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未来》读后感1800字
本书是对2014年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和复盘。个人get的点:
滴滴篇(柳青):^关于新业务:“老”业务(趋成熟)的团队分化(裂变)出几只新团队。新团队可以保持原有战斗力是关键,是公司能否上新台阶的关键。
新业务开拓:“老”业务消化(前提)+“新”团队战斗力不减(核心)+定好战略(方向)
^关于外来威胁:本土(中国)市场成熟度很不够,“土”特别硬。
“威胁”转点:线下拓展(执行力)是首先决胜点。纯线上不接地气,中国市场是个地气市场远(先得“土”),未到“成熟”(易被高估)
58到家篇(姚劲波、陈小年)
1、关于方(培训→入职→进修)
^培训体系(培训→入职)
服务标准化(把握)→核心
学(理论、实操、进阶、回炉培训)(两个月入职培训)
做(培训合格后,跟老员工一起免费做几单)
教(菲律宾老师)(特定教材、培训流程)
→上门服务完全流程+标准化
^奖惩制度(入职→进修)
服务评价是关键评判标准
奖(正向):派单量(同时增值技能+收入)+现金激励
→凡好的,还要加给他。凡差的,连他有的也要夺去。
关于北京团队/深圳团队差异
北京团队:
1.大部分是互联网背景,对“免费”和“羊毛出在猪身上”习以为常,注重体验,软件和服务方面是长项。
2.注意品牌和宣传,会很早就考虑产品的市场形象,不少团队更是产品还没影儿就开始到处宣讲,演砸的也不少。
3.依赖风投、融资,烧钱做大,继续融资,现金流没有那么重要。
4.不了解硬件,初次接触者尤甚,会吃很多亏,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控上有不少问题,跳票是常见现象。
→眼界/市场/资本/软件
深圳团队:
1. 许多创始团队都有很强的深圳基因。在世界制造中心摸爬滚打多年,各条线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人脉,代工厂是自己哥们,看一眼你的设备就知道各个部件是哪来的,总成本多少,可能有什么故障,硬件行业里的事情门儿清。
2. 盈利的方式很简单,我就是这个庞大生产链中的一环,从上游花多少钱买来一套东西组装生产好,加价再卖给下游。找订单、生产、控制成本、保证现金流,这是传统硬件行业的常态和基因。免费?我还得给工人发工资呢!
3. 受传统硬件生态的影响,深圳团队更务实、低调,一年营业额上亿元也不会出来宣讲,市场和品牌都是弱项,融资也是如此,同TMT领域的投资机构很难聊到一块。
→低调务实/成本控制现金流/硬件
推荐书单(大佬):
潘石屹:
《失控》——凯文·凯利
《技术元素》——凯文·凯利
《乔布斯传》——Walter Isaacson
《平凡的世界》——路遥
张颖:
《旅行的艺术》——阿兰·德波顿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罗杰·克劳利
《逆转》——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卢蓉: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本·霍洛维茨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彼德·蒂尔等著.
唐岩:
《万物简史》——Bill Bryson
《连城诀》——金庸
王兴: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James P. Carse
《八月炮火》——巴巴拉·W.塔奇曼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Andrew S. Grove
王壮: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Peter F. Drucker
《毛泽东传》——Ross Terrill
职业教育领域更为细分垂直
职业教育向着更加细分垂直领域发展,IT教育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代表
职业教育的出口是一份工作(解决学习动力和付费欲望)
移动医疗的“深水”坎:
·如何获得被混乱的市场环境搞得疑心重重、草木皆兵的消费者的信任?
·如何在层层政策限制之下低成本的快速获取用户?
·如何在琳琅满目、真假难辨的医院、医生中筛选出优质医疗资源?
·如何让担心隐私自我保护心理极强的消费者贡献出优质UGC?
·如何跟不可一世的公立三甲医院及财大气粗的莆系民营医院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职业增长率预期(eg:36kr作者)
一个月(了解行业信息):了解清楚国外、国内的行业格局,有哪些已上市的巨头公司、有哪些初创公司、各自份额如何、各自思路如何。
三个月(了解行业创业者):他要能见过他所覆盖领域的所有优秀的初创公司的创业者,通过聊天和交流了解清楚他们的思路、他们怎么想整个行业、他们又怎么想自己的创业方向。
六个月(有一定行业资源):他要能掌握一些行业资源,可以自己去发现新的、优秀的初创公司和创业者。
九个月(可输出行业建议):可以理解不同阶段创业者的不同需求,懂他们在想什么,可以提供帮助、建议,乃至在自己所有的资源上可以去思考做一些真正为创业者提供价值的事情。
一年以后:可能你的成长已经超出了你和大家的想象之外……
(PS:看书两小时,书评一小时→_→)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