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永续:从历代王朝兴衰看帝王管理之道》读后感1000字
崇祯的管理教训
崇祯皇帝居于深宫瞎指挥,导致明军战败以致明朝灭亡的史实就是最为典型的教训。
从历史学家的记载看,崇祯实际上是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年轻皇帝,自小在皇宫长大的崇祯最大的性格弱点就是刚愎,对于驾驭人才的微妙之处几乎无知,从而导致了将三大将军全部“消灭”,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进而丧失江山、个人自杀的历史悲剧。
崇祯十二年正月,洪承畴被任命为蓟辽总督,镇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崇祯十四年三月,清朝大军包围了锦州城,以吸引洪承畴的军队出来援助。久经沙场的洪承畴深知清军阴谋,针对敌强我弱的现状,在给崇祯的报告中提出“可守而后可战”的策略,打算坚守到清军粮尽退兵时再进行出击,以确保胜算。驻守锦州的总兵祖大寿算计着粮食足够用半年,因此也有信心坚守。开始,崇祯同意了洪承畴的计划,但没过几天,他在兵部尚书陈新甲的鼓动下改变了主意,似乎洪承畴这个家伙有意不服从皇帝的命令,见死不救,且有拥兵自重的意思,于是,强令洪承畴“克期进兵”,否则予以严惩。洪承畴无奈之下,只好率兵出击,结果被围了个正着,本欲悬梁自尽,被副手夏承德救下顺手送给了清军,洪承畴随即也投降了清廷。锦州守将祖大寿一看大势已去,也无可奈何地投降了清朝。自此,关外重镇基本全部沦陷。
但是,崇祯并没有反思自己的指挥错误,总是埋怨这帮家伙不顶用,结果在与农民起义军的斗争中犯了同样的错误,丧失了另一员大将孙传庭。
当时,潼关之外的李自成大军号称百万,而守卫在潼关的孙传庭部队只有十万。他的一位部下提出:“贼势重,不可敌。然襄阳赤地千里,百万之兵何以供食?半载必饥,因而攻而必胜。”孙传庭很认同这种看法。但由于当时饥荒遍地,孙传庭责成当地富户捐助兵粮,引起大批士绅不满,纷纷向崇祯告状,说孙传庭“故意不攻贼军,利用贼军敲诈兵饷”,要求皇帝督促孙传庭赶快南下与李自成决战。猜疑心极重的崇祯一方面担心“贼势壮大”,一方面怀疑孙传庭“玩寇糜饷”,强令孙传庭出兵,并连发数道命令。无奈之下,孙传庭在大雨之天率十万大军离开潼关,遇到李自成军队的伏击,孙传庭死于乱军之中。
与前两位将军相比,袁崇焕的下场最惨。洪承畴投降保全了自己,孙传庭战死沙场、成为烈士,而袁崇焕则因谗言而被处以最残酷的极刑。
崇祯这种因猜疑而导致的“上侵下”管理方式直接影响了他的正确判断,情绪淹没了理性、上级威权代替了下级威信,结果就是王朝的倾覆。某种意义上讲,北宋末期的赵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