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刀锋》读后感_1600字

《刀锋》读后感1600字

### 世间悟真,如历刀锋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一、章节整理

第一章描绘艾略特在贵族社会的成功光环,主要是奢侈豪华的物质生活和左右逢源的社交生活。

第二章,写伊莎贝尔和拉里的分手,这里不仅仅是结束一段三观不合的爱情,而是两种生活的分道扬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一次决裂,伊莎贝尔是现实的女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他不能接受拉里给的清贫,选择了奢华的生活。却又藕断丝连,无法达到理想和现实的平衡。

第三章,经济危机下物质家园的高速扩张和崩溃,带来的精神家园的摧残,对比之下显示出了拉里的生活方式的优势和伊莎贝尔的现实主义生活的顽强。

第四章,写拉里对大家的帮助,比如马图林一家,苏姗·鲁维耶母女。一个是以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为理想的破灭,一个是身体疾病导致的虚弱,却都得到了精神的安慰,鼓励和修复。

第五章写苏菲和艾略特的悲惨境遇,特别是伊莎贝尔对苏菲的评论虽然冷酷无情又暗含妒忌,但其实似是而非。

第六章,通过和拉里的交谈,讲述了拉里漫漫的求索历程。

第七章,各归其位,各人有了自己的结局。有的取得了间段性的成功,有的得到了最终的结局,有的还在践行着自己的选择。各种结局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的众生相。其中没有任何的道德评价,表露出作者宽广的胸怀和仁慈的态度。

二、人物简析

艾略特·谭伯顿:上层社会的佼佼者,有优秀的个人素质和出色的生活技能,并在上层社会展现出杰出的社交才能,但是这种贵族圈子的生活也是喜忧参半的,即帮他得到了丰厚的财产和名声,也最后毁了他的生命。

作为物质主义的代表,在上层生活中表现的越是成功,越显示出精神的匮乏和庸俗。特别是最后写墓志铭的那一段很是幽默搞笑加辛辣讽刺,到死都忘不了自己的优越性,甚至认为天堂也是一个阶层分明的世界,而自己死后依然是天上的贵族阶层。

伊莎贝尔:一个现实主义的人物,虽然放弃了理想的爱情,选择了奢华的上层生活,但是在家道中落的时候能迅速的做出调整,提现了其顽强适应性。却也有其冷酷无情和高傲的一面,特别是在对堕落的苏菲的评论时暴露无遗,而且凡事以自我出发,最后把苏菲送上了绝路。除了女人的妒忌,还有其冷酷,自私,自大和工于心计。她想把理想自我寄托到拉里的身上,恰恰说明了其理想的荒芜。

苏菲·麦唐纳:一个外表平凡,心灵纯净,有艺术追求和爱好的女子,在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自甘堕落直到灭亡。

劳伦斯·达雷尔:(拉里)一个偶然的契机加上一次痛苦的经历让他省思生命的意义:“我想确定究竟有没有上帝,想弄清楚为什么有邪恶存在,也想知道我的灵魂是不是不死。”在后来的人生中一直不停地尝试去求解,放下爱情,放下工作,不停地进行思考,阅读和参访,在文学艺术,科学心里,西方宗教方面孜孜求索终不能解,最后去东方的印度拜师修禅,最后终于有所了悟,回归了一种平淡处世,凡事随和,慈悲为怀,戒除私心,节制的生活,明白了最伟大的理想应该是自我实现。

苏姗·鲁维耶:其中最有戏剧性的就是这个女人的人生,从贫寒之家出走的少女,在以绘画模特为业的半生活中,最后却曲折离奇的过上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由于其天生的审美天赋,明确的生活目标,善于学习不断成长的能力,和步步为营不断进取,以及对自身资源和运气的合理把握,个人觉得其中除了拉里外,只有苏姗·鲁维耶能把现实和理想合理的平衡,获得满意的生活,当然其中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三、总体评价。

总体来说,整本小说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情节算不上曲折离奇,一波三折,但也是着实很有让人惊叹震撼之处,特别是作者平静,包容,平和的语气,虽然也有使用讽刺的手笔,但几乎做得不露痕迹。其中的论述,也能够使用的恰到好处,最后的世界众生相的归纳,更是棋高一着,别具匠心,这些都显示了职业小说家高超的职业技能。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26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