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读后感1000字
谁会爱原本的我?我该如何爱一个人?该如何相信一个人爱我?
又发现了一个让人颤栗的英国女作家—用非线性叙事写作的詹妮特·温特森。
家庭作为第一个进行社会化的场所,对孩子的影响丝丝缕缕浸入生命,早已变得无法量化和捉摸。温特森生活在一个抑郁缠身的养母身边,压抑和控制的阴云让她体内的小孩过早停止了成长。
只是徒增年岁,心底的小孩却拒绝成熟,这往往始于某次极大的割裂,也有可能是不断累积的冲突与失落。
如果一个人年少时遭遇了混乱的爱,那么他就会以为,爱本来就是危险的存在;如果一个人从小在冲突中成长,那么他就会不自觉地制造冲突,即使极度厌恶暴力,也有可能在某刻突然发觉自己有大杀四方的冲动。
尼采说“当你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When you look long into an abyss,the abyss looks into you.)杀了恶魔的勇士,其本身也被恶魔的血所玷污,成为了下一个恶魔。在这层意义上来说,恶魔是无法用暴力杀死的。”
究竟有没有出淤泥而不染这回事呢?对过往遗留的纠正,是否也构成了一种更有力的强化?反诹痛苦和恐惧,是否会使错乱更加名正言顺的占领人生?
我们无法看到自身认知之外的东西,也很难脱离成长环境下的思维模式。说是“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又是在命运给予的土壤中形成的。
如果碰到了以爱为名实行控制和伤害的父母,快乐和正常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家于他们是安全基地和可靠后盾,于她却成了无法逃离也无法回归的婴儿床,床上堆满了错位的亲情。
所以她一生努力寻求和解,而不是就此妥协。好在最终痛苦化为了财富,她更愿意成为现在的自己,也在某个层面完成了对养母和生母的理解。
这本书的打动人心之处在于那股极强的挣扎求生感。透过准确巧妙的文字组合,你能感受到温特森极力传达的渴望,也会被生命在极度限制下爆发出的果敢与坚毅所打动。
这个曾经受苦的小孩子,真的在很用力地长大啊。要在无比贫瘠的土地上,开出质朴却惹眼的花,要拥抱像垃圾桶般的宇宙,要在恐惧中学会爱。
人的信仰与境遇是分不开的。如果她的母亲没有让她失望,作者就不会得出“神迹在于自身”这样的道理。人只有在遭受痛苦时才会叩问真实,而人生关键节点时起作用的力量就会被看作真实。
这本书看得我很难受。因为一刹那的懂得而与作者狭路相逢,以致没能袖手旁观,真是一种惊喜加遗憾。
所以我无法说她不好。我是如此偏爱非线性叙事,如此认同她对时间的解读,如此厌恶和感激她的痛苦以及我的痛苦。
要到能让自己配得上所历之事的那一天,究竟要走多远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