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读后感_4000字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读后感4000字

再次看完这本书好几天后,我坐着公交车驶过跨海大桥。天气阴冷潮湿,玻璃上满是水雾,窗外亦是一片灰蒙蒙,大海也笼罩在迷雾里,而人和车则是在迷雾森林里穿行。

我想起了斯嘉丽,想起了一直笼罩着她的梦魇,想起了她在战后的饥饿里一次次地在梦中雾气里狂奔、寻找,想起了她在兰妮死后狂奔着回到家里,终于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着的人是瑞德,那个每次在她半夜时因梦惊醒哭泣时,给予他温暖胸膛和拥抱的人。可是,太迟了。一直得不到爱的回应,又失去了钟爱的女儿的瑞德,垂头丧气却又坚定地说要离开她。

十几岁时看她,从一身漂亮裙裾到饥饿缠身到奋起直追到失去所爱,心里触动,但始终不懂,也始终学不会她那样的傲气,大口吞下一杯烈酒,告诉自己明天再去思考、再去决定要怎么做,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学不会她的勇敢,学不会那种睥睨生活的态度,更学不会那痛饮人生一杯酒,即将愁苦作蜜糖的态度。

二十几岁时再看她,内心万种纠结,时而喜欢这个迷人的小妖精,时而鄙弃她的自恋和骄傲,时而羡慕她拥有那么优雅的母亲和直性子的父亲,时而又对她的一些经历感同身受。是啊,再也不是那样的年纪,可以随意讨厌或喜欢一个人了。因为开始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知道要有慈悲心,要容得下一个人的好与坏。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有这个人物,终于不再是作为一个爱情故事里的人物出现,而是宏大历史叙述里的生动角色,她的经历串联的十几年,是美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段,是历史转折点上的关键时间段。

斯嘉丽出生之前,她父母的际遇,所代表的是当时南方奴隶主的生活,母亲是拥有威望家族的小姐,父亲却是来自爱尔兰的垦荒者,因缘际会拥有了一块地(他对土地的渴望,不也是那时候的“潮流”么),因缘际会娶了贵族人家的女儿。

斯嘉丽的少女时期,无疑是辉煌明亮的,像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她拥有姣好的面庞和迷人的身材,她穿着华丽,倒在她石榴裙下者无数,唯一的烦恼是家里的黑妈妈不停地念叨着要自己遵守这样那样的规矩,而那些暂时还没有围在自己身边的男子,没关系,只要她稍微颤一下睫毛,抖动一下裙摆,就可以成功成为他们的女神。

直到阿希礼和兰妮的婚讯传来。从来没有受过挫的她,在面对着“原本应该向自己求婚的人却要和别的姑娘结婚,哦,那个姑娘还那么弱小”的烦恼里,她无意中塑造了一个完美的阿希礼形象,她告诉自己她爱他,她想拥有他,她应该娶的人是自己。她决定在他们婚讯决定的当天去表白,把失去的“本该属于自己的”爱人再抢回来。

那个时代落幕前的最后一场盛大野餐,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斯嘉丽表白了,但却没有成功,在情绪的唆使下,为了“报复”,她答应嫁给爱慕她的查尔斯;瑞特出现了,见到了斯嘉丽,此后的大半生活里都有她;战讯传来了,此后,阿希礼、查尔斯,所有那些娇生惯养、衣着华丽、惯于逍遥生活的贵族年轻男子,包括穷苦的白人、黑人,都上了战场,面对牺牲和鲜血。

战争描写的这一大部分,很恢弘,但又细致地很,每一个小角色都熠熠生辉,却也映照出了战争对于每一个人的改变、对城市的改变,也引发了我们对“战争”二字的思考。

在过去我们学习初中历史的时候,课本上让我们背诵的是美国内战解放了什么...打破了什么...一副正义的模样。但要知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小说里,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也从最先,一股脑的赞成甚至是期待,以为南方可以在一个月就把北方佬赶回北部去;此后,战争有输有赢,上战场的人体会到了南北实力的悬殊,家中传来亲人战死消息后,一步步地减弱了自信。很少有人冷静下来,像瑞特那样思考,这场战争终究是必输的。

战争真的有“正义”吗?纵然,它是推翻了陈旧,打破了不公,解放了一些人的自由,但它同时也是一座牢笼,将另一些人的生活摧毁,制造起新的混乱,束缚了另一批人的公正。战争没有正义与否,只有对谁有利。

战争中,最能得到利益的,无疑就是以瑞特为代表的投机者。他们串通起来,渡过封锁线,运送货物,赚取巨额的利润。瑞特对斯嘉丽说过,最能够赚到钱的时期,就是损毁和建造这两个时间段。他抓住机遇了,虽然也背负了骂名,但比起南方人身上破烂的衣服、磨得极薄的鞋底、日渐贫瘠的食物,骂名又算什么呢?他完全不在意别人在说什么,这大概因为此刻他的生命里只有自己最重要,除了自己,他谁都不在乎。

对待这场战争,斯嘉丽也一直是持负面想法的,这倒不是由于她的内心有多少的慈悲和怜悯,也不是因为她有瑞特的视野,而是因为战争影响了她的生活,这一话题太过枯燥无味,影响了那些男人们围在她的裙子周围向她献殷勤。战争也夺去了她的第一个丈夫,她很伤心,却不是因为丈夫的死去,而是因为他这一走,使她成为了寡妇,并生下一个遗腹子,要承受更为严苛的、南方人对已婚妇女的要求,而她才十几岁。不再有色彩艳丽的裙子,不再有男子围绕她身边,不再能到舞池里跳舞展现她最瘦最美的腰肢。

