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靳东马伊琍主演同名原著)》读后感2000字
我是原著党,自然不信电视或电影真的能拍出师太的味道,当然我也承认,有时候,现实生活会比这部被改编的电视剧更狗血。
《我的前半生》,开播仅仅一个周,却有燎原之势,有的人对号入座,有的人幸灾乐祸,也有的人高高在上,开始肆无忌惮的抨击他人的生活,马伊琍演技很赞,演员阵容很强大,也有我喜欢的老谭,以及陈道明,但,此子君非彼子君。
虽然我也是一枚已婚妇女,但向来对婚姻家庭剧不感冒,因为亦舒,花了四个小时追完原著,师太笔下一出轰轰烈烈的离婚女人自救史,变成了一出滥俗三角四角恋闹剧,有人说,改编作品如同看别人痛打自己的孩子,同意 1。
一本书终要有一个主旨,师太原著旨在塑造新时代女性自强自立自主自尊的形像,一部剧也不例外,但它塑造的女主,俨然是一个审美辣眼傲慢无礼的作女,然后,跟风的人开始呼吁:感情不靠谱,男人不可靠,你要怎样怎样,不能怎样怎样。
好像因为一部剧,就可以彻底改写人生一样,堕落的依旧堕落,上进的依旧上进,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的自以为是之人。
还记得书中嫁给外国老头的子群,有一次很认真的问子君:姐,你认为我这种结局,也并不太理想吧?
子君小心翼翼地答:谁能够理想地过生活?我?唐晶?只要你心中满足,不必与别人的标准比,谁说不是呢。
每次看完一本书,都喜欢梳理下自己的思绪和想法,有时候简单写点随笔,有时候也会写写书评,对照小说谈谈自己的看法。
1我怎么看子君
小说中的子君,是一个英语流利持家有道品味绝佳的港式太太,所以,当涓生(原著里的男主)提出离婚时,她惊愕,我做错了什么?
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在处理,从装修房子到他父母生日寿宴,从孩子择校到家人出行的机票,全全是她包揽,她也并非一开始就嫁入豪门,曾经和涓生在医院的宿舍足足住了十年,甚至在她生孩子时,他因为工作也并不在身边,她觉得就算现在生活富足,也是她该得的,因为曾经吃过苦也付出过。
书中的子君没有剧中那么傲慢无礼没教养,她哭过但没闹过,慌张绝望然后反省至清醒,恢复冷静不失态,照顾孩子并告诉他们:一切照常,最后爽快的答应离婚,只有悲伤没有怒火。
涓生说,他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她只知道玩牌逛街做美容,即使这样,我也觉得,子君是在把一切事物安排妥的前提下才做自己的事,然而,人除了物质更需要精神,以及,子君做得太多,以至于她眼中的付出和牺牲他没看到,她围着老公孩子转,忘了婚姻和家庭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她失去了自己。
子君当然有错,错的不是做了全职主妇,而是不思进取,沉迷于优越的生活不能自拔,全职也好在职也罢,任何时候,出彩的都是一个人仍有跳跃的思维和无限的热情。
子君的优点大于缺点,堕落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错误,尽管代价是离婚,但他选择了坚强并一路前行,犯错并不可怕,能在犯错中成长何尝不是大智慧。
2假如是我,会和涓生离婚吗
会,即使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有也会,子君说,一向驯良对我言听计从的涓生,居然提出离婚,然后立即收拾东西搬出去,越是这样的人越认真。
一个变心的人可以瞬间冷血到让你完全不认识,他以为她把婆婆搬来当救兵。
原著独白:
在那一刹间,我把他看个透明,这样的男人要他来干什么?我还有一双手,我还有将来的岁月,另外一个女人得到他,也不见得是幸福,他能薄情寡义丢掉十多年的妻,将来保不定会再来一次。
他让她搬出去,免得她新交男朋友后对孩子影响不好,以及到后面,看到子君改头换面,他想复婚,又让她回家给儿子补英文,她拒绝,他说,你是她母亲,你不尽责,你铁石心肠。
最初的涓生很可恨,最后的涓生很可怜。
子君从重返职场到创业,这期间的蜕变,是因为工作也是因为离婚,感情没了就各自安好,就像她自己说的:凡事贵乎自然不必勉强,不管前方是什么,一直向前走就好。
是啊!否则又怎么会遇到老陈那样的人、张允信那样的艺术家、有趣的可林钟斯,以及值得她托付终身的翟先生。
3祝福所有坚守幸福的人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看这样的小说本身就很有代入感,有人认为,电视剧写实点没什么不好,一定要和原著一样吗?我相信看过原著的人都无法接受电视剧里的人设,而且,好多人之所以看这部剧不也是因为亦舒这两个字吗?
再说写实,假如子君真的穿越到这个年代,她热衷于穿着打扮和保养,完全可以经营家自己喜欢的店,年轻美丽也爱看书,做直播自媒体都不会太差劲啊!骨子里并不是堕落的人,被点醒之后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开始和选择。
结尾很美好,36岁再婚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翟先生求婚的盛大场面,简单不宣扬但又不失真实和温暖,而我们每个人,可以从她们的故事中取长补短。
任何时候,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就好,可以没有唐晶那么事业成功,但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生活失去重心,子君算不上华丽逆袭,她只是找回了自己。
ps:比起婚姻里的鸡毛蒜皮,更喜欢师太笔下子君和唐晶伟大的革命友谊。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