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读后感1500字
剧版《少帅》,比书里更详尽形象的还原那一段东北历史。虽找了文章出演张学良,但我觉得仍有捧张黑蒋之嫌。
进讲武堂军训,建立名声全靠靠父亲张作霖的套路,在外行军打仗靠老师郭松龄。大帅死后,不懂国际国内局势,政治谋略完全依赖于杨宇霆。偏偏他又没有容人之量,眼界太窄,杀了杨宇霆。无法独当一面又没有自信的他,只能带着三十万的东北军依附南京的蒋介石。
随后经历了九一八的“不抵抗”,并被蒋派去剿共,这使张学良又疑心,蒋可能在一箭双雕:剿匪成功,红军被消灭;不成功的话,东北军被削弱。同时周恩来对张学良彬彬有礼,一口一个“张将军”地推崇,也使张学良产生红军和西北军都要推举他为“西北王”的幻想。
这一切的一切,哪是一句“错估局势”这么简单。他的格局太小,眼界太窄,这些人、这些事他都堪不破。
在张作霖死去,日本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不听杨宇霆劝谏,固执裁军以致无力抵抗日本军。九一八他看不清国际局势,只想一味的退让,让日本轻而易举占领东北,给了日本侵华开了个口子。
直至西安事变,他傻乎乎的被推在前面当做小棋子,抓了蒋介石。真正在幕后主导的,既有桂系、川系,又有晋系、东北系,甚至还有蒋介石内部的不同派系……各方势力的纵横捭阖,才最终酿成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
也是这时,张学良才醒悟,蒋介石有自己全面的战略部署,他不仅要抗日,有周密国防计划,而且还要重用他。自古“仁不行军,义不行贾。”当他亲自护送蒋回南京,舍弃了一切荣华,甘愿被软禁,可能是觉得无颜再面对蒋公,对背叛的忏悔,也可能是对纷乱战事的一种逃避吧。
张爱玲还认为张学良是个爱国者,但在政治上又很幼稚。“他像一般二世主一样,没真正经过考验,所以对自己没信心,虽然外表看不出。东北易帜,固然是出于统一大业,而且独力无望报父仇,也是他心深处宁愿做他做惯的亲信子侄,甚至于传人——蒋夫妇极力敷衍笼络他,他也就当 真。”
说到底,少帅不缺乏人生阅历(华衣美食声色犬马等),他缺乏的是父辈的韬略,缺少的是眼界,更是缺少生来做统帅之人的天赋。他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将军或者执行者,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或领导人。恰恰是皇姑屯一声,过早把东北大军的重担牢牢的压在了少帅稚嫩的肩膀上。
冯庸家国天下、父子纲常,在那个又新又旧的时代,人人都在挣扎。张学良“太子”的出身让他无力挣脱,惨淡收场。而他的这个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冯庸”,选择的则是另外一种逃避。
冯庸是怎样的人呢?张学良采访中不过说了:“冯庸这个人呐——”这短短几个字。
他经过战争,看着勇敢亲爱的人一个一个死在眼前,贪生怕死的还活着,深知这不是战争能解决的问题。他希望当政者不要用以百姓的鲜血和尸骨来垫脚,解决的办法就是创办真正的高等教育,帮助草民掌握民主和科学。
他毁家纾难,倾尽家财,办学救国。当别人问起他来,他却只是说:小的时候我这书没读好,现在补上。
古今往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冯庸,大道致庸,有所为有所不为。
由青年演员白宇出演的冯公子,年少时的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同张学良等四人被称为“奉天四公子”。从军后的气宇轩昂,开飞机时的自信飞扬。经历战争后的悲凉迷茫,散尽家财办学救国。中年冯校长温文儒雅,洗尽铅华,内敛有气度。
他说“我冯庸在吾祖宗世代传承的土地上,教授吾中华文化,还用得着你们日本人批准!”
他说“从根本上讲,我们这一辈,比上一辈更看中一个词,这个词,就是祖国。”
他活的明白坦荡,从容笃定。醒时大笑醉时狂歌,恣意痛快清风朗月。谁会不喜欢这样潇洒不羁的人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