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马洛伊·山多尔作品)》读后感800字
看了道长的推荐,即使是在考试期间也还是忍不住花了两个晚上把它读完了。篇幅不长,起初读起来像童话,里面有各种各样仿佛是孩童视角的描述与比喻,例如“在军校里读书的有四百名孩子,但是寂静得像一个马上就要爆炸的炸弹的内核”,“(孩子重病昏迷时)医生们身穿双排扣的黑色长礼服接踵而至,在白色马甲中间的纽扣上挂着金表链,俨然出席节日盛典”。还有一段段莎士比亚般的独白。最近因为考试有些心浮气躁,所以带着功利的目的急着想了解剧情时读着这些会感觉有些拖沓冗长,甚至一度想放弃。而当故事进度走到昔日的老友“将军”与“客人”时隔四十一年终于再次见面时,这本书仿佛变成了一部带着诗意的悬疑小说——但又远不止是悬疑小说,就像这本书远远不是在讲述一段三角恋的爱情与背叛一样。一段段对话都充满着哲思,而这本书的大后半又几乎是由对话构成的。我不了解历史,所以不知道如何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读这本书,只知道它也与奥匈帝国的分裂有关。但名著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都是名著。感觉作者对人性的把握真的太准了,不仅仅是“将军”与“客人”这段友谊的产生与破裂,或是两人与将军妻子的种种关系,更是那些没有发生但其实不必发生的对话。“那时候人们还相信言语的真正意义”,这句话似乎就是作者在回答为什么那些对话没有发生。四十一年前,“将军”没有去问“客人”为什么想杀他却没有杀他,也没有问侍卫兵自己的妻子是否真的与“客人”有染;四十一年后,“将军”没有向“客人”求证当年的一切是否是他的幻觉;因为当年以及这四十一年来的沉默都已经回答了一切。甚至当两人见面时的那场质问都是在黑暗中进行的,因为对方的表情无需看便已知道。而最后“将军”问“客人”自己的妻子是否知道他的谋杀意图时,“客人”没有回答,但是作者已经用整本书回答了大家。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