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剑桥中国史(全集)》读后感_8000字

《剑桥中国史(全集)》读后感8000字

大部头,绝对是大部头看了超久才看完一本。剩下的要细嚼慢咽起码得大半年啊(」゜ロ゜)」弃了弃了,以后有时间再慢慢看吧。

以下是晚清史上的札记——

(详略不定,且只记录到太平军叛乱。)

1、旧社会:

中央与地方

村社与

绅士阶级(获取功名阶梯:生员—举人—进士—翰林学士。绅士一般是生员举人一列。也有捐生的,占1/3。在基层发挥作用,特权。地主与绅士一定程度上可以捆绑在一起,在家族支持的基础上起步,金钱或家学。科举废除后,外居地主经营制增多,剥削加大。)

商人阶级(为防止官府剥削—行会)

结尾:

中国农村生产率的低下,与许多社会罪恶、挥霍浪费的积习以及政府的腐败,是互为表里的。尤其是人们的剩余农产品用各种方式给糟蹋了。老百姓中的许多劳动力都投闲置散。在祝寿、结婚和丧礼中竞尚奢华,挥霍了储积的财富,而厚葬又转而造成了坟地的浪费和土地的分割。地主的田租、高利贷和政府的税收支撑着上层阶级的寄生生活、游手好闲和奢侈浪费,其中还支撑了大量专为私人服务的行业。最重要的是,政府缺乏打破传统和把经济搞上去的魄力、意向和动力。

2、行政

地方行政官特点:一是,一方面要依靠地方乡绅维持秩序,一方面又要经常灌输恤民的思想;二是,没有独立的预算→导致腐败。

基层里的法律(尽量避免官司,宗族在解决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

清政府三大机构:文官政府、军事组织、监察系统。

内廷与外廷:皇帝不断通过方式强化控制(军机处、秘密立储制)。

儒家教义与皇权:恭顺,服从。

3、对外关系

与外夷:同心圆式等级体制,即朝贡贸易体制。汉、隋、唐、明(王位定夺、官书往来中文,郑和下西洋)、清(理藩院。清对的统治主通过地方官吏集团的官僚政府;私人关系的个人一封建的臣属关系,即与皇帝有人身依附关系的藩封→首先是皇族,再扩到中国国内的内藩,再扩展到外藩〈蒙古、、朝鲜等藩国的统治者〉。)

统治手段:军事力量,国内or国外皆可;对国内非,如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国内德治,显示天子德威作道德表率,其中宗教是变种,如对的金瓶掣签制;外夷,用物质利诱。

清朝取得的成就在延续汉王朝做法外,有其独立性。

二、1800前后清代的亚洲腹地

1、清帝国在亚洲腹地

18世纪发生了三个决定中国此后历史命运的变化:欧洲人的到来;领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

根据19世纪清代政策和英俄角逐的背景来论述清代亚洲腹地的历史。

研究领土扩张对中国本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历史所产生的影响。

在1800年,亚洲腹地包括四个主要地区,即满洲、蒙古、新疆和。羁縻——纳贡互向关系。沙俄对东北,英人对的觊觎。

2、满洲

清禁止向满洲边地(吉林和黑龙江)移民。18世纪人口迅速膨胀,汉民北移的运动加速。到18世纪末,吉林人口80%-90%是汉民→被汉化,说汉语。

东三省。满洲的旗人。满洲还是流放地。旗人越来越穷。

3、蒙古

蒙古衰退原因:第一军事衰退原因,分旗制度,满人用这种方法划分蒙古,割断了诸部之间的传统联系。第二个驯服的因素是的黄教。寺院不断增加,青壮年出家人数增多→资产多寺庙开支,非供养人民。第三个社会经济衰退原因,建造寺庙为汉商的渗入蒙古开辟了道路。汉商越来越富,蒙古人越来越穷。

