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1500字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1500字

这本《大秦帝国》写的很好,以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大秦帝国的野蛮成长史,秦以秦孝公任商鞅变法而为强国,揭开秦国统一天下的序幕。其中国运的曲曲折折、家族的兴衰成败、英雄奸佞的个人命运、儿女情长的缠绵,难以计数的神话故事融入在这本大秦帝国编织的框架之中,历史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其中的教训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究思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唯有抱着一种敬畏历史、虚心好学的态度才能读懂本书,才能将其中的历史教训化为我们现实中的经验。关于领导方法:弱国惟有变法图强才能生存,强国惟有革新除弊方能强大。汉代王充言“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自商鞅变法后,秦国旧制彻底废除,封建经济迅猛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观山东六国不思进取,守着先祖的制度不肯变革,即使出现李悝白起乐毅等人的变法,也只不过是浅尝而止,无法与秦国变法来的深刻,其中的深层原因不仅仅是作者提到的历史溯源,更直接的是领导者缺乏意志力和执行力,如魏惠王,坐井观天狂妄自大,生生把一个千古不出的变法奇才逼到秦国,让魏国失去了绝好的变法机会;再如燕国,自称“八百年老诸侯国”可笑乎?诛心乎?不知变通,作茧自缚,一度成为七国中最弱的大国。而秦孝公嬴渠梁,以不畏艰难的气魄和胸怀天下的志向使秦国进行亘古未见的裂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引用一句话“悬崖勒马的是将,悬崖不勒马的是王”唯有王者才不顾前路的荆棘克服困难直至实现目标。关于用人原则:战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对于人才的渴望胜过任何一个时代,拥有了人才便拥有了制胜天下的优势,我们所知道的秦国有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商鞅、司马错、白起、魏冉、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但不知的是这些人才大多都来自山东六国,特别是来自老邻居魏国,有人疑惑魏国处于中原地区,天下的财富知识资源都汇聚于此,更是人才的产出地,为何没有统一六国,而是蛮荒之秦国经过这些人才的变革一统天下,我认为这跟国家对待人才的态度和方式的偏失有关系。魏惠王与齐威王比宝物,魏惠王以宝石明珠为宝,齐威王以人才官吏为宝,这便是失才亡魏的直接原因,对于一个职位的指派,我们可以借鉴秦国的选人用人标准——唯才是举,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关于命运成败:舜帝曾预言秦部族必将大出于天下,秦部族经过几代人上百年的努力终使秦升为国,老子也预言秦国将统一天下,秦国没有沉溺在天命的虚无之中,而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成就霸业,如大秦帝国所言“纵然天命所归,亦须人事努力”,再看山东六国,楚国沉湎在占星预测国运之中,凡举事必占星,致使楚国沦为二流大国。周灭商之战中,占卜曰大凶,姜尚力排众议一举灭商。所以对于我们不要太相信宿命论,天命随人势而变,天道酬勤终获成功,坐以待毙必定失败。没有哪些成功是偶然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才能成就事业,个人如此,国家亦是如此,在当今中国全面复兴的时代,我们只有将个人的努力融入到国家命运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意义。再看秦国统一天下坚定的步伐:公元前341年,秦国收复河西之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公元前262年,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屠赵军四十余万。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越、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自此秦统一天下,建立起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制度为后世所效仿,历千年而不灭。泱泱大秦之强武,扬我中华之国威!!!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55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