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真相(TED 思想的力量系列)》读后感900字
这本书虽然是从医学入手来进行阐述,但实际上谈到的三个原则是通用的,如果用《好好学习》中的词汇来描述的话,就是临界知识,即最底层的核心逻辑知识。
一、先验知识。对一件事情有没有足够的先验知识,决定了我们做判断时的概率的高低,所以我们说学习一定要先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框架之后,才能有效的容纳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块。
但对于先验知识和概率,我会有两个延伸思考。先验知识固然能够帮助我们降低判断的难度并且提升概率,但同时有可能成为我们突破思维遮蔽性的最大阻碍。至于概率,我不禁联想到《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卡尼曼提到的人们总是忽视了事物的发生总有其概率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比如说性别年龄常按照正态分布而资源常是幂律分布的。如买是个超小概率事件但我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幸运女神会眷顾自己。
二、研究异常和反例。李善友在其《颠覆式创新》的课程中谈到过异常实际就是原有的连续型曲线开始走到头的信号。用在商业上来说,就是原来的商业模式有可能被颠覆。正如功能机被智能机特别是苹果颠覆之前,传统手机制造商还嘲笑苹果是个小玩意儿,但殊不知异类已经出现。所以我一直担心传统汽车会被几样东西所颠覆:公共交通+滴滴+共享单车、无人驾驶+电动车。看似很遥远,但你要知道,从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话,产业和行业的颠覆速度是不断加快的,基业长青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想想看,你三年前和现在比,多了多少新事物?
三、偏见。这点说白了还是自己思维的遮蔽性,停留在存量上,不能用增长的眼光看问题。人们常说,沟通最大的阻碍就是人都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偏见由此产生。不仅如此,偏见还会降低你学习的效率和能力,因为你带着偏见,就只能在原有的思维框架内接受信息,超出框架就被抛弃,但是学习就是要突破舒适区,要换个思维框架的。
最后谈到偏见,偏见何尝不是一种歧视呢?薛兆丰老师说,经济学的基石是稀缺,稀缺造成了选择,选择就要有标准,而标准带来了歧视。歧视说白了和偏见是异曲同工。文章中提到的只将实验有效的病患转给下一名研究人员,其实不就是一种歧视吗?
以上文字,纯为关联思考所写下,胡言乱语,请勿参考。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