总结:王公、寺院和汉商的携手合作终于摧毁了蒙古传统游牧社会的残余。

4、新疆

单名字就看到我头疼,略过。

5、

英属东印度想通过尼泊尔的渠道向渗透,尼泊尔向清求助,只要保持纳贡即使向英臣服也没关系。

总结:

满人之征服亚洲内陆是出于战略而不是利润的考虑,目的是想防止敌对强国的兴起。在陆路上,中国本土终于得到了妥善的保护。边境问题也是存在的。英属印度的扩张使清朝在的权威受到潜在的威胁。浩罕的商业野心和玛赫杜姆家族的宗教政治威胁着清朝对新疆六城的控制。强邻俄国对新疆、蒙古和满洲边境也虎视眈眈。但是从中国本土看来,这些都是遥远的麻烦。在1815年,北京对它们还几乎毫无察觉。

三、清王朝的衰弱与叛乱的根源

清王朝衰落的形象反映于地方政府的敲诈盘剥、追求私利和颟顸无能。

嘉庆帝欲清理其父宠臣和珅在官僚中的余毒,但涉及面庞大,唯有作罢。另一困难是,潜在的社会问题,资源和人口比例失调。

1、人口的压力及其后果

17世纪末→18世纪末白莲教叛乱为止,1.5亿→3亿多。19世纪中叶达4.3亿左右。

明代引进美洲食物(番薯、玉米、花生),暂时缓解压力。18末,这种效益减少。后果:土地压力→农民;官职竞争→知识分子,过剩(人口增多;捐官导致基层机构冗员,科举落榜者也有转行他职包税人和讼师)。

2、教育、庇护制与社会晋升之路

明清主要晋升之路:教育和文官考试制度。

明教育机构主要私人办,清逐渐官方资助创办。

庇护制:多亲属、同乡间。在学界、官场上,老师—门生。

3、嘉庆的改革

消除和珅影响,改革:撤换官员(换以前被和珅贬过的官,汉族官员在清朝省一级政务中开始占支配地位,1814—1820年标志着在省级官职中逐渐占上风的转折点。)和节约开支(大肆宣扬减少宫廷浪费和重大消耗,嘉庆取消了豪华的南巡,龙袍打补丁)。

4、危机的征兆:漕运

中央政府在省里经管的三大要政:漕米(南部和中部八个省份的租米,运京以供养宫廷成员和贵族,并储积在仓以待北部分配。)、盐务和黄河的河道管理。

漕运机构的人员增加+物价上涨→运粮船的船费相应上涨。贫苦百姓剥无可剥,地方官向私商购买以弥补漕粮税额。

漕运与海运之争,海运更便利,省钱。但遭运河既得势力的人的反对(官僚庇护制)。冲突1803年显现,1824年尖锐,黄河淤塞,迫使海运,初暂缓之计。19世纪40年代后期,政府迫放弃河道,永远改用海路。

因海运失业的船夫水手,不少入秘密会社。

治理河道经费,多被河道总督机构的人贪污。

5、货币制度与税收制度的混乱

贸易,白银外流,银价升高,农民所交赋税实际增多。出现谎报天灾免税。到1848年末,累积起来的田赋拖欠约相当于整个国库的储备数量。

在19世纪40、50年代爆发大规模抗税运动,尤其长江中下游。为首的通常是地方小名流——“生员”和“监生”等有功名的人。运动不持久,比较温和。但也加深了人民对清代官僚政治的憎恨,从而为太平军运动——它的军队在抗税运动最激烈的长江各省征集了数十万兵员——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6、叛乱的根源

人口压力是根源,人口不断涌入的地区一般最易发生叛乱,如台湾、四川多山边区、广西农村和湖南贵州交界线上土著苗民的寨子等。→原因:强烈的共同体或少数民族的心理意识;高度军事化组织,因边境土匪活动或村社械斗的需要而产生。

