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1200字
读三国,之前看了好几遍,依然还是喜欢纸质的。每个人都会带着不同的目的来阅读,这本书不仅写了历史的更换迭代,荣辱兴衰,人物的奋斗史也是跌宕起伏,我想这是吸引自己的地方。人生真的是妙啊,以少胜多,以寡敌众的案例不胜枚举,看的人澎湃了,羡慕钦佩之余,不免的思考,生而为人,有着无限的可能,详细的例子就不用多讲了,借用《霸王别姬》里面那句话来讲,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很多个小人物都是通过努力奋斗,最后名扬天下,这是自己最欣赏本书的地方。三国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描绘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把很多人性的特点刻画的栩栩如生,丰满而又充满朝气,看着实在是享受。虽然看了很多遍,仍感觉余味未尽,为很多的遗憾感到不平,可叹可叹,这种滋味是最难受的,前几遍阅读都如此,可能是年岁渐长的缘故,现在心里慢慢的平静了许多,也能接受和容纳那些个埋怨愤怒可惜的心理。也曾为很多情节欢呼雀跃,比如曹操以少胜多大败本初,赤壁杀得曹操片甲不留,曹操的优秀领导细节,孔明的多智近妖,很多义士的甘愿献身。“水镜先生曰,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是无比的落寞,徐元直的吾终身不为其设一谋,这是无尽的可叹,“魏延将本命灯踏灭,孔明说,生死有命,不可挽也”这是难以言说的无奈,“吾得孔明,有如鱼得水也”这是莫大的欣慰,想说的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与其说是这部经典因为战争造就了不平凡,不如说是历史长河中各人的人性的弱点和优点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发挥到极致而引人入胜。本书之所以不会过时,我觉得正是因为人物特点的刻画才让本书永续经典和辉煌,烽火连绵,战乱不休,这些是我等现代人不可能体会,也不可能经历了,可是不管什么时代,人性那些特点却会永远的继续下去。人物特点的真实,会让自己读着读着有一种代入感,所以不仅仅是在读书,更是在与自己交流,交流什么呢?不禁在想,曹操年少借献宝刀杀董卓是怎样的大无畏?曹操与袁绍对话,愚记忆颇深——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吾问之曰:足下意欲若何?
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志向是个神奇的东西,是梦想,也是方向。无怪乎有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孔明六出祁山,最终逝世于五丈原,唏嘘不已,我们可以说他执着,忠诚,也可以说他顽固,不识时务,一千个人读就有一千个想法,值得思考。很多情节,都情不自禁地带入,设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办。这么一来,仿佛与书中的年代无感,仿佛就是此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是它教会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它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于中认识自己。鄙人读完忽然有感而发,愿闻诸君之高见。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