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
之后,便是滑落。
触底之后,终将反弹。
一切就是这样物极必反,相生相灭,循环往复。
波动就是本质,世界只是波动的表现形式(或许只是其中一种,不得而知):因果时空。
叔本华对于其观点:世界是意志的自我认识,是意志的镜子这一点,说得很明白了,世界是意志的最初产物即理念的发展结果,其目的也在于理念的实现,当世界或者个人发展到认识意志波动的本质时,也就是到达上升的顶峰时,接下来就只能开始回归。世界的目的除了显现意志再没有其他。
意志的最初表现,即理念也是波动的、自为两极并且自相矛盾的,比如说自然力量中最基础的排斥与吸引。意志的波动本质在现象世界中就体现为扩张与收缩、肯定生命与否定生命等对立现象的交替,然而因为时空的无限繁多,因此这种直接的体现不明显,只能以间接的形式并且被人为地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来表现,比如情绪、动机,其实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表现为一种冲突,可以说世界本身就是冲突、往复、满足与匮乏的繁多现象。
对于意志来说,其本身在时间之外,时间的概念诸如生死、永恒不能用来形容它。然而对于现象事物来说,由于是处于时空之内的,感知时间的能力是有区别与限度的,因而在人类当前阶段所能想象的时间内,世界总体的目的就是发展,就是演化,但终归也只是意志宏观表现的上升阶段。同时,意志作为不变的物自体,其作用是一直存在的,并且与其繁多的表现共同构成现实,这种目前瞬时的意志表现以原始意志表现的种种时空结果为材料,并且可以通过理念的冲突来相互影响,从而使个体在遵循必然的因果关系时还能够拥有自由,这里的因果关系是材料所满足的时空关系,而自由则是由于当前的意志不通过更多的步骤而直接瞬间通过理念施加影响,因为意志是不遵循因果关系、是自相矛盾、是不可以预测的,所以在宏观层面就可以说具有自由。
由于意志波动的本质,其变化是唯一不变的性质,因而世界就不可能保持为一种常态,任何现象事物就只能是瞬时的,也是没有保存价值的,在人类的精神方面,因此也是不可能实现长久的幸福的,只有时空中无穷无尽的匮乏与追求。并且熟悉数学中正弦函数的人可以知道,波峰与波谷只是一点,而其余的除了上升就是下降,自然的一切就是处在这两个过程中的。
对于意志的认识只能到达理念的程度,然而这已经是目前以人类为代表的现象事物对于意志的最高反映。少部分人因为机缘巧合直观的获得了这种知识,因此他自己上升的过程也就结束了,转而开始做为存粹的理念体现,开始回归,现象世界的其他现象也就与他分道扬镳了,因为总的来说,目前世界的宏观方向是向上的生命力,而他的目的则是相反。对于如佛陀、徒等很多的人来说正是这样。由于认识到世界的这种本质,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是波动,而人作为意志的一种体现,其痛苦则是来自欲望的不满足,欲望或者动机则是瞬时意志与意志材料相互影响的结果,欲望的形式因为人所处的当下繁多的情况不同而不同,并且,痛苦作为一种主要过程,着个体进行扩张或者收缩以脱离目前的痛苦,一般人通过向外扩张以达成目的,而另一些人则相反。由于意志是超越时空的,因此不可把握,也就不能通过改变意志来去除痛苦,转而只能以通过知识影响意志的表现方式来减少痛苦,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做到极致,即回归意志本身,与意志融为一体。这种以知识压抑自身的能力也是意志波动的本质所决定的必然特性。而与意志完全融为一体就是消除了一切意志表现的绝对静观,达到此种状态之后,只剩下意志本身的波动而没有其他。我赞同这种看法,无谓的痛苦大多是由于知识的缺乏,但我认为一旦获取了关于意志表现的知识,尽力做到静观就好。因为快乐和痛苦都是意志本身的体现,不用刻意避免。
而从感知因果时空的本性,到能够认识时空、理性思考、辨别及保存知识以及以后可能出现的种种现象个体的能力,都只是意志的表现在繁多的发展中实现的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我认为不一定要说人以及人的理性是现象世界亦即自然理念的最终成就。
对于人类伦理方面的知识,仔细考察之后,可以发现其不过是一种繁多的现象,其根源也在于意志的体现,即波动。
以上所说的只是我在阅读叔本华此本著作之后的粗浅理解,除此之外,原著包含的内容及内涵远超我所讨论的,需要亲自阅读并结合自身体会理解。而这种文字表述也只能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大多西方的哲学其目的在于以抽象的概念来阐释世界的本质,相比之下,东方哲学如则更多以暗示来引发人的直观知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的知识目的存在都只是意志自觉的表现,实际上往往很难获得,需要运气和启示。
同类事物只能认识同类事物。科学只能认识自然,唯有意志才能超越现象。这就需要多考察一下自身以认识意志的种种表现。
但是,到最后,倘若我们能够哪怕有一点关于这个时空以外的思想,是不是就说明,其真实存在?因为人不可能超越自然,他的思想当然也不能,所以我还有好多问题,一言难尽。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