苗民叛乱:部分因为改土归流,部分因为汉民迁入。→晚清社会内部正在产生的无情的人口压力的征兆。

南方的秘密会社:三合会,出现清初,可能是台湾的福建移民所创。18世纪传到福建、广东、广西,到19世纪初已发展到长江各省。最初成员是劳工和船户、流徙的城镇工人以及官府中的小吏员。与匪帮活动相结合。发展原因与国内移民、城市化运动和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有关,他们传统的社会纽带已经削弱或被割断,只有秘密结社这种假亲属结构能够给他们以安全、互助和组织安排。口号虽说反清复明,实质是保守的,恢复明室的思想只是用来发起零星的地方反抗的正当理由。战争后,发展迅速,1854年红巾军暴动,被地方民团镇压。

白莲教叛乱:虔诚的宗教信徒,西起四川省东到山东省。发源于11世纪,佛教净土宗的继承者。1793,清帝下令调查帝国中部白莲教组织,官吏趁机压迫敲诈勒索,地方组成的自卫组织被迫于1796年叛乱,迅速扩大。武装匪帮是军事骨干,主由军事化的“咽噜”股匪、私盐贩子和诈骗犯组成。真正参与的实际不多,当时一个御史估计,不超过10%。镇压成功方法,建立战略村(“寨”)抵御,即把老百姓和谷物都集中在寨子里,不让这些人和物资敌。依靠地方名流,加官资鼓励;再次,官兵、乡勇联合攻击。

→从长远看,白莲教叛乱给了清王朝一个破坏性的打击。

第一,它表明,如果没有地方名流、新建的地方控制体系以及雇佣兵的合作,正规军已不可能镇压国内的叛乱。雇佣兵归根到底是个权宜之计,既花钱,又危险。约1万人在叛乱之后被并入了正规绿营,但事实证明他们动辄哗变,不可驾驭。因此不是战争,而是白莲教,使人们看出清朝军事力量已不可逆转地下降了。第二,10年斗争的破费对帝国的国库是毁灭性的。乾隆后期的盈余约7800万两因镇压叛乱而消耗净尽,镇压叛乱耗资达1.2亿两。

7、中央的软弱与学术界的新趋势

道光帝亲密顾问曹振镛,清廉但迂腐。出现堪比和珅的穆彰阿。帝国国库的白银储备从18世纪初期的6000万两下降到19世纪50年代的800万两。

学术上,风气大开,从乾嘉考据学派到注重经世致用,如桐城文学派和常州今文学派。18世纪末,学者对比在地方上做官更乐意担任各省高级官员的幕僚。部分原因是国内秩序混乱和西方的入侵,省一级政府承担了新增加的财政、军事与商业责任,对官员提出相应方面的要求。

8、魏源——经世致用论与今文经学研究的范例

魏源,湖南人,幕僚。

1824《皇朝经世文编》,八个部分,头两部分是关于学术和中国政体性质的理论部分,然后才开始论述制度和行政方面的专题。这些下余部分是按政府六部的权限分类的。内容大部分是集中在财政(特别是漕运)、公共工程和军事行政方面。

1842《圣武记》,叙述了清代从开国起至道光朝的主要军事战役。在序言及全书最后的时论文章的言论中,都分析了清代政治体制中的问题,特别是清代军事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很足以说明中国在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提倡经世致用,主张今文经学,认为经学为现实服务。他认为,晚清的问题不是政府的无能,而是起源于外国的交涉,特别是外国的商业与军事势力出现在沿海而产生的货币与军事危机;还起源于无法控制的黄河,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上游山坡植被破坏←中国人口压力而致。

在魏源身上看到他是集19世纪初一切主要思潮于一身的人。他不仅是一位经世致用论作者和今文学的拥护者,而且也是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变化的一面镜子。