是的,看到这里,我们都清楚,瑞特和斯嘉丽是一样的人。他们自私(中性词,并非贬义),他们显然更关注自我。他们足够坚毅和勇敢。但是你也不能说他们只爱自己。他们的心里也有自己要去维护的东西。

斯嘉丽一诺千金,答应了阿希礼好好照顾兰妮后,哪怕面对着炮火的威胁,她依然留下来陪着兰妮,并在亚特兰大被攻占之前,带着她逃离,回到塔拉庄园,保护他们。斯嘉丽真挚地爱着自己的亲人和塔拉庄园,她在扛起一家重担时,也并不是软弱的。到阿希礼家庄园摘菜的那一段,过多久再看一遍,都会受到极大的触动,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她硬撑着,不敢崩溃。此后,又为了塔拉庄园,她愿意牺牲自己去向瑞特求救,失败后也迅速找到另一个方法,抢走了妹妹的未婚夫。

她的做法实在算不上光彩,她之后所做的一切也让人忍不住对她露出鄙弃的眼神。但是她不是活在过去的人,她抛弃了旧的自己,过去生活的记忆,也丢掉老南方的束缚和文明,在战争结束后的亚特兰大,在文明再度建立的混乱时期,要挣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她不同于那些仍旧活在旧时代的人们,对古老的过去念念不忘,对瞬息万变的现在彷徨不安。她想把命运狠狠地攥在自己手中,想要很多的钱,想要吃得好、睡得暖,想要阿希礼的爱。

比起她一个人在塔拉庄园,为了食物不停地奋斗这段艰难的日子来说,最让我感到伤心的其实是她第三次婚姻,嫁给瑞特,去新奥尔良旅行时,她狼吞虎咽地吃着桌上的食物,一点都不放过。太心酸了。若不是经过了那段艰辛的日子,胃里有着饥饿的记忆,她怎么会如此呢?

斯嘉丽和瑞特结婚后发生的一切都好似无足轻重,直到美蓝的出生,瑞特慢慢意识到了他们一家已经被上流人家所拒绝了。此前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他,第一次好好地考虑起这件事,他不希望自己心爱的女儿被排斥在上流社会之外。为此,他开始改变,讨好之前厌恶他的人,和亚特兰大的投机者们划清了界线。他的生命,终于也有了更重要的事。

但是美蓝死了。失去爱女,又得不到斯嘉丽爱的回应,他的生命,该是被掏空了。

瑞特对斯嘉丽的爱有多深刻,一直以来我都是很怀疑的。因为,爱一个人怎么会是不停地打击她呢?他自信能够让斯嘉丽爱上自己,但是每一次当斯嘉丽感受到爱意时,他却又投掷出不爱的箭。他说了那么多狠毒的话(看着书的我都感觉到气愤),这真的是爱吗?

在对待爱情这件事上,斯嘉丽确实幼稚得很。她有三次的婚姻,她却不懂爱。

少女时候的她,虚荣多于其他感情,面对阿希礼和兰妮的订婚,自然是如同自己的玩具在她没发觉的情况下被抢走了,内心夹杂的各种情绪阻碍了她去思考,自己真的爱阿希礼吗?此后嫁的两个人,都是出于一定的目的,并没有多少真情实感。甚至是嫁给瑞特时,都没有发觉自己对他的感情和依赖(但爱怎么能等于依赖呢)。

小说的最后,兰妮逝去,斯嘉丽才意识到自己去她的情感,阿希礼的光环褪去,他原来也不过是一个如此孱弱的年轻人。

她跑回了自己家,一路上思绪万分,在迷雾里穿行,急于告诉瑞特她终于发现自己真实的心意。可是瑞特却已经决意离开了。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在想,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心意”。我知道,有时候女孩的爱情就是盲目和莫名其妙,斯嘉丽对阿希礼的感觉就是“他应该向我求婚,因为这里所有的年轻男子爱我,你也应该这样”,因此,当得知阿希礼要和兰妮结婚的消息时,她就好似自己心爱的玩具被抢走了一般,从此开始耿耿于怀。但这是爱吗?不是。这是一种幻觉。一种女生惯常使用的、迷了自己双眼的幻觉。

但瑞特的爱就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般吗?也未必。爱一个人的时候,怎么舍得和她玩起游戏?怎么舍得用那些伤人的,将对方推向远处的话语,伤害她?他的爱里也有着一种意气用事,而不是令人真正心安的(可是斯嘉丽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曲折,再勇敢,也是对阿全有所期待的)。

故事的最后,兰妮走了,阿希礼身上的光环褪去了,瑞特要离开亚特兰大了,斯嘉丽看似拥有了一切,但其实也是两手空空。她对自己说,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正如我们每个人常常对自己说的那样。但明天真的会好吗?

经过战争的南部、亚特兰大在不断地复苏,但总有一些东西是离去了,并且不会再回来。

老南方成为了遥远的记忆,骑士、棉花田、野餐,包括这片土地上的一段文明和无数人物的故事,都随风飘散,再难寻踪迹,又何况,只是这一段爱情故事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58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