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陈云》读后感1100字
陈云在上世纪30年代即进入中共中央最高决策层。1933年1月,他随中央机关由上海迁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局成员、常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11月到达延安,年底再次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组织部部长。1949年5月,陈云从东北进京,参加筹组并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工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任弼时因病休养期间陈云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再次进入中央书记处。同年10月,陈云正式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陈云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并继续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1956年9月28日,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文革”中,陈云一度失去了工作,在1969年召开的中共九大上,他由原来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仅被选为中央委员。这是他自1933年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来,第一次被排除在政治局之外。中共九大以后,开始了他在北京、江西“蹲点”和养病。直到1972年,陈云才重新开始参加国务活动,并协助周恩来考虑经济。在1973年召开的中共十大上,陈云仍只当选为中央委员。1978年,73岁的陈云,重新进入中央决策层,真正复出。
陈云复出后,做的几件事非常有章法:
第一件事,就是推动冤假错案。王鹤寿在陈云的直接干预下得以恢复工作,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成为陈云的得力助手。
第二件事情,是成立国务院财经委员会。1979年3月,陈云、李先念给中央上书建议,在国务院下设财政经济委员会,作为研究制订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定财经工作中的大事的决策机关。财政经济委员会由12位同志组成:陈云、李先念、姚依林、余秋里、王震、谷牧、薄一波、王任重、陈国栋、康世恩、张劲夫、金明。以陈云为主任,李先念为副主任,姚依林为秘书长。正如陈云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所言:解放以来,在综合机关做财经工作的,除李富春同志过世以外,差不多今天都到了。
第三件事情,就是在主持三年经济调整的同时,保留了上海的宝钢项目。
第四件事情,就是担任两届中央纪委书记(1978-1987年)。他在中纪委书记任上,很多言论,至今仍是不刊之论;很多做法,非常值得称道。
第五件事情,就是担任第二届也是最后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7-1992年)。这期间正赶上两件大事,一是89年事件,一是邓小平南巡。
陈云之于中国,是有大贡献的,特别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干部年轻化和退休制度的建立,利在千秋。他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是极为有远见的,体现了超凡的战略眼光。他还推动发明了节水马桶,实为不易。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