9、保卫边疆是关心的新焦点

边疆问题对策,魏源龚自珍认为:移民。从人口稠密的内地省份移民来发展保卫边疆,把这些西部地区变成普通行省。

湖南经世致用学风。广州。

以公化私,为己谋利,中央在地方的利益不可避免损害。

四、广州贸易和战争

1、广州贸易的特点

2、贪污腐化和公所基金

海关监督饱私囊,海关利益集团。→行商建公所基金,贸易利润1/10。

18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初,叛乱、灾害→行商任捐,公所基金出。

3、英—中垄断商人

4、律劳卑事件

如果贸易不受损,战争一般可以避免。

5、广州查封

要求行商说服外商交出存货→封锁外国商馆→义律表示英政府会弥补损失,外商纷纷全盘交出甚至更多。

6、走向战争

林则徐销毁,并要求外商缔结具结,保证不再输,其实治外法权问题→1839,林维喜凶杀案,亦是治外法权冲突→封锁英商于海上,断水断粮→1839,穿鼻海战

中英战斗力对比:英国最新式武器,炮舰;战术上,在炮火的支援下从侧翼攻击。

中国军队旗兵懒散,绿营兵不足,将领不知兵。→战斗力不强,军风差。

补救措施:招募乡勇;采用道家法术和中国寺院的拳术;有少数师夷长技以制夷,如林则徐,阅外国新闻了解动机,购少量洋枪洋船,但被认为对中国文化的背叛。

在英国国会上,战争决议以微弱5票通过。

7、战争的第一阶段

琦善→1841穿鼻条约→两国均不同意。琦善被撤,抄家;义律被璞鼎查接替。

8、赎回广州

1841年5月,清奕山先攻,大败→签广州和约,600万赎城费,清军退出城市→此次进攻对中国严重影响:匪帮更胆大妄为,社会秩序日益混乱,实际触发了太平军;英印军军纪不良,掠夺庙宇,妇女,促使恐外的种族主义→当地绅士召集近两万农民与英军作战→义律威胁炮轰广州,官方妥协,调和劝退,人们不满→反满潜意识,认为满清“异族”王室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以保全自己,向外夷让步→最终形成了共和革命运动中的反满民族主义。

9、战争的最后阶段

奕经,不懂军事,战前茶会,yy凯旋而归。雨季出发,道路泥泞。作战策略错误,3.6万人,60%作总部护卫兵,实际上用于进攻每个城市约只4000人。攻宁波,700四川兵,只带长刀闯入英射程,被大屠杀。镇海方面,好得多,若后备军投入,或可夺回城市。然后备军参谋长吸,炮声,军兵逃。舟山方面,晕船,假战报。→使长江战役,防御。

英军,掠夺、奸辱。尾随其后的中国侍从、无赖行为更恶劣。→百姓逃乡下,士兵无法市场购买食物,加之谣言,低落,汉奸说流行。→官兵清查,凡可疑抓,凡逃跑杀,恐怖蔓延。

满洲兵实际顽强,宁死不屈,并杀妻女免蹂躏。

10、南京条约

春季反攻的失败,使曾反林则徐的人或召回或授高职,其中伊里布。

清帝,想战又想和。战,总败;和,前车之鉴不许,被征服。→导致奕经继续作战,耆英负责和谈。→得知英不想夺政权,随后加之战败再传,正式和谈。→南京条约→初步,英人要正式进入中国还有一段路程。有十年时间在福州没有对外贸易;在广州,直到1858年英人才获得进城的权利,更谈不上居住权了。

五、条约制度的形成

1、条约制度的透视

一鸦战,英商帮忙制定战略,提供物援。

英签约目的:废纳贡旧体制,建立中外交往新体制。维护帝国商业利益,自由贸易。

中国对外关系新秩序:

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西方观点,条约制度初创阶段。中国观点,条约是入侵工具。

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通商口岸成了中外共管、文化混杂的中心城市。

第三阶段,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主通商埠扩散的外国影响,加速传统政体及社会制度的解体和改组。通商口岸内出现了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萌芽。是外国人活动的

