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后感_1800字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读后感1800字

普通人如何摆脱平庸?

前几天,华为任正非接受央视采访,就“时下的华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而后与人力资源部的沟通讲话1W字文稿公布在网上,引起轩然

这10000字的邮件稿中,无一不透露着一个信息:

我们的苦日子来了,放弃平庸员工。

去年年底,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真实故事| 失业的中年人:奋斗15年,被裁10分钟》,

一位外企员工在公司奋斗15年,最终还是免不了被裁的结局。

华为的苦日子来了,作为职场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所以,一定要从摆脱平庸,可以平凡,但绝对不能平庸。

01 没有什么天才,天才不过是训练的产物

“没有什么天才,天才不过是训练的产物”

这本是著名畅销书《刻意练习》中最主要的主张。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K. Anders Ericsson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

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艾利克森认为决定一个人是否平庸与卓越最关键的不是天赋,而是是否经过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音乐神童莫扎特,莫扎特一直被无数人认为是音乐界的天才,是天生就带有无法解释的天赋,很多传记里就记载了关于莫扎特很小的时候,便能弹奏大键琴、古钢琴,演奏小提琴等,6岁就开始在欧洲巡回演出,并且开始作曲,8岁时写出第一部交响曲,12岁时创作一部歌剧。在这方面,莫扎特确实看上去就是天才一般的厉害。

但实际上,经过作者的大量研究发现,莫扎特在4岁开始就接受他父亲高强度的训练,而在18世纪的欧洲,当时并没有多少小孩进行过训练,所以,莫扎特的表现才显得如此突出。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见证了很多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表演小提琴、弹奏钢琴,从今天的视角看,莫扎特的成就并没有当时那么惊人了。

另一个可以确切的是,莫扎特创作第一部曲子是在他15岁或16岁时,并不是6岁,而在那个时候,他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经过了十年的刻苦训练了。

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指出:天赋或者智商,可能在刚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具有优势,但作用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且这种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小,到最后,练习的时间和质量反而决定了成就的高低。

因此,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便是:那些天才,并不是天生就能做到很好,一定是他们经过了大量的练习,如果我们也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练习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这听上去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啊。

02 1万小时法则的对与错

2008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版其著作《异类》,针对艾利克森对柏林小提琴学生的研究演绎出了“一万小时法则”,根据这一法则,想要在大多数的行业或领域之中成为的杰出人物,需要1万小时的练习。

这一法则的提出,具有无比抗拒的吸引力,很容易被大众记住,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发现某种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渴望:只要你在任何一件事情上花1万个小时来练习,就会成为

事实上,“一万小时法则”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严重不符合发展实情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工作勤奋,也经常看书,甚至有的还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并没有成为某个领域里的专家,有的甚至还面临裁员的风险。但也有一些人年龄大不,经验不多,却能作到专家级别的地步,比如我们的李叫兽。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1万小时并不是成为的最低阈值。

例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时,而记忆专家技能的习得也不需要1万小时,只需要数百小时。而根据另一个心理学家海耶斯的研究,一个作曲家从学习音乐到写出优秀作品,平均需要20年的时间,一般不止1万小时;艾利克森对史蒂芬超强记忆力的实验也只做了200个小时,就能使史蒂芬成为当时世界上能记住最长数字串的第一人。

更为糟糕的是,我们许多人把1万小时当作一种承诺,认为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只要做到1万小时的练习,几乎人人都能成为该行业或领域的专家。但在艾利克森的研究中,根本没有这样的迹象。艾利克森研究认为,那些杰出的人在练习的时间上比那些优秀的人所花的时间多得多。

实际上,即不存在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也不存在练习1万小时就一定能成为专家,1万小时法则想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就是:

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需要付出许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也许并不需要恰好1万小时的练习,但要花很长时间练习。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41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