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_3000字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3000字

《枪炮、细菌与钢铁》读书小结

第一部分:背景

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生理學教授賈德·戴蒙於1997年所著。此书试图提供“最近13,000年来所有人的简短历史”。但本书并不只是描述过去历史的书;它试图解释为何欧亚文明最终可以存活下来并战胜其他文明,同时驳斥欧亚霸权是由欧亚知识分子或道德上的优越而来。戴蒙认为人类社会中权利与技术的歧异无法反映文化或种族上的差异,而是来自于被各种不同正回馈循环强力扩大的环境差异。

第二部分:内容摘要

作者推倒常见的想当然的民族生理差异论,而是尝试深挖,以粮食生产作为根本切入点,引出不同地域的人类族群发展的历史,引出文明差距的直接原因:枪炮(武器)、细菌(疾病)与钢铁(技术文明),试图说明:“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第三部分:具体内容

全本书主要有两个部分让我印象最深刻。

粮食生产部分。

作者提及正是在粮食生产技术的发展的前提下,可以供养更多人口从而进一步再增加粮食生产的投入。最重要的是,当粮食开始有剩余时,群体开始有能力供养非粮食生产者,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出现并使得文明可以逐渐发展起来。

“一旦有了粮食储备,行政的上层人物就可以控制别人生产的粮食,维护征税的权利,无需去养活自己,而以全部的时间从事行政活动。

这些复杂的行政单位比平等主义的猎人群体能更好地发动持久的战争。

通过税收建立剩余粮食储备,除了养活国王和官员外,还能养活其他专职的专门人才:职业军人;为征服战争提供宗教理由的神职人员;制造刀剑、枪炮和发展其他技术的金属加工工人之类的手艺人;能够保存信息的抄写员。”

这里有两个点让我联系到现代社会:

第一,只有在生产力足够高到能满足温饱,才能谈下一步的发展。

有时候网络上很多对一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的评论是很冷漠的,讽刺别人见识短浅,眼光狭隘,却无视别人和自己的条件差距,无视别人还挣扎在温饱水平线上的窘境。大部分时候,处于社会低生活水平线的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很努力但是做的确是附加价值低的工作,十倍的投入产出却只是普通人的十分之一,即便是一些薪水相对高的如建筑工人,也几乎是卖命的工作。

但是,我不认为只是给予那些条件不好的人金钱上的资助就够了,这并不能根本上地解决问题,一是那些最艰苦的工作照样还是由人来做,二是金钱的购买力还是得根据社会生产水平调整,生产力没提高的情况下,只是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多了,那物价上涨后穷人拥有更多钱能买到的还是一样多的东西。

个人以为,真正想让大家生活得好点的途径,是提升社会生产力,真正的高价商品变成那些更高层次的服务类体验型消费,而通过技术极大降低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成本,让其成为一种轻松就能负担得其的东西;另外,技术的提高,让一些体力劳动强度较大、风险性较高的工作给机械去做,而让即便是底层的人们选择的都是一些更安全的工作。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但是生产力的提高可以把贫困的基准线提高到了温饱以上,并且把很多牵涉到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的东西的成本都极大降低到基本上任何人都能承受得起,到时候资源的差距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一些牵涉到高级脑力活动的工作中,比如艺术、科学,也许这时候高级方面的资源对社会上的穷人来说更难获取,阶级固化性会更强,但是我觉得至少底线是上来了的。

第二,社会需要分工,各个模块合作起来才最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去支持它更好地运转。

社会在不断复杂化的过程中,总体上应该是一直在进步的。我们总是说怀念从前的简单的社会结构,认为如今人心冷漠,社会不公,诸如此类,但是没有人会真的愿意回到过去生活。我觉得大家对过去的社会进行美化,目的不应该落在把当今的社会否定上,而应该是通过把过去的好的一面放大开来,让现在的自己参考。比如我们都喜欢讲民国的知识风气,其实是有意将其亮丽的一面夸大,以此激发人们对学术自由的向往,而不是对民国本身的向往。

分工化的一个好处是,专门的事情由专门的人来做,极大提升效率。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适合大家一起做的,比如决策,首先所有人的意见都收集整理成本太高,其次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做出正确的决策,我并不是说要让少数“精英”去代表人民说话就是好的,我只是觉得一昧地要求绝对的所有人参与这件事情没有意义,更应该做的是怎么样让现存的制度在保持高效的同时向更民主的方向改革,而不是舍弃效率回到原始的状态。

语言文字部分。

作者讲述了语言文字的出现的意义: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人类思想得以传播和继承,于是便有了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进的可能性。

他提到语言文字的书写系统:三个基本策略构成了书写系统的单位基础,一个书写符号代表的语言单位可能是一个基本的音(如字母表),一个完整的音节(如日语的假名,或是一个完整的词(如中文汉字)。同时现行的书写系统大部分是几种策略共同使用。

他提到符号系统的设计:

“他们必须想出办法把一连串的声音分解为一些语言单位,而不管这些单位被看作是词、音节或音素。他们必须通过我们说话时的音量、音高、语速、强调、词语组合和个人发音习惯等所有正常变化中去学会辨认相同的音或言语单位。他们必须决定,书写系统应该不去理会这些所有的变化。然后,他们还必须设计出用符号来代表语音的方法。”

书中的这部分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为一个语言专业的学生,有时候觉得说的语言(发音)和写的语言(文字)有一种割裂感,并不是自然地相融合,人们在日常使用语言时更多的是利用音,而在其他场合则更多用字,并且存在两种使用脱节的情况,比如很多在广东生活了多年的外省人会听不会说粤语,比如各种方言大家会说但未必会写对应的字,比如认识一个字不会念,而我现在知道了语音和文字系统并不是同时存在的两样东西。

同时,很多以理论形式出现在语法书的很多琐碎的内容,其实把其放在应用的情景下就可以理解了:我们日常说话时,传递信息的本来就不仅仅是靠单个的词,而是有许多要素牵涉在内。

另外,对三种书写符号的归纳,给了我一个以全局和联系的角度去看世界上现存的语言,在我眼中它们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存在。

书中提到书写系统发明后的传播形式:“蓝图复制”,对现有的一幅详尽的蓝图进行复制或修改;“思想传播”,仅仅把基本思想接受过来,然后必须去重新创造细节。

我觉得这两种传播形式可以迁移到学习中的更多方面。蓝图复制:学习新的知识时,利用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以类比或比喻的方式来用旧的框架去理解新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该框架进行调整,这就是不断地进化,就比如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有时可以参考上一门语言的学习经验,因为语言之间总是有共同的地方。思想传播:跨领域知识的学习,有时候对前一个领域的知识高度抽象化之后的一些概念或一些思维方式,可以在学习另一个领域时有所参考甚至是找到一些共通的点。

第四部分:总结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满足于常见的想当然的对文明差异的解释,而是尝试去深挖背后真正的原因,在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后,尝试寻找一个合理的体系把所有要点逻辑清晰地串联起来,并在现存的世界中去印证。整本书脉络清晰,论证有力。我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不知道里面的结论是否都正确,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是没有单个的作者能真正做到凭借一己之力去把整个复杂的人类社会解释清楚的,他能做的更多是提供一个可能的看世界的角度,并尽力做到对自己提出的体系做到逻辑自洽,而我从中也受到很大的启发。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563.html

猜你喜欢