的地方去;(2)温驯者没有自己的坚强信念而准备接受现成的价值标准体系,只须向他们不断鼓吹便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3)政治煽动家团结有密切联系的成分相同的支持者。
第十一章  真理的终结
社会主义的目标实现的方法:使每个人都相信那些目标 → 极权主义国家不感受到压迫的原因
第十二章  纳粹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源
国家社会主义:对理性的反叛(×)
德国接受社会主义的原因:少数资产阶级的支持;反对各种形式的自由主义,融合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
第十三章  我们中间的极权主义者
自由人民的社会→权力组织化→极权主义国家
垄断无可避免:[美]对私人垄断加强政府管制
第十四章  物质条件与理想目标
个人自由↔社会须从属于某一目的(唯一例外:战争和其他暂时性灾难)
第十五章  国际秩序的展望
联邦制:分割统治权力而予以限制和约束
计划→经济政策产生经济利益冲突→转化为民族矛盾等 民主手段(统一集中管理)经济生活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16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