第四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条约制度先是很大程度上被日本的侵略所取代,接着又被共产党领导的一个新时代的革命秩序所代替。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开始及其,中国人民对侵略不断增强革命反抗的各个阶段。

19世纪中叶前的中英民众差距也许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大。4亿中国人和2200万英国人之间的真正差别,第一在于他们的统治阶级行动的动机不同,其次在于他们所掌握的力量不同。

2、1842-1844年条约的缔结

中方最初目的:利用贸易让步安抚英人,但对其活动则根据条约予以严格的限制,并物质诱导控制。

魏源,1842海国图志,学习西方,没有影响。

耆英对璞鼎查试图私情感化:通信亲密,收其大儿子为养子。

英方目的:依靠条约法规使各种权利成为制度,使其有利于英国在贸易及交往方面的发展。

条约税则实际上是由英国与广州的有关人士议定。英努力扫除根植的敲诈勒索制度。

英国对华的商业入侵变成合法贸易与非法贸易双管齐下。

3、条约口岸的开放

1843条约,美侧治外法权,法侧传教事业。耆英对两国一视同仁,欲离间与英关系。

由于耆英的安抚颇有成效,使得延缓重建军事力量。

为在新口岸与外国人打交道,需一批可靠而又有相关才干的官吏。

1848,徐继畬,附有44张西式地图的新的世界地理书《瀛环志略》。60年代才流行开。

中认为英重商重利→道德低下→可传统羁縻→本是可以,然没有实力做后盾。

4、通商口岸的外交团体

对传统更具有破坏性。

炮舰外交→为了按英方式在法治精神下进行国际交往和自由贸易→导致文化冲突

5、英国与广州的对峙

1841三元里事件→对政府不信任,排外情绪→绅士村民联合建团练抵御英→英要进城,广州人反抗→1847年4月,英炮舰进攻。耆英同意两年后开放→8个月后,6英人郊游被杀,耆英及时惩凶,被认是抚夷派,清惧失民心,召回→徐广缙接任,依靠民众,自卫→直到50年代,条约仍未在广州生效

6、中国沿海的骚乱

随英新权力在沿海的确立,民心变化:一方面对清日疏远,一方面对外国人效忠迹象。广州商人和仆役实际上参与西方扩张的活动,助长了这一人心转变的过程。

下层阶级出洋,英国国籍,领事保护权,特权人物(可以融入中国生活,但又不受清法律管辖)→违法滋生,华南秘密会社(三合会或洪门分支),日益扩张,猪仔买卖→抵抗海盗活动,促进英国私人护航业务→诸多因素下,条约制度受到了贪污和混乱局势的威胁,上海新发展点,并促生新条约制度。

7、上海的兴起

地理上,位置优越;国际上,航运枢纽;地方上,粮仓。

推动上海兴起:英国海军(保障财产安全)、英国商人(赚钱机会、就业)、英国领事(法律保障);美法国领事商人;中国商人(资本)、叛乱分子(外国干涉)、清官吏(取巧、唯利)

宁波银行家上海崭露头角→外商合作→使对政府的控制保持相对独立。

8、广州第二次战争的爆发

原因:英与太平军贸易希望破裂;1854-1855英法与俄克里米亚战争无暇顾及;美新公使愿与英法合作——总而言之,外国认为与太平军合作无望,转而企图与清修约增进利益。但谋求遇挫。

太平军叛乱→叶名琛死守,太平军因而北上→榜样作用,广东一系列叛乱→叶向绅士筹集经费民团→华南叛乱促使贸易路线转向上海,致使赖以为生的无数船民和码头搬运工失业→秘密会社崛起→1854,红巾起义,绅士镇压发挥重要作用

1856,亚罗号事件→英强硬态度,大炮→叶名琛拒谈判,关闭海关,贸易停顿,十三行被焚毁→清曾想利用民心,但1858年民团被英炮火击退,总部攻占→广州人从最初排斥到习惯英法人维持秩序→绅士领导的民团运动在乡村渐趋消亡。外国人被接纳加入地方政权机构之中。

