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皮囊》_精选读后感_1500字

《皮囊》_精选读后感1500字

这本书太负盛名了。从各大平台推广到同事的桌上搁着一本,再到朋友圈有人不停赞叹它。我不能说自己没对它好奇过。不过,我有避热点体质,这是我一直没有去读它的原因。
现在拾起这本书,是因为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书评,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毫不留情面地击这本书,笔者读的是关于描写母亲买房的一篇,然后她的看法大概是消费感动、煽情、恶心。因为我是一个在团建大家抱头痛哭时哭不出来的人,这个点评一下子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于是我老老实实地看完了整本书(是的除非书特别难看或者我完全看不懂,否则我还是挺有耐心)。虽然对刚才提到的读后感不完全苟同,但总体来说,嗯,很不喜欢。而我不喜欢的也不是故事,而是作者,或者说,叙述者。
同为闽南人,作者生活的小镇离我这儿车程还不到一小时。所以对于文中提到的一些社会风俗文化、家长里短,甚至称谓小名,我都颇感熟悉亲切。
我不想评定什么样的生活才叫做苦难。作者一家人省吃俭用灰头土脸为了争得一个当地人的看得起,我虽然不至于感动如看安迪从肖申克越狱的那一刻,但也不至于鄙夷或质疑。
似乎大家都需要一个奔头,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下去,才能让自己的存在值得延续下去。这个奔头也不伤天害理,那,行吧。这不属于我想评判的内容。
来说说让我感到不舒服的那个点,也就是作者,或者说,那个隐藏在作品后的叙述者。
这本书由14个短篇构成,前面11篇,皆以某个人为主要描写对象,以回忆过去的视角,道出往事。这些描写对象,包括作者的阿太(外婆的母亲)、母亲、父亲、村人、朋友、同学等和作者有过一段共同的生活经历或地缘关系的人。
作者可以准确抓出一个该描写对象不同于普罗大众的点,以此为基点展开事件描述,在事件推展和人物关系中表达出该人物的个性和命运。
这是一种童普遍的写法,而作者做得尚算是成功,在搁下书本的半个月后,我依然对书中人物记忆犹新。
但是让人觉得非常奇怪的一个点是,故事中多数人物最后的结局并不怎么好,多数人都承载着作者的唏嘘。似乎他们活着的作用就是让作者吸取经验教训“看看,我可不能这样啊,还好我没有这样啊。”(相反的,本书靠后的《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归到作者对自己的反思,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
我们总是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想看到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句话有点道理。弱水三千,作者挑选出这一批人物和他们的事情来描写,有意无意代表了作者的关注和目的。所以,通过对这些家人旧识的批评或轻视,反过来是在证明作者高人一等吗?
读这本书时,我总觉得作者如上帝在俯视人间:“看看这愚蠢的人类。”
作为愚蠢的人类中的一员,我感到不舒服。
或许有人要提到故作疏离的手法?当然,笔调冷漠有时是一种有意为之的手法。比如,王安忆的冷漠笔调使得她与作品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距离,或者营造出作品中生活的惨淡干巴,以达到打动人心的目的。
反观作者,他描绘的是自己的回忆,自己的亲人好友。这种笔调成了诸君作死和我无关的冷血。我真的不知道大家都在感动什么。我甚至看得有点生气。
作者像是一个尽忠职守的道德批评家,把感情抽离,取而代之评判,我都替他回忆中的那些人感到可怜。
大家如果真想感动的,同类型作品中也有我觉得写得很棒的,比如间连科的《我与父辈》(以记录和铭记自己的父辈逐渐消失的足迹为目的的作品),七毛的《我们连孤独都不曾拥有》(很年轻的90后作家是真的,文笔老练也是真的),花如掌灯的《青绿》(偶然遇见的网络作品,太喜欢,深情又有趣)。
至于作者。
再见吧上帝。我要朝向人间的方向,远远地逃离你。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404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