9、1858年的和解

1858,耆英因使清廷脸面有损,在谈判桌上被洋人指责,奏折,愚昧,被赐死。

北京驻公使→强烈反响→主战派:会动摇朝贡体制→然军事大败,不得不同意天津条约

咸丰帝曾欲取消中英关税换取英放弃关于驻节公使、内地贸易、内地旅游以及提供赔偿等要求。

1858年条约,外商(利润)与清(税收)共同利益:镇压叛乱,制定扩大贸易方针。新增外国税务司管理关税。

10、清帝国政体和贸易扩张的对峙

1858年天津条约实质内容:中国市场向西方商业开放得更宽些;中国政府应进入现代的国家体制。

北京驻使原因:绕过广州的排外情绪,从中央获得清帝的保证,希求权利得以兑现。英不求领土控制,并且反对瓜分和肢解中国边沿地区。只要贸易机会和现代外交体制。

清1858年危机:太平军危机严重,以致1860年8月授曾国藩军事财政大权。崛起。

因为太平军和捻军是心腹之害,蚕食中国领土的俄国是肘腋之忧,而以暴力要求贸易的英国只不过是“肢体之患”。

主战派:不当权,专以上疏为能事;务实派:参加谈判,接触过外国人,了解夷情。

:以上海道台吴健彰和四川人薛焕为代表,与英人李泰国交往。实际同薛焕制定出1858年的新贸易章程,可为抵抗太平军增税收。努力和平政策。

桂良、僧格林沁、恭亲王主和,然天津条约签订后,主战派抬头→北京驻使削弱大清威信

(广州巡抚:黄宗汉、柏贵、劳崇光,广州海关监督恒祺,广州海关李泰国,驻广州英领事阿礼国)

1859年6月大沽事件爆发,英法军与僧格林沁军事冲突,取道大沽,不同意,清胜,主战派抬头,废天津条约,以避免北京驻使;开放长江贸易;内地旅行;赔款→大沽的失败,英强硬派抬头→1860年英法更大部队,攻破大沽,天津进发

11、1860年的和解

1860,长驱直入通州,英要直接与清帝接见,中伏击也被发现→谈判破裂,巴夏礼及一行(25名英国人和13名法国人)被扣留→清帝命处死,恒祺把巴夏礼和其他12个人释放,其余人处死→英惩罚清帝,火烧圆明园→俄国人两面讨好→1860,咸丰热河,恭亲王负责签约谈判→签后,英法军离京,只天津留下一支警卫部队→1861年8月,咸丰热河逝世→11月,祺祥政变,两太后掌权→缓和,主要对付太平军

19世纪50年代末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主要事件应该是中外贸易团体的建立。贸易量和贸易值仍有所增加,中国方面出现了商人、买办和条约口岸的官员;外国方面出现了商人、领事和传教士。

1860年以后的条约制度,中国的被订约列强的所掩盖或取代:政经的传统部分无明显变化,朝贡继续;然沿海地带尤条约口岸,新的混合政体形成,外国军事的增长,促清逐采西器装备军事,建海军。

海关税务司。

12、条约制度的实施

使中国更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

六、太平军叛乱

1、起因和发展

太平军叛乱(1851—1864年),中国前近代史与近代史之间的转折期。

影响:早期的中西沿海条约关系形成的背景,预兆着中国的传统制度崩溃。

叛乱原因:社会的不公,行政的衰败,官僚政治道德的沦丧(历代王朝共有);人口剧增,人口大量内部迁移(特有问题),致18世纪后的社会混乱和国内民族间的冲突;与外国接触是催化剂,冲击现存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外来宗教。

①社会背景

广西社会混乱,海盗与陆上三合会联系;南方社会底层,销售;广东,中心转上海,大量人员失业;乡勇被解散,为寇;海盗从沿海流窜内地。

→许多人在三合会领导下进入广